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万亿级市场走进3.0时代 环保产业渐呈AB面

2017-06-17 11:03:23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随着产业范围延续扩容,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治理、土壤修复在内的环保投资将逾6万亿元。”在日前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如是说道。

万亿级市场走进3.0时代 环保产业渐呈AB面

  万亿级市场走进3.0时期 环保产业渐呈AB面  在监管趋严、政策利好、资本杠杆多重因素驱动下,蛰伏310年的环保产业自此步入3.0时期,即从单1的商业模式转向寻求精准治理成效。
  在过去的5年里,环保交出了使人满意的成绩单:据中国城市报此前报导消息称,在2017年初公布的《2016年环保产业景气报告:A股环保上市企业》中明确指出,受经济下行的压力,虽然2015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延续降落,而39家主营环保上市企业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仍保持在20%左右,环保产业成长能力预期将继续向好。
  从单1治理迈向效果时期,受利好政策拉动与法规标准倒逼,环保技术服务与装备产品显现出史无前例的市场契机。随着史上最严环保法落地与部份传统制造业增速放缓,加上环境治理各细分领域相继迎来重要考核节点,最近几年来的环保产业近乎“独领风骚”。在工信部节能司司长高云虎看来,未来4年内,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对这1市场的投资体量,业界普遍预测为10万亿元。
  产业层面,各路资本的加速涌入,则令环保行业显现出市场风口与生存窘境并存的格局。从当前的业态周期而言,环保领域仍存诸多尚待掘金的细分板块。正如桑德团体董事长文1波此前分析指出,随着环保投资增速延续提升,迄今尚有近7成环境治理刚需未得到释放。诚如虽然具有极具想象力的市场投资空间,但在黑臭水体治理、VOCs治理、污泥资源化利用、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板块仍显落漠。
  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主的智慧环保一样被定义为“蓝海”。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随着铁腕治污需求趋严、数据造假乱象日益严峻,排污企业及治污设施的智能控制分析、风险预警等新1代环境治理综合服务产业将快速突起。而当传统环境治理与“互联网+”想嫁接,智慧环保在应运而生的同时,也意味着环保产业已实现从装备产品制造向环境服务成为主体的实质性突破。
  面对步入新阶段的产业风向,就环保企业而言无疑是新1轮拐点。也就是,在环保酿变期间,产业格局、商业环境与项目体量也随之迎来新的变革。来自中国经济网的报导消息称,截至目前,环保行业共有近5万家企业,但平均的范围体量都比较小。而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的不再只是环保领域的企业加速产业布局,1些行业外的企业也竞相抢占环保的市场高地。
  嗅到政策红利的各路“伟人”正以入股、并购、成立环保子公司等方式加速在环保领域跑马圈地。央企和大型国企进入明显提速,其中葛洲坝、中国石化、中国中车、国电团体等大型传统行业巨头都已纷纭落子环保市场。近乎同1时间,除“央字头”企业外,其他企业对环保发展前景一样抱着乐观态度。以东方园林为例,仅在2015—2016年,其累计在手的环境治理PPP定单已逾400亿元,跻身生态环保PPP龙头之1。
  而这些被业界称为跨界者的企业,在带来新兴动力之际,也加重了行业洗牌的进程。1方面,在市场竞争格局日渐加重确当下,低价中标、恶性竞争也开始频频重伤环保产业。正如业界资深人士宋本帅所说的,“环保的部份细分领域已面临过度竞争的红海,而由此带来的后续问题终将由市场来买单。”另外一方面,在行业生态将要出现更加急剧的变化之际,对扎根未稳的“小而美”企业来讲可谓“生死大考”。
  因此,在“蓝海”与“红海”并存的环保3.0时期,不管是初来乍到的跨界伟人,亦或是精耕多年的老牌选手,如何构建基于市场、技术层面的品质内核,将是所有环保企业的必由之路。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