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欧迅体育核心赛事版权丢失 盲目投资赛事成累赘

2017-06-17 03:05:39

  (原标题:欧迅体育巨亏 赛事营销困局)

  连亏4年被“ST”的欧迅体育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欧迅体育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的财务数据发现,核心赛事版权丢失、延续发力的小众赛事盈利能力弱和跟风投资打造赛事成为欧迅体育巨亏的主要缘由。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欧迅体育巨亏背后是该公司缺少标志性、核心性资源,该公司面临的窘境也是部份新3版体育公司的共性问题。在政策和资本的两重风口作用下,自我延续造血能力远比盲目跑马圈地更重要。

  核心赛事版权丢失

  失去核心赛事版权成为欧迅体育巨亏的最重要缘由。北京商报记者梳理欧迅体育财报发现,该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3033.72万元,净亏损113.46万元;2014年营业收入3350.14万元,净亏损176.59万元;2015年营业收入9266.86万元,净亏损2731.28万元;2016年营业收入9044.72万元,净亏损5343.03万元。

  据悉,该公司在2013年全面进行重资产经营模式,2013年,该公司获得了“2013⑵016年亚足联”赛事节目新媒体播放分销许可权、“2013⑵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然赛”节目使用权、欧洲篮球冠军联赛中国巡回赛2013⑵017年5年的独家举行权、广州女子网球公然赛5年举行权等核心资源。2015年,欧迅体育又获得了2018世界杯外围赛香港站版权、澳网新媒体版权国内版权。公司通过购买外部赛事版权进行分销从中获利。

  依托上述资源布局,欧迅体育在2013⑵015年期间,盈方体育传媒(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方体育”)、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力传媒”)成为其固定客户,财报显示,2014年和2015年,聚力传媒为欧迅体育分别贡献了639.6万元和1909.2万元的销售额;盈方体育在2014年和2016年成为欧迅体育的前5大客户,销售金额均为231.1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2013⑵016年欧迅体育近4年财报发现,2016年,欧迅体育主要客户的销售占比明显减少,主要缘由是亚足联赛事版权在2016年到期。公然消息显示,乐视体育成为2016⑵017年该赛事版权的具有者,但因资金问题,2017⑵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内地地区全媒体版权于今年被体奥动力拿下。

  同时,在2014年之前,欧迅体育营业收入中来源于日本地区的比重较大,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来源于日本地区的营业收入占营收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4.77%、49.25%、63.76%。2014年,东芝援助足协杯项目未能续约,这对公司2014年的营业收入产生较大影响,该项目在2013年收入占比为42.8%。

  小众赛事盈利不容易

  在布局核心赛事资源的同时,欧迅体育也在小众赛事和票务承销上频频发力,但是小众赛事盈利能力较弱;票务承销现阶段还处于产业洼地,一样亏损严重,这些业务在耗费欧迅体育大量精力的同时,也拖累了欧迅体育的事迹。

  2014年,欧迅体育取得上海新民晚报杯青少年足球项目运营权、成都5人制足球商务合作开发权,承办了都江堰双遗马拉松、湖州环太湖图影半程马拉松、蜡笔小新主题跑、国际青少年网球大师赛(成都)等赛事。2015年,该公司再获得重庆力帆、长春亚泰、上海申鑫、哈尔滨毅腾和大连1方5家中超和中甲俱乐部门票长时间运营权,承办了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千米跑国际挑战赛、太湖图影国际半程马拉松、海口国际沙滩马拉松等多项路跑赛事。全资子公司欧迅国际取得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OKER授权,成为竞技扑克项目在大中国区的独家合作火伴,负责援助、促销、开发和运营竞技扑克项目。

  欧迅体育财报显示,对该公司营收贡献较多的前5大客户变换频繁。2014年和2015年,该公司前两名企业分别由株式会社博报堂、聚力传媒占据。2016年失去日本地区项目及亚洲杯等版权以后,欧迅体育的前5大客户产生重大更迭,前5大客户分别为:销售额707.5万元(7.82%)的上海灵信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信体育”),销售额384.9万元(4.26%)的霍尔果斯麟明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麟明体育”),销售额321.7万元(3.56%)的中超联赛有限公司,销售额231.1万元(2.56%)的盈方体育和销售额207.5万元(2.29%)的通用磨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客户的变化显示出欧迅体育的营收从核心赛事版权分销转为体育赛事策划公司。不过,该种模式替换之前的版权分销营收其实不容易。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2016年欧迅体育主要客户排名前两位的分别为灵信体育和麟明体育,其中,麟明体育为灵信体育的全资子公司,灵信体育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欧迅体育子公司北京欧迅体育文化股分有限公司排在灵信体育应收账款名单中的第2位,应收账款为473.05万元,坏账准备金额23.65万元。

  另外,欧迅体育财报还显示,自2015年起,该公司开辟了中超和中甲足球票务承销业务,2015年,该公司投资体育媒体版权和中超中甲票务经营权上花费3733万元,票务承销管理的营业收入为2893.15万元,营业本钱却高达3458.59万元。去年票务承销业务实现收入2103.24万元,占总收入23.25%,亏损1442万元。

  欧迅体育方面表示,公司2016年经营战略决策做出改变,回归轻资产模式,以短时间获得利润的经营模式为主。据悉,2016年底,该公司终止了绝大部份亏损严重的体育赛事经营项目,同时,将体育票务承销业务经营战略缩减,终止了绝大部份仍处于亏损状态的项目。

  盲目投资赛事成累坠

  盲目投资成为拖累欧迅体育事迹另外一重要缘由。当体育产业资本热潮不断涌入、利好政策接连出台时,约请国际知名足球队在中国本土打造自有赛事IP成为很多体育公司的重要选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欧迅体育加入战局。该公司财报显示,2015年,公司的供应商排在首位的是拜仁慕尼黑俱乐部,欧迅体育向该俱乐部支付了1025.6万元的采购金额,当年欧迅体育举行了拜仁慕尼黑与广州恒大淘宝的商业赛事。巨额的赛事投资成为该公司该年度事迹的累坠,数据显示,欧迅体育2015年净亏损2731.28万元。

  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秘书长郭斌认为,欧迅体育作为1家上市公司缺少标志性的业务,同时没有自己的核心IP和核心资源,单纯做援助和咨询难以保持上市公司的运营,未来如果要扭亏为盈、解决负债,必须重新定位转型,做好自己的基础业务,对本身的资源进行梳理,找准细分业务模块,争取有1个稳定的现金流业务作为发展基础,另外要培养自己的IP,打造自己的核心资源,只有跟上时期步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扭亏为盈才会有希望。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产业教研室副教授邢晓燕认为,欧迅体育之前做体育援助盈利能力较强,但是最近几年做体育服务的全产业链,包括代理票务、买版权、办赛事等,这些业务板块不是其自有业务,之间也没有内在联系,缺少资源整合,而且这些业务针对的目标客户群不同,虽然这些板块都是体育产业中的重要环节,但是欧迅体育拿到的这些业务相互之间并没有构成支持和补充,如票务是足球项目,赛事主要是马拉松和路跑,援助又是其他项目,对1家体量其实不大的新3板公司来讲,这样的投入相当大,另外,目前版权的盈利点其实不多,短时间实现盈利几近是不可能的。欧迅体育的亏损和负债是由于摊子铺得太大,业务板块之间缺少战略联系,是顶层的战略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发展过于冒进。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