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创新制药打造"双重人生"公益快闪,呼吁炎症性肠病领域"共决策"
上海 2025年5月16日 /美通社/ -- 在世界炎症性肠病日(5月19日)即将到来之际,强生创新制药携手多方,在上海外滩共同揭幕"双重人生"公益快闪,以一座沉浸式的"剧场",解构疾病叙事,重塑社会对话,呼吁公众关注全球超1000万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困境。活动现场,强生创新制药首部百集短剧科普项目也盛大启动。

炎症性肠病(以下简称"IBD")是一组以消化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这是一种隐秘却终身伴随的疾病,好发于15-35岁黄金年龄,患者会遭遇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减轻、肛瘘肛周脓肿等,这让他们被迫过上"双重人生":一边是在职场、家庭、社会中勉力维持的"正常人生",另一边则是鲜为人知的"隐形人生"——对疾病复发的担忧、对社会的不理解的焦虑……
当 "马桶"成为城市棱镜,以隐密符号唤起社会共情
首部以胶片进行拍摄,聚焦IBD群体的公益短片拉开"双重人生"快闪活动的序幕,也传递了本次公益行动的初衷——以社会之力,共同鼓励IBD患者走出困境,重新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日常。
本次快闪活动的核心艺术装置"IBD共生棱镜"矗立在外滩,与陆家嘴的城市天际线遥遥相望。蒙古族新锐建筑师南迪以解构主义的手法重塑了马桶的造型,通过镜面实时映射陆家嘴天际线与流动人群,形成了"患者-市民-城市"的动态影像对话。当象征IBD患者"隐形人生"的马桶符号进入城市公共空间,他们夹缝中的艰难境遇就无法被轻易忽视,而成为迫在眉睫的公共议题。装置中央的狭窄门洞设计暗合"双重人生"主题——参与者穿越时经历从昏暗到明亮的空间转换,既象征患者在医疗支持下的自我突破,也隐喻社会认知从偏见迈向共生的转折。

艺术装置:IBD共生棱镜
开幕式当天,强生创新制药还宣布了"百集短剧科普项目"的启动,计划通过100集科普短剧,系统性提升公众对于炎症性肠病的科学认知。项目将通过剧情化叙事和场景化表达,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降低公众理解门槛。同时借助情感化演绎的短剧形式,增强社会对患者群体的共情共鸣,为疾病科普注入人文关怀。这种创新模式将助力健康知识突破传播壁垒,实现更广泛的人群覆盖。
走进 "双重人生剧场",看见IBD患者"隐秘的人生"
作为本次快闪公益行动的一部分,5月16日至5月19日,公众将有机会走进"双重人生剧场",感受IBD患者的人生。"双重人生剧场"的构造是一个沉浸式、互动式的"舞台",通过"身体警报"、"做决定的人"、"回归"三个章节,再现IBD患者从发病、确诊、治疗到回归社会的生存体验与心路历程。它拆掉"我们"和"他们"的区隔,打破"正常"与"异常"的界限,邀请参与者走进IBD患者"隐秘的人生"。

“双重人生”公益快闪
一次突如其来的腹泻,本以为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没想到却成为伴随终身的难题。在剧场第一幕"身体警报"中,参与者走进IBD患者的人生剧本,去了解疾病症状,聆听患者心声。第二幕通过"决定之网"的互动设置,邀请参与者体验IBD患者面对的疾病和人生选择,并呈现了"双重人生"的积极可能——在"共决策(Share Decision Making)"的框架下,综合考虑家庭、工作、健康、情感、医疗等因素,尽可能降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当疾病不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有科学的指导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带着它重建一种可持续的日常就成为可能。第三幕"回归"呈现了患者在疾病之上重建生活的努力,一份完备的患者出门"工具包",一份武装头脑与心灵的患者书单,正是生命与疾病不懈斗争的证明。



“双重人生”剧场
对于许多独自承受隐秘痛苦的IBD患者来说,"看见"本身就有一种疗愈的力量。"双重人生剧场"将他们的人生呈现在公众面前,让他们的境遇被理解、被共情,而不再是被锁进黑箱的"隐形人生"。它通过参与式的剧场呈现,将隐秘的疾病纳入公众视野,呼吁公众关注IBD患者的需求,消除病耻感和社会歧视——因为疾病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能面对的生命现场。

