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2017年环保PPP项目“吸金王”花落谁家?

2017-06-16 18:03:14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PPP是环保行业的重要主题,环保类PPP项目预期盈利稳定,是高质量项目的代表。在“资产荒”和“脱虚入实”背景下,随着PPP模式逐步成为政府解决基建设施融资的重要途径,PPP项目日趋遭到资本的青睐。那末,谁是2017年环保PPP项目“吸金王”?
  最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需要,PPP模式迎来井喷式增长,并越发遭到资本的青睐。据报导,今年PPP项目落地范围将达3.8万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PP市场。而作为这1模式的“受益者”,环保类PPP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并愈来愈遭到重视。虽然2017年还没有过半,但环保上市企业已在PPP项目上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5个月里,蒙草生态势头最为强劲,陆续拿下10余个PPP项目,东方园林、铁汉生态、启发桑德等企业也表现突出,紧随其后。下面,我们就以蒙草生态等PPP“大户”为例,看看它们都把哪些PPP项目收入了囊中。
  蒙草生态
  作为内蒙古基础建设类唯逐一家上市公司和区域自然生态修复龙头企业,蒙草生态不但在PPP项目上拿单能力较强,而且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今年斩获的PPP项目多在内蒙古地区。
  今年1月,蒙草生态先投资10亿乌拉特前旗生态治理PPP合作项目,又与呼和浩特市签订百亿级PPP项目,合作包括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园林绿化、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等多个方面。随后的几个月里,蒙草生态1路高歌,中标多个项目,包括5原县生态治理PPP项目、杭锦后旗生态治理PPP项目、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绿化景观升级改造PPP项目和乌海市生态建设PPP项目等等。仅今年5月份,蒙草生态就拿下了6份PPP项目的定单,总金额约57.47亿元。
  蒙草生态今年所收获的定单内容多为生态修复、治理,绿化景观改造升级等,与公司生态修复、园林工程和牧草种植销售3大板块业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悉,目前,公司在“生态修复+园林工程”业务上的利润已超9成,因此,这些生态治理类PPP项目的入手,无疑对增强公司核心业务实力具有较大的作用。
  内蒙古为生态修复大省,相干领域市场需求较大,政府对PPP项目也很重视。15年6月以来,内蒙古陆续推出183个PPP项目,其中就有与生态修复治理相干的项目约110个,投资金额占超总金额的7成。而蒙草生态正捉住了这1契机,立足本土,发挥优势,在今年表现出色。另外,目前我国约49%的面积有生态修复需求,加上“1带1路”沿线国家多有此需求,蒙草生态的市场前景比较广阔。
  东方园林
  东方园林在今年年初就表现亮眼,仅2个月的时间,就接连拿下了单县东舜河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A 段)、济宁市任城区济北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等7个PPP项目工程,总金额达138.38亿元。随后,东方园林虽然在PPP项目上中标速度放缓,但仍拿下了民权县生态城市建设及水系综合治理、淄博高新区4宝山区域生态建设工程、淄博水生态建设等多个PPP项目。另外,东方园林曾表示,截止今年3月,公司手中的PPP定单(不含传统项目)总投资额近900亿元,其实力可见1斑。
  与蒙草生态不同,东方园林1直选择在PPP项目上“全面发展”,从今年公司斩获的项目来看,业务内容上就触及了水环境综合治理、流域治理、土壤治理、园林绿化、棚户区综合整治等多个环保细分领域,致力于在生态全产业链上不断拓展和发力。
  铁汉生态
  与上述两家企业1样,铁汉生态在今年也屡次尝到了PPP项目的“甜头”。
  截止目前,铁汉生态大多以联合体的参与方式,拿下了中宁县生态连城黄河过境段1期PPP项目、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1期)PPP项目、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PPP项目(B包)、保山市腾冲边疆经济合作区供排水PPP项目等1系列PPP项目。
  铁汉生态今年取得的PPP项目,多集中于水治理、园林绿化及流域治理领域,为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这些项目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据铁汉生态调研简报可知,PPP业务已成了铁汉生态的核心竞争力。从2017年至5月底,公司新增定单中完成的合同金额近70亿元,远超2016年公司的全年营收,这其中PPP项目占到了77%,成了公司的盈利“主力”。而且,公司目前资金充裕,有益地保障了PPP项目的及时落地,其事迹也有望因此快速增长。
  纵观这3家环保企业,能够看出,在PPP市场大热的情况下,各个企业对PPP项目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有的企业坚持以核心业务为主,如蒙草生态;有的企业则选择在环保行业多点开花,全面进军,如东方园林。目前来看,这些选择都有各自的优势,也都带动了公司事迹的增长。
  但是,虽然PPP模式成为我国环保业的主流模式,PPP项目也给环保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现在PPP项目仍存在地方政府或企业资金不足推动项目不如预期,定单不能及时落地等问题,具有1定的风险。企业在投资时,也应对这些问题有所关注,认清本身实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2017年还有很长时间,胜负尚不明显,哪家企业能够在PPP模式下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