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无人驾驶大战谁是赢家?中国市场说了算

2017-06-03 17:22:14

B91E60CA76AB6DF16CEDB4712CE3126A

据国外媒体报导,如果说过去10年汽车制造产业的中心是谁能生产最大、最棒的SUV(运动型多功能车),未来10年的中心将是谁能生产最聪明、联网程度最高的汽车。

由于汽车厂商竞相为汽车设备先进技术,汽车产业的竞争日益剧烈。保时捷周1宣布,它在开发1款电动赛车,充电只需15分钟,能了解用户情绪。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其他安全功能在日益由奢华车的专利成为普通车型标配。固然,还有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它使用户能坐在汽车后排,由计算机控制汽车行驶。

谁能赢得这场汽车大战呢?答案是,能打开中国市场,能抵制文娱技术诱惑、专注于减轻用户驾车负担的公司将成为赢家。

这是麦肯锡1项研究中的结论。对新1代汽车来讲,中国是1个还没有开辟的市场,任何人都应当不会对此有异议。不断增加的收入、日益提高的消费者需求使得中国成为对所有公司都有吸引力的市场。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消费者对无人驾驶和联网汽车支持的程度,超过了研究中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作为1个在无人驾驶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国家,美国对这1技术的态度有所保存,这让人感到奇怪。67%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愿意购买能在无人驾驶和手动模式之间切换的汽车。只有50%受访者称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应当合法化;29%受访者称他们愿意高价购买无人驾驶汽车。研究显示,无人驾驶是需求最高的服务,社交媒体、游戏、流媒体视频或音乐只是“锦上添花”的车载系统特性,防碰撞和自动驾驶的需求稍高。

德国人的表现更是让人颇感吃惊。与美国人相比,德国人更不愿意高价购买无人驾驶汽车,略高于50%的德国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永久不应当合法化,76%受访者表示,如果具有手动控制模式,他们愿意购买无人驾驶汽车。而中国消费者中的这1比例高达93%。

中国消费者对自动化技术情有独钟。在谈到没有手动模式的无人驾驶汽车时,表示愿意购买的中国消费者占比为76%,而美国人和德国人中的这1占比分别为40%和33%。

具有15亿潜伏客户的中国市场是1个巨大的商机,这也是特斯拉等公司如此积极地拓展中国市场的缘由。能把先进汽车技术带到中国的公司将成为未来最具优势的汽车厂商之1。

这也以1种奇怪的方式彰显,如果不能迅速制定中国市场战略,谷歌未来数年将成为输家。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是知名度最高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之1,谷歌数年前退出中国市场,它进入中国市场的能力遭到质疑。

全球其他汽车厂商在迅速地在产品中整合智能特性。这将是1场马拉松。但麦肯锡的研究表明,这场大战的赢家将是能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最棒辅助驾驶技术的厂商。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