双重人生
从 "幽暗之中"走到"日光之下",疾病共决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双重人生"公益快闪的现场开启了一次颇有意义的对话。活动嘉宾从不同视角分享了他们对于此次快闪公益行动的感受,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参与更好推动"共决策"以赋能IBD患者的洞见。
IBD患者傅昊然分享了在疾病诊疗、管理中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他分享说:"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患者在出现症状后漏诊、误诊率高,在诊疗过程中决策参与度较低,不知道如何向医生表达自己的需求。由于社会对IBD认知度不高,职场及社会交往中缺乏理解,患者被迫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由于需要终身治疗,对于患者如何实现更好的自我管理,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对生活的影响,亟需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板。"

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郭红教授(左)和IBD患者傅昊然(右)
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郭红教授表示:"在IBD的治疗中,目前没有‘最好的治疗',只有‘最合适的治疗',‘医患共决策'的模式正成为提升治疗质量的关键。它不仅是信息的共享,更是治疗主动权的重构。患者需要充分沟通个人偏好、生活状况、治疗目标、价值观念等个性化因素,医生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和患者个人情况,确保患者全面了解不同治疗方案的益处、风险及可能的结果,双方共同作出最适合的治疗或护理决策。"媒体人熊阿姨在对谈中说到:"IBD的患者们长期处在被忽视的状态,承受着慢性病持久、隐秘的折磨。在直接的医疗救治手段之外,我觉得患者们去倾诉、去除病耻感、去让社会看见自己,这个过程本身也有疗愈价值。不管是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我们可以一起表达IBD群体的困境,扩充整个社会对‘非常态生命'的包容程度。这也是媒体属性中公共价值的体现。除了患者和医生,照护者、公益组织、社会公共力量也是‘共决策'中的重要部分。"

强生创新制药免疫负责人潘昉玥
强生创新制药免疫负责人潘昉玥表示:"我们始终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一直以来,强生创新制药以科学之力,为更多中国患者树立疗效和健康生活的新标准。而在治疗之外,我们敢为人先,持续融动多方力量,不断提升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并呼吁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深入理解患者需求,以‘共决策'的理念指导社会行动,真正赋能患者并重燃他们对生活的掌控力。"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
Shilpa宣布OERIS™I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Shilpa Medicare宣布OERIS™III期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OERIS™是一种新型昂丹司琼缓释注射剂,每周...[详细]
-
进博会现场直击:美华沃德医疗携手澳洲Perdays,破解孕育焦虑有新招
"医疗的本质不仅是治愈,更是陪伴。"美华沃德医疗集团首席医学官段涛院长在进博会分享会上表示,"...[详细]
-
频率学校于11月11日推出首个“世界频率日” ,通过音乐和健康传播全球团结
新的国际日 旨在提高人们对声音频率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的认识 由 频率学校宣布,这是美...[详细]
-
致未来的自己 -- "肺癌关注月"主题活动落地春城,书写肺癌关爱新篇章
昆明2025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正值国际肺癌关注月,致未来的自己——"肺癌关注月"主题活动在昆明温情揭...[详细]
-
Baxdrostat在Bax24 III期试验中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收缩压显示出...
Baxdrostat对夜间动态收缩压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降低,安慰剂校正后12周降幅13.9 mmHg,安全性特征与 BaxHTN 试...[详细]
-
依视路陆逊梯卡八赴进博之约 三十而「励」再出发
重构视界 赋能于人 上海2025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期举...[详细]
-
-
依视路陆逊梯卡八赴进博之约 三十而「励」再出发
重构视界 赋能于人 上海2025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进博会现场直击:美华沃德医疗携手澳洲Perdays,破解孕育焦虑有新招
"医疗的本质不仅是治愈,更是陪伴。"
-
频率学校于11月11日推出首个“世界频率日” ,通过音乐和健康传播全球团结
新的国际日 旨在提高人们对
-
Shilpa Pharma Lifesciences凭借出色的可持续实践荣获EcoVadi...
印度赖久尔2025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致未来的自己 -- "肺癌关注月"主题活动落地春城,书写肺癌关爱新篇章
昆明2025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正值国际肺癌关
-
Shilpa宣布OERIS™I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
Shilpa Medicare宣布OERIS™III期期临床
-
-
-
肝纤维化不能吃什么?肝纤维化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国人口14亿多,其中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硬化需要全疗程用药吗?哪个品牌的软肝片好?用药讲疗程,安全有保证!
人们常说“慢性病要以慢治慢”。古人倡导“
-
肝硬化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软肝效果好?保肝软肝就选中成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
-
肝硬化的前期表现有哪些?肝硬化前期该如何选择软肝药品呢?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众所皆知,都特别喜欢酒桌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药好,复方鳖甲软肝片有效吗?疗效值得认可
我国是肝病高发生率大国,每年有超过120万病
-
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怎么样?复方鳖甲软肝片功效与作用来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
-
-
-
-
-
-
-
-
-
-
-
-
-
优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