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诺华瑞米布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瑞...
- 瑞米布替尼片通过靶向 BTK 抑制组胺和促炎介质的释放,为治疗 CSU 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¹]
- 最快可在两周内缓解症状,安全性良好,且无需实验室指标监测[¹]
- 美国有 170 万CSU 患者,在使用加倍剂量抗组胺药的情况下,仍有超过一半的患者症状未缓解[² ³]
上海2025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诺华宣布,瑞米布替尼片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在接受 H1 抗组胺药治疗后仍有症状的成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瑞米布替尼片为每日两次口服片剂,无需注射和实验室监测。它是首个获 FDA 批准用于治疗CSU 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瑞米布替尼片通过靶向阻断 BTK信号通路来抑制肥大细胞中组胺及其他促炎介质的释放,为 CSU 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选择。[¹]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临床治疗学系主任、REMIX 指导委员会成员 Mark Lebwohl 医学博士表示:"CSU 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影响身心健康且发作不可预测。CSU的诊断和管理都很困难。瑞米布替尼片通过阻断 BTK 的信号转导,抑制导致 CSU 症状的免疫反应关键通路。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全新选择,有望帮助广大患者快速并持久地缓解症状。"
CSU 是一种由肥大细胞驱动的疾病,被认为由免疫失调引起。在 CSU 患者中,免疫系统可通过免疫球蛋白E(IgE)或免疫球蛋白G(IgG)通路被激活[⁴],这会导致某些免疫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的BTK 通路被激活。一旦 BTK 被激活,就会引发组胺和其他促炎介质的释放,导致 CSU 常见的血管性水肿、瘙痒性风团等临床症状[⁵ ⁶]。
CSU 的症状不可预测,可能在没有明确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发作并持续六周或更久[⁷],CSU确诊可能需要长达 24 个月[⁸]。许多患者表示,CSU的症状对睡眠、工作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⁹ ¹⁰ ¹¹]。目前,抗组胺药是一线治疗,但即使加大剂量,仍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症状²。对抗组胺药应答不佳的患者,可选择注射的治疗方案,但只有不到20%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接受了该治疗[¹²]。**
"许多 CSU 患者对疾病认知存在误区,且现有的治疗方案无法完全满足治疗需求。"过敏与哮喘组织(Allergy & Asthma Network)首席执行官 Lynda Mitchell 表示,"我们对这种全新的口服疗法充满期待,口服疗法方便患者使用,也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疾病。"
瑞米布替尼片 CSU 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 III 期 REMIX-1(NCT05030311)和 REMIX-2(NCT05032157)临床试验的结果,这些试验纳入了在二代 H1 抗组胺药治疗下仍有症状的患者。瑞米布替尼片在第 12 周相较安慰剂在瘙痒(ISS7)、风团(HSS7)以及每周荨麻疹活动度(UAS7)的基线变化方面显示出优效性[¹³]。与安慰剂相比,接受瑞米布替尼片治疗的患者在早至第 2 周及第 12 周达到良好控制的比例显著更高(UAS7≤6),且约1/3的患者在第 12 周实现瘙痒和风团完全消失[¹³]。最快可在两周内观察到症状缓解,安全性良好,且无需实验室指标监测[¹³]。瑞米布替尼片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瘀点、头痛等[¹³]。
诺华美国总裁 Victor Bultó 表示:"作为 CSU 领域首个且目前唯一的 BTK 抑制剂,瑞米布替尼片的获批是我们在重塑被忽视的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为患者提供可快速缓解症状的创新药物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基于我们在过敏、皮科及风湿治疗领域的经验和优势,我们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整个免疫学领域带来更多创新疗法。"
诺华已在包括欧盟、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提交了瑞米布替尼片用于治疗 CSU 的上市申请,并在中国被授予优先审评。
References
1. Remibrutinib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 |
2. Maurer M, Weller K, Bindslev-Jensen C, et al. Unmet clinical needs in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 GA²LEN task force report. Allergy. 2011;66:317-330. doi:10.1111/j.1398-9995.2010.02496.x |
3. The World Bank. Population, total. Accessed June 2025.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POP.TOTL |
4. Kolkhir P, Muñoz M, Asero R, et al. Autoimmune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2;149(6):1819-1831. doi:10.1016/j.jaci.2022.04.010 |
5. Kolkhir, P., Giménez-Arnau, A.M., Kulthanan, K. et al. Urticaria. Nat Rev Dis Primers. 8, 6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72-022-00389-z |
6. Mendes-Bastos P, Brasileiro A, Kolkhir P, et al.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ion-An emerg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in immune-mediated dermatological conditions. Allergy. 2022;77(8):2355-2366. |
7. Maurer M, Costa C, Gimenez Arnau A, et al. Antihistamine-resistant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remains undertreated: 2-year data from the AWARE study. Clin Exp Allergy. 2020;50:1166-1175. doi: 10.1111/cea.13716 |
