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育儿亲宝

专家称可穿戴婴儿生理监测设备坏处多

2017-02-22 20:03:21

  1些美国专家近日正告说,没有证据显示诸如智能袜、智能带、智能连体衣等可穿着婴儿生理监测装备有医学好处,特别是对健康婴儿,它们反而可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因此不建议父母给婴儿使用这类产品。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儿童与安全专家克里斯托弗·博纳菲德等人在最新1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观点文章说,过去两年中,1类新的婴儿生理监测仪兴起,它们被置于袜子、婴儿连体衣、钮扣、腿带乃至尿布中,可向智能手机发送婴儿的呼吸、脉搏和血氧等数据,并在婴儿产生呼吸暂停、心跳过速或过缓及血氧饱和度低等问题时报警。

  文章说,可穿着婴儿生理监测装备市场迅速扩大。比如,美国婴儿健康护理公司“小猫头鹰”最近报告称,该公司出品的智能袜以每只249美元的价格售出4万个。

  为此,博纳菲德等人研究了包括“小猫头鹰”智能袜在内的5款可穿着婴儿生理监测装备。这些装备的价格介于150美元至300美元不等,它们并未直接宣扬可医治、诊断或预防疾病,因此不属于医疗装备,不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监管。但就像“小猫头鹰”智能袜的产品宣扬提到可以报警婴儿猝死综合征那样,生产厂家通常许诺他们的产品能在孩子有异常状态出现时提示父母。

  “这些产品被向健康婴儿的父母们积极推行,”博纳菲德在1份声明中说,“但是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消费级婴儿生理监测仪是(可以)救命的,乃至是准确的。这些产品可能致使父母没必要要的恐惧、不肯定性与自我怀疑。”

  博纳菲德说,即使这些产品被证明是准确的,1个严肃问题是它们是不是合适用来监测健康婴儿,由于任何1次异常读数都可能致使过度诊断。比如,健康婴儿偶尔也会出现不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低血氧饱和度问题,但1旦监测仪报警便可能会引发没必要要的看急诊、血检乃至住院等问题,给婴儿及其家庭“间接地造成伤害”。

  鉴于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目前还缺少有关这类可穿着婴儿生理监测装备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证据。除非经完全评估并出台相干使用指南,否则医生不应向父母推荐使用这类装备,“如果父母选择使用它们,有可能会造成伤害”,“没有证据显示消费级婴儿生理监测仪能够救命”。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