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光明乳业一年五次被监管者点名 营收仅为伊利三分之一

2017-01-27 08:47:16

  原标题:光明乳业1年5次被监管者点名 营收仅为伊利3分之1

  光明乳业1年内5次被监管者点名

  2016年的最后1天,光明乳业股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以1则子公司涉垄断被罚的消息作为年终告别。

  “近日,本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领鲜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鲜物流’)收到上海市物价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第2520160030号)。”光明乳业在发布的公告中称,“上海市物价局认定,领鲜物流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反价格垄断规定的相干规定,达成并实行‘限定向第3人转售商品最低价格’垄断协议的背法行动。”

  为此,上海市物价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行政处罚法的相干规定,责令领鲜物流立即停止背法行动,并对领鲜物流处罚款1977777.49元。

  “针对上述行政处罚事项,领鲜物流已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完成整改。上述行政处罚事项未对本公司生产经营建成重大影响。”在公告中,光明乳业表态,“本公司将进1步加强下属子公司管理,并要求各子公司引以为戒,严格遵照相干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运作。”

  1月6日,法治周末记者联系光明乳业公共事务部,意欲了解领鲜物流涉背法行动的具体情况及详细整改措施,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干回复。

  频被监管部门点名

  实际上,这已不是光明乳业2016年第1次被监管部门点名。

  去年5月11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关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的通告中,光明乳业触及其中。

  涉事的产品是光明乳业下属子公司光明乳业(泾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泾阳公司)生产的原味风味酸牛奶。

  国家食药监局称,在陕西永辉超市有限公司西安南关正街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光明乳业泾阳公司生产的原味风味酸牛奶大肠菌群5次检测结果分别为43CFU/g、32CFU/g、13CFU/g、3CFU/g、<1 CFU/g,不符合标准规定的5次检测结果均小于5 CFU/g且最少3次检测结果均小于1 CFU/g的要求。

  “国家食药监局公告的只是永辉超市抽到的产品存在问题。我们在第1时间进行了自查,把触及到的批次产品也拿去进行了复检,检测结果全部合格,随后我们送检其他批次的产品,检测结果也全部合格。”对原味风味酸牛奶产品安全事件,光明乳业公共事务部相干人士此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曾解释,“这不是1个批次产品出现了问题,而是送到永辉超市进程中或在永辉超市保存进程中,冷链的进程出现了问题。”

  但是,13天后,陕西省食药监局发布的乳制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报告却反应出另外1个情况。

  陕西省食药监局在报告中称,检查发现光明乳业泾阳公司在保持生产许可条件、生产记录、库房管理、检验检测、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15项问题。

  2016年5月,光明乳业又由于复原乳问题被点名。

  当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湖北食药监局)陆续发布了触及统1食品、光明乳业、蒙牛等企业关于复原乳标签标识检查情况的通报。

  其中,光明乳业武汉公司由于生产的160克红枣发酵乳复原乳产品被发现标注不醒目而被湖北食药监局“点名”责令整改。

  2016年12月2日,国家食药监局在发布的关于复原乳标签标识监督检查工作情况的通报中再次针对光明乳业武汉公司产品标注不醒目1事进行点名。

  至此,1年时间内,根据公然信息,从陕西省到湖北省,再从湖北省到上海大本营,光明乳业1年5次遭受监管部门的通报,各地分公司在食品安全管理、复原乳标签标识、背规触及垄断等方面遭到拷问,相继被要求整改。

  “在全部食品企业中,乳品企业对生产的工艺、标准的要求相比于其他企业本来就是较高的,它也是最敏感的。虽然不能要求1个企业100%保证不出现生产疏漏,但是光明乳业在2016年中负面事件如此频发却是值得反思的。”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营收仅为伊利的3分之1

  行业竞争中,不进则退。伴随着2016年负面事件的频出,光明乳业在行业中的事迹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目前,光明乳业2016年财报还没有公布。也许我们能从光明乳业前3季度的表现中看出1些端倪。

  光明乳业财报显示,2016年前3季度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收入154.66亿元,同比增长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6亿元,同比增长69.45%。

