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育儿亲宝

网传“26℃穿衣法则”宝宝真的适用吗

2017-02-22 22:03:29

  近日,1条名为“穿衣法则”的微博在网上疯传,乃至被1些年轻家长用作孩子逐日穿衣的“温度表”。据称,该法则是杭州某医院的1名中医医生为女儿“量身定做”的。具体内容是:“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厚羊毛衫是4℃,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是2℃,薄的棉毛衫是1℃等。若温度为22℃,那末穿1件短袖加1件薄外套就能够:22+1+3=26,控制在26℃就能够。”有的家长把它熟记于心并利用,有的家长则提出质疑,它真的有科学道理吗?

  其实,这只能作为1个参考,每一个孩子的耐受性不同,穿衣多少也要随机应变。

  正确的穿衣方法要遵照“3暖1寒”原则:暖背、暖肚、暖足、寒头。暖背就是让孩子后背暖和,不至于出汗。给孩子备1个小棉毛背心,公道暖背可以预防感冒;暖肚就是保证孩子的肚子不受凉。脾胃不好的孩子着凉会引发腹痛、腹泻。妈妈可以给孩子准备1个睡袋,避免夜间腹部受凉;“寒从脚下起”,暖足很重要。脚部的神经末梢敏感丰富,离心脏最远,血液补充较少,血液循环速度慢,加上没有公道保暖,脚就很容易着凉,乃至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天冷了,要给孩子穿上稍厚的棉袜、棉鞋。寒头就是让头部相对冷1些。头发有1定的聚热效果,头部捂太热容易头晕、出汗,相对寒冷可保持头脑苏醒。北方户外寒冷,可以适当戴1顶厚实的棉帽子,如果天气不太冷,不戴帽子也能够。

  孩子活动量大,常常需要添减衣物,该如何判断他穿多了还是少了?有个简单的方法:摸颈部和背部。如果颈部(背部)温温热热的,那就正好,如果皮肤出汗或变得黏乎乎的,即使手心是凉的也是穿多了。若4肢摸起来凉凉的,就需要添衣服了。1般来说,宝宝穿衣服可比大人多加1件,可以是1件亵服或1件长袖,而不是多加1件大外套或大毛衣。穿太少或太多,宝宝都不舒服。

  从材质上来说,要给孩子挑选柔软、舒适、保暖和透气性较好的棉质衣物。天气不太冷时,可采取“棉质亵服+开衫厚外套+外裤(厚)”等简单搭配;若气温偏低,则可加1件毛背心或将开衫外套改成羽绒服,下身可以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毛裤。需要提示的是,有的孩子好动,顽耍或活动时,建议适当给他脱去外衣或换薄点的衣服,以便使运动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去;运动结束后不要立马将衣服穿上,应先将出汗部位擦干,以避免因汗水不容易挥发致使着凉。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