8. Friedman A, Kwatra SG, Yosipovitch G.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iagnosing and Managing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24;14(6):1371-1387. doi: 10.1007/s13555-024-01173-5 |
9. Mendelson M, Bernstein J, Gabriel S, et al. Patient-reported impact of chronic urticaria compared with psoria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Dermatolog Treat. 2017; 28(3):229-236. doi:10.1080/09546634.2016.1227421 |
10. Maurer M, Abuzakouk M, Bérard F, et al. The burden of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is substantial: Real-world evidence from ASSURE-CSU. Allergy. 2017;72(12):2005-2016. doi:10.1111/all.13209 |
11. Balp M-M, Krupsky K, Balkaran BL, et al. Oral presentation at: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EAACI) Hybrid Congress 2023; June 9–11, 2023; Hamburg, Germany. |
12. Maurer M, Raap U, Staubach P, et al. Antihistamine-resistant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1-year data from the AWARE study. Clin Exp Allergy.2019; 49: 655–662. https://doi.org/10.1111/cea.13309 |
13. Metz M, Giménez-Arnau A, Hide M, et al.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mibrutinib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in the Phase 3 REMIX-1 and REMIX-2 studies. Presented as a late oral abstract session on clinical trials at EAACI 2024; May 31-June 3, 2024; Valencia, Spain. |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诺华瑞米布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瑞...
瑞米布替尼片通过靶向 BTK 抑制组胺和促炎介质的释放,为治疗 CSU 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¹] 最快可在两周内缓...[详细]
-
中国专研,匠心守护----百特Qyrim产床正式上市
为中国产妇专研的国产电动产床 提高助产工作效率 助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上海2025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2025...[详细]
-
大睿生物在2025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RN0361的I期临床数据
新奥尔良2025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专注开发下一代RNAi疗法的全球化生物医药公司大睿生物(Rona Therapeutics),今日...[详细]
-
世界压疮预防日|康乐保携手多方助力压疮预防
北京2025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压疮预防日"。这一由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E...[详细]
-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药信息传播管理分会顺利完成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
2025年11月4日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药信息传播管理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会议在广州逸林...[详细]
-
中外院士领衔、知名临床专家齐聚 -- 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生态大会即将召开
上海2025年11月10日 /美通社/ -- 当全球医疗创新浪潮席卷而来,当中国临床需求成为转化锚点,一个核心命题亟待破...[详细]
-
-
进博朋友圈更新,拜耳健康消费品携手"新朋旧友"共筑健康未来
上海2025年11月7日 /美通社/ --作为连续八届参展
-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上海2025年11月7日 /美通社/ --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
-
未来已来:拜耳健康消费品打造进博AI论坛,赋能大众自我健康管理
上海2025年11月7日 /美通社/ -- 在AI技术重塑全球
-
诺和诺德"健康生态联盟"2.0亮相进博,新版"诺和关怀"同步登场
上海2025年11月7日 /美通社/ -- 11月7日,第八届中
-
诺华与京东健康深化合作,携手推动创新成果加速惠及更多患者
上海2025年11月7日 /美通社/ --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
-
多特瑞全球首发艾草精油 携手"邻居"探索精油应用新可能
上海2025年11月7日 /美通社/ -- 进博会"八届全
-
-
-
肝纤维化不能吃什么?肝纤维化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国人口14亿多,其中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硬化需要全疗程用药吗?哪个品牌的软肝片好?用药讲疗程,安全有保证!
人们常说“慢性病要以慢治慢”。古人倡导“
-
肝硬化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软肝效果好?保肝软肝就选中成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
-
肝硬化的前期表现有哪些?肝硬化前期该如何选择软肝药品呢?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众所皆知,都特别喜欢酒桌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药好,复方鳖甲软肝片有效吗?疗效值得认可
我国是肝病高发生率大国,每年有超过120万病
-
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怎么样?复方鳖甲软肝片功效与作用来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
-
-
-
-
-
-
-
-
-
-
-
-
-
优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