  看似不错的事迹背后,其实则不然。

  缘由是光明乳业2015年事迹较2014年事迹下滑了1大截。

  光明乳业财报显示,2015年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2.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为153.15亿元)增长3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4亿元,较上年同期(4.06亿元)下滑47.3%。

  但是光明乳业称,在2015年因触及到关联公司的合并造成了财务数据上的调剂。在2016年发布的财报中,光明乳业2015年前3季度营业收入(未含合并影响)调剂为151.1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亿元,并以此作为与2016年前3季度事迹对照的数据。

  这意味着,如果以2014年的事迹作为对照,光明乳业这两年几近是在原地踏步。

  可是,与光明乳业同列为乳业3巨头的伊利、蒙牛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从2015年年度财务数据看,伊利营业收入598.63亿元,同比增长10.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32亿元,同比增长11.76%。蒙牛营业收入490亿元,同比微降2%;净利润为23.67亿元,同比微升0.7%。光明乳业则实现营业收入193.93亿元,同比下滑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亿元,同比下滑26.66%。

  从2016年半季度财务数据看,伊利营业收入299.25亿元,同比增长0.23%;蒙牛营业收入272.57亿元,同比增长6.6%;光明乳业则实现营业收入102.69亿元,同比增长0.42%。

  从2016年前3季度财务数据来看,伊利营业收入459.22亿元,同比增长0.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9亿元,同比增长20.69%。

  至此,如果以蒙牛作为对照,不管从财报各阶段,光明乳业在营收上尚不及蒙牛1半;如果以伊利作为对照,从财报各阶段,光明乳业在营收上仅为伊利3分之1,而在净利润上,更是不及伊利10分之1。

  内部管理不足

  负面事件的频出,行业中面临掉队,是甚么缘由导致光明乳业如此?

  “究其缘由,还是要追溯到光明乳业对子公司的考核制度上,光明乳业对子公司的考核历来侧重于短时间的财务指标考核,缺少对像‘品牌形象’这样代表公司长时间利益的有效考核机制。”谈到光明乳业负面事件频出,中研普华研究员叶奋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在叶奋看来,光明乳业子公司为寻求短时间财务利益的最大化,希望能快速提高产量,但是产量提升却未能实现与市场开发的同步,更没法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朱丹蓬则认为,光明乳业这样高频率的出现负面事件应当追因到体制问题和管理问题。“不是1个个案,而是1个整体性的工程问题,触及到生产、监控、检测等各个方面,也其实不是光明乳业某1个人的问题。我认为,光明乳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在生产、销售等各个流程中加强内部管控,进行规范,杜绝类似问题的频发。”

  “品牌会遭到影响,市场份额会有所波动。”中研普华研究员池建雄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企业首先应当建立法制意识,食品的生产应当严格依照相干管理条例进行,制止不合规的生产;更新生产装备,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产品生产,下降产品的不合格率。”

  “光明乳业在乳业3巨头中掉队的缘由有3,即品牌年轻化、产品、渠道。”朱丹蓬说,“之所以做不好这3个方面,也与体制有关。”

  在朱丹蓬看来,光明乳业首先是品牌不够年轻化。“光明乳业总裁朱航明上台后其实也意想到了这个问题,已在做品牌年轻化,包括跟5月天的签约和冠名的1些节目。另外,光明乳业的产品也存在硬伤,就是它的奶粉和液态奶做不上去。我们反观伊利、蒙牛,他们的液态奶、奶粉占比都很高。光明乳业之所以跟伊利、蒙牛差距很大,最主要就是差在液态奶和奶粉。”

  “第3就是渠道问题。光明乳业常温液态奶的弱势就决定了光明乳业渠道广度和深度的致命伤。在34线市场及农村市场,光明乳业的‘单品’肯定不敌伊利、蒙牛的‘群狼’产品组合。”朱丹蓬说。

  “光明乳业虽然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比较看好光明乳业的发展。缘由在于它是全部中国乳业单品消费最高的企业,它也是华南、华东市场的老大。它的品牌也在尝试年轻化,今年也推出了两3款新品。”朱丹蓬说,“虽然光明乳业在行业中目前已不及伊利、蒙牛,但跟自己比,2016年应当已有所增长。”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