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京东巨亏的背后 重心倾向第三方平台引忧虑

2017-03-12 00:05:54

  原标题:京东巨亏背后的细节:重心偏向第3方平台引忧愁

  京东,是你变了吗?

  不久前,京东对外公布了和腾讯牵手、上市以来的首份年度财报。巨亏数字后面,仍有很多细节有待于解读。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京东,已和原来那个独立门户、靠自营起家的京东,相去甚远。

  巨亏背后

  3月3日晚,京东发布了2014年第4季度和全年财报。从数字上看,这份财报颇让人倒吸1口冷气。

  财报显示,京东2014年第4季度营收为3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净亏损为4.543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10亿元;2014年全年京东营收为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66%,净亏损为49.96亿元,上年净亏损仅为4989.9万元。

  京东相干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亏损的主要缘由是员工股权鼓励费用和与腾讯的战略合作所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

  去年,在京东上市前夕,京东董事会给了京东团体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占京东股分4%的期权嘉奖。而这笔期权嘉奖就摊销了36亿元。京东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2014年第1季度公司出现了1笔36.70亿元的股权补偿开支,主要是赠予京东CEO刘强东9378.097万股限制股。

  “我们的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指标更能反应公司实际的经营成功,投资人也更加看重这个指标。从这个角度上看,2014年京东实现微盈利。”京东方面表示。

  如不斟酌对刘强东的这笔期权嘉奖支出,京东在2014年的净利润已有较为明显增长。

  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京东2014财年净利润为3.627亿元人民币(约5850万美元),较上年的2.239亿元人民币增长62%。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率,在2013和2014财年均为0.3%。

  上述京东负责人表示,京东会在财务状态完全安全的情况下重要看重高速发展,而不是片面寻求盈利。公司当前的战略还是将继续为长时间成长而投入,包括提升品牌认知度、拓展物流网络、丰富产品品类。京东将坚持重视提升公司名誉和市场份额,在2015年进1步巩固京东的行业领导者地位。

  “我们相信,这1战略能够使京东为股东们带来长时间的巨大价值。另外,我们的现金流非常健康,现金储备达321亿元人民币。”

  如果非要依照京东的标准来解读,这份年报也能找到1些亮点。

  在去年的1年里,京东年度交易总额为2602亿元(约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净收入为1150亿元(约185亿美元),同比增长66%。而这些增长主要是受益于京东活跃用户数,和定单量的翻番式上涨。

  从用户数量上来看,2014年第4季度京东活跃用户数量增至5470万,同比增幅到达近100%。2014年全年,京东活跃用户数激增至近亿,到达9660万,同比增幅104%。

  从定单数量上看,2014年第4季度,京东完成定单量到达2.18亿。2014年全年完成定单量到达6.89亿,同比增长113%。其中,移动定单占比增长迅速,第4季度移动定单占比由第3季度的29.6%爬升至36%,而同比增幅到达了372%。

  另外,京东1直看重的电子和家电产品业务的交易额为428亿元,日用品和其他商品交易额430亿元,占比到达50.1%。

  1份财报,两种解读。

  两种声音也随之传来。1种是以京东自己的解读为基准,“京东变成阿里的重量级对手”,另外一种则是“京东巨亏50亿,36.7亿进了刘强东的腰包”。

  现在看来,这两种声音都过于剧烈,但终究会有1个更加接近现实。

  要知晓究竟哪种声音预言了京东的明天,也只有等等今后京东的年度财报。也许,过不了多久,答案就会水落石出。

  重心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中还有另外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告知人们,京东的平台战略已在悄然转变。

  在2014年全年,京东第3方交易额占比已到达39%,第4季度到达44%;自营与第3方平台交易总额分别为1593亿元人民币与100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70%和217%。

  重心已明显偏向第3方平台。

  “京东不会刻意寻求商家数量范围”,对第3方平台业务的迅速发展,刘强东很是澹然。可是,在财报分析师会上,刘强东表示京东自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标准化品类的产品,而第3方平台服务主要是提供非标准化品类。从市场容量和平均情况来看,非标准品类的数量和市场销售额都是远远大于标准化品类的。“长时间来看,第3方平台的成交总额比例已超过了50%。”

  “到目前为止,第3方平台只发展了6万个卖家,不像其他电商那样有数百万卖家。”言语之间,刘强东“刺”向了阿里的淘宝平台。

  虽然对外表示不会刻意拓展第3方平台范围,但事实上早在2013年,刘强东就对第3方平台业务表示出了极大的期待。

  他把第3方平台视为“关系京东生死的业务”。依照当时的计划,京东希望在2016年让第3方平台业务能够占据半壁江山。

  随着第3方卖家范围入驻,京东低毛利状态也开始逐渐改良。2014年其整体毛利率到达11.6%,较2013年上涨了1.8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来看,京东直营业务毛利润率只有7%左右,而开放平台业务毛利润率高达70%。毛利润率只有7%的直营业务必定会亏损。解决之道就是增加毛利润率为70%的开放平台业务。2014年,京东整体毛利率的上涨,与积极拓展第3方平台业务不无关联。

  另外,京东第3方平台上的6万卖家中,有相当1部份会使用京东的配送服务,而这固然也是要付费的。

  人们都知道,京东靠自营起家。1直以来,京东也以自营的品质和物流服务为卖点。可这也让京东1直饱尝直营业务毛利润率低、交易范围增长受物流能力制约的艰辛。向“自营+开放平台”的混合模式转型成了京东的必定选择。

  可是,提到第3方平台,人们难免会促狭1笑。

  今年1月份,央视就曾暴光包括京东在内的各个电商平台的正品率情况。根据抽检情况,京东的正品率为90%。虽然在综合类电商平台中,这个数字拔得了头筹,但仍像1记耳光,狠狠地打了京东的脸。

  由于刘强东曾说过,京东历来不卖赝品,否则跟淘宝没甚么两样。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