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顺丰上市不是上岸 快递业兼并整合潮将到来

2017-04-01 20:48:08

  (原标题:顺丰上市不是上岸 快递业吞并整合潮将到来)

3.jpg

品牌同盟网配图

  黑框眼镜、头发向后梳理得1丝稳定、身着印有顺丰LOGO的黑色外套、牛崽裤和运动鞋,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王卫终究出现在1片闪光灯下。

  这1天是2017年2月24日,顺丰控股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敲钟仪式。当日,顺丰控股以涨停价55.21元收盘,市值高达2310亿元,成为深市市值最高的股票。

  公告显示,不斟酌配套融资因素的情况下,顺丰控股的第1大股东明德控股持股比例为64.58%,王卫则持有明德控股99.9%股分。以此粗略计算,王卫个人身家已高达1490.3亿元,成为行业首富。

  虽然如此,王卫却照旧保持1贯低调风格。在敲钟仪式现场,他反复提及:“从今天开始,话不能随意说,地方不能随意去。”

  “不上市”的顺丰上市了

  时间退回到2016年2月18日,此前宣称“不上市”的顺丰发布《上市辅导公告》,拟在国内证券市场IPO,但随后顺丰改变IPO计划,寻求借壳上市。

  2016年5月30日,鼎泰新材发布公告,顺丰控股拟借壳登陆资本市场。交易方案显示,鼎泰新材将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置出,与拟置入的作价433亿元的顺丰控股100%股权中等值部份进行置换,差额部份由鼎泰新材以10.76元/股发行约39.50亿股支付;同时公司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然发行股分召募配套资金不超过80亿元。

  2016年10月12日,方案正式取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的主要资产为顺丰的速运物流业务部份,尚有商业、电商、金融等诸多业务并没有包括其中。

  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顺丰控股起步于实际控制人王卫所经营的顺德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1996年,顺丰开始涉足内地快递。到目前,顺丰在国内和国际快递业务上均有布局。顺丰控股合并利润表数据显示,公司2013~2015年的营收分别为273.82亿、389.11亿、481.01亿。

  有快递业内部人士认为,顺丰控股的营收数字保持如此高速增长的缘由之1,是得益于快递行业大环境的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市场业务量到达206.67亿件,业务收入到达276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35.4%。另外一方面,顺丰的自营模式也保障了服务质量和体验,为其提供了较好的业内口碑。目前,顺丰的国内快递网络覆盖全国320余个地级市、2500余个县区级城市、7800余个乡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化专家黄刚告知记者:“自营模式前期投入相对较高、速度慢,但后期对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保障是比较有效,对各业务环节有较强的控制力。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直营的模式也温柔丰立足于商务和中高端快递市场的定位相吻合。”

  王卫称“上市不是上岸”

  深交所市值排名第1,诸多事迹财务指标领先同行,顺丰控股明显是资本市场的明星。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分的总市值分别为745.1亿元、438.9亿元、499.7亿元,而顺丰市值不但更高,市盈率也高达11684.63。

  从净利润看,申通快递2015年实现净利润7.66亿元、圆通速递实现净利润7.17亿元,而顺丰实现净利润则到达了10.94亿元。另外,根据顺丰控股表露的2016年事迹快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亿元,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亿元,超过21.8亿元的许诺事迹。

  但王卫却在深交所敲钟现场提出警省:“顺丰上市不是上岸”。从顺丰控股表露的数据来看,2013年至2015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连年升高。2015年度的负债率到达了60.2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顺丰控股表示,公司高速发展,未来在中转场建设、航材购置、冷运车辆及温控装备购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将保持延续的资本投入。此次上市召募的配套资金80亿元,也主要用于上述几个方面。

  固然,这并不是是王卫的第1次融资。早在2013年8月,王卫出让了24%的股分,取得了元禾控股、招商局团体、中信资本、古玉资本投资的78亿元,其中前3家投资机构都具有国资背景,也改变了顺丰多年来单1股权的结构。

