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聚美优品假货风波不断 欲押宝海外购破困局

2017-03-16 04:06:49

  原标题:聚美优品赝品风波不断 欲压宝海外购破困局

  聚美压宝海外购欲破困局

  10亿元补贴难掩行业配角为难

  记者在聚美购买了1款希思黎的眼霜。据查验,此款眼霜应当是正品,只是,限用日期仅到2016年10月,而化装品的保质期1般为3年也许没有人想到,去年刚刚风光赴美上市的聚美优品,却很快堕入困局。1边是接2连3的赝品风波,1边是连续下滑的经营事迹,还有股价的几番大跌。是甚么让迅速突起的聚美波折重重?

3.jpg

品牌中国网配图

  赝品风波不断 重创聚美品牌

  第1次赝品风波,聚美无可辩白,由于确系其第3方业务线上的奢侈品售假。聚美也因此砍掉了全部第3方奢侈品业务线。

  第2次赝品风波,就有些扑朔迷离。记者也收到了聚美“前员工”的爆料邮件,邮件称,聚美1直涉嫌采购来路不明的水货、赝品,并在去年9月被珠海海关逮个正着,直接致使其北京货仓被查封,主管海外业务的孙姓总监和两名业务人员被带走调查。邮件还称,聚美主管海外业务的副总裁叶飞提早知道消息跑路了。目前听说没事了,叶飞已回国。

  对此,聚美回复称,所谓的爆料皆为子虚乌有。“我们震惊于其中捏造消息之荒唐,也感叹这位‘前员工’的强大专业能力,可能连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在同1时间炮制不同版本的‘爆料’,精准联系如此之多的专业媒体记者”。聚美还暗指此次爆料为竞争对手刻意抹黑。

  不论是不是是竞争对手故意抹黑,接2连3的赝品风波对聚美的品牌信任度酿成的重创不可估计。

  盈利、品类和渠道 如何平衡?

  而据记者视察,赝品、品类、盈利之间的矛盾成了今天聚美窘境的关键。

  来看1个聚美的财务数据:平台服务费收入/营业利润,2013年Q2的比率是85.13%,而到2014年Q2这个数据已到达了124.64%。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第3方卖家,那末聚美优品将大幅度亏损。

  1个亏损的垂直电商,要想上市可能有1定困难。为了盈利,为了上市,聚美优品也向第3方卖家张开了怀抱。引入第3方的另外一个缘由就是要引入更多品类,品类多了,才能吸引女生来挑选。

  顾及了盈利和品类,渠道监管的问题就随之而来。

  据业内人士流露,其实绝大多数正规电商主观上其实不是要卖赝品,但是它没法控制供应商的来货渠道。

  特卖产品近保质期

  1线品牌靠国外专柜采购

  高级护肤品实际上是奢侈品,它们不愿意把自己的渠道控制到电商中,让赝品和自己同台。高级护肤品更喜欢高级商场的柜台,更需要保护在女性中的形象。因此,1线的化装品品牌很难从厂家或官方授权进货,只能依托大大小小的代理,如果代理自己真假掺卖或就是卖赝品,电商也无从得知。

  为证此说法真伪,记者在聚美购买了1款希思黎的眼霜。据记者查验,此款眼霜应当是正品,只是,限用日期到2016年10月。而化装品的保质期1般为3年。

  据聚美的1个供应商告知记者,他们有1些快要到保质期的产品,会以极低的价格供给聚美。这也是聚美很多特卖产品之所以特别便宜的缘由之1。“东西是真东西,就是日期不太好了。”该供应商称。

  熟习护肤品的读者都知道,希思黎是护肤品中的殿堂级品牌,据记者了解,该品牌目前并没有授权给任何1家电商。记者在聚美购买的这款产品售价比首都国际机场的免税店还要低1些。据聚美客服称,产品是聚美从国外采购回来的,从国内仓库发货。

  对这类高级护肤品的具体采购情势是怎样的,聚美相干负责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聚美方面告知记者,聚美优品的美妆产品主要由品牌授权+专柜收集+海外购构成。

  依照这个说法,希思黎的产品应当是属于专柜收集(目前并没有该品牌授权)。再根据客服的说法,那就是从国外专柜采购。可以明确的是,希思黎品牌不是海外购。所谓海外购,是直接从原产国品牌方发货到国内取得国务院批准的保税仓内。

  花费专门的人力从国外专柜采购类似的大牌美妆品,并以低于免税店的价格销售,聚美的意图很明确:为了提升网站形象,走流量,同时也增加其他商品销量。由于1线化装品的价格相当透明,几近没有益润,绝大多数正规电商都没打算靠1线化装品挣钱。

  压宝海外购欲破困局 短时间事迹承压

  聚美Q3财报显示,聚美净成交总额、毛利率环比均降落,营收连续2个季度环比0增长,运营利润更同比降16%。

  困局如何破?聚美选择烧钱重塑营收重点,压宝海外购。

  聚美CEO陈欧在内部邮件中称,2015年聚美优品在物流和税收上补贴海外购业务1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额补贴,意图也很明确,在剧烈的电商海外购市场竞争中圈占版图。

  并且,聚美高管在与记者交换时还表示,对海外购的补贴额度是1个不能确切预估的数字,可以说,是1个没有上限的数字,1切都以范围为目标。他们也承认,这对短时间盈利会造成1定的压力。

  但以聚美目前的情况看,仿佛也必须走这“西岳1条道”。

  聚美方面表示,聚美上市后所做的1系列战略调剂都是基于对市场和业务线的多维度评估,包括海外购在内所有美妆业务转为自营B2C模式可以有效管理供应链,从源头上避免水货和赝品,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这样大角度转型即是为了未来长时间的健康发展。而聚美海外购的目标是颠覆海淘市场,称霸海外购市场。“范围是第1要义,目前阶段盈利不在首位。”聚美方面称。

  1线大牌授权待突破 正品形象是核心竞争力

  但从目前聚美海外购的开辟情况来看,聚美称自己是目前触及到海外购业务的同类型电商中取得最多品牌授权的。但商品品类以日韩化装品为主,欧美品牌为辅。品牌多以流行品牌为主,鲜见经典大牌。

  虽然如聚美所述,高管们频繁出击韩国,兵分5路,寻觅最可靠的渠道,最时尚的产品。但很明显,1线大牌这块真正难啃的骨头还没啃动。

  这不是聚美1家啃不动的骨头,是全部美妆电商都还没有突破的难点。

  美妆品的线上销售是必定趋势,1线大牌们不可能感知不到,但是1线大牌的“傲娇”本质由让其很难将产品授权给电商。怎样去突破这道这最后的防线,是聚美和全部美妆电商有待完成的1项工作。

  而这项工作最核心的1点还是要让品牌和消费者共同相信,电商所销售的是正品。因而问题回到了最初的赝品问题。惟有清除赝品,保护好正品形象,才是以聚美为首的美妆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聚美,以正品美妆垂直电商立命,不同于淘宝。淘宝有赝品,只是让阿里丢脸,聚美要是有赝品,就有点要丢命。

  所谓危机,走好了就会转危为机。聚美管理层砍掉第3方奢侈品业务线和大力开辟海外购市场的举措,说明他们已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