  不可否认的是,快递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根据顺丰的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顺丰控股的毛利率分别为24.87%、17.25%、19.78%,同时期圆通速递的毛利率分别为21.84%、16.92%、13.67%,申通快递的毛利率分别为19.44%、17.66%和16.98%。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快递行业的毛利率都会呈降落趋势。

  黄刚表示,虽然近几年快递企业的营收在不断增长,但快递行业日益分化,快递和落地配之间的竞争、企业自建物流增多和同行之间的价格战,都促使快递行业服务与价格之间的竞争加重。

  快递对接资本进入新阶段

  在快递行业内人士看来,包括顺丰等在内的多家快递企业顺利上市,意味着其资本将愈发充足,这将为其后续的扩大提供支持。

  有机构指出,未来5年内快递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因此依然会有大量企业进入这1行业,不过,短时间内行业的整体魄局将难以改变。但随着资本不断参与使得行业门坎延续提高,部份快递企业将面临被吞并抑或淘汰的局面。

  但事实上,和其他行业相比,快递和资本市场的对接其实不算早。

  2015年10月,国务院专门就增进快递业发展出台指点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吞并重组、上市融资。就在当年底,申通快递即借壳艾迪西,随之而来的,快递行业第1次进入了2级市场的视野。尔后,中通、圆通、韵达等亦走上了类似的道路,投入资本市场。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则告知《逐日经济新闻》记者,民营快递第1梯队3年前就已构成。随着顺丰等5家民营快递企业成功进入资本市场,对目前的快递行业来讲,已开始进入打造国际快递品牌的阶段。“快递行业是1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未来中国1定会打造国际快递品牌和具有国际物流公司资质的品牌。”

  CIC灼识咨询履行董事赵晓马表示,快递行业当下正处于产业迅猛发展的阶段。而随着快递巨头的陆续上市,行业已进入资本化阶段。“有几个方面需要做得更好,1方面,服务水平亟需提升。还有就是价格战问题,服务区域进1步下沉以寻求业务增量;最后,拓展业务类型等方面也将有不小挑战。”

  事实上,此前,在行业巨头纷纭进行资本化运作的刺激下,2线快递企业已陆续踏上差异化转型之路。比如,德邦宣布推出“德邦e家”零担电商整体解决方案。

  吞并整合是大势所趋

  在业界看来,行业高增速和国家针对快递行业的大力支持为中小型企业取得了生存空间。“我们认为全部快递行业未来5年内复合增长率仍在30%以上,因此仍将有大量中小型企业进入快递行业。”申万宏源在其研究报告中这样表示。

  但这其实不意味着中小型快递企业的压力将减轻。赵晓马告知记者,从行业现状来看,人力本钱的提升,竞争环境下各种软硬件的投入,和价格战等多重因素致使快递行业利润率愈来愈低,行业的规范化程度提升带来的其他本钱投入等因素,都是致使利润率和业务总量的提升其实不平衡的缘由。“在快递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快递企业融资更成困难。”不过,其亦表示,部份成熟的富裕阶层将更寻求品质产品和消费体验时,更多细分市场是中小型快递商的生存缝隙,如果中小快递企业转向生态企业或细分市场,仍可以融资。

  赵晓马表示,从目前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马太效应”开始显现,巨头极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并购重组进1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在电子商务带给快递业的红利期过后,资本助力的快递企业要想在下1个竞争阶段中保持本身的地位,则必须通过更进1步加强行业集中度的模式进1步“收割”市场。

  快递行业的吞并重组此前已然开始。就在今年初,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29.75亿元收购每天快递70%股分。

  徐勇认为,中等快递公司打不起价格战,被清洗出局或被并购将成为趋势。另外,从现在到2020年前会是行业吞并整合的1个高峰期。

  不过,业内人士亦指出,由于目前已上市的几家快递企业由于体量均较大,龙头企业之间的收购短时间内几近不可能实现,目前1超多强的行业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有质变。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