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产业空间每年高达千亿 碳交易市场启动势在必行

2017-03-31 13:46:24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虽然全国碳市场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进程比料想的有所放缓,但依照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的设计,2017年第3季度将完成碳市场的启开工作。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启动统1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中国将成为全球第1大碳市场。

产业空间每年高达千亿 碳交易市场启动势在必行

产业空间每一年高达千亿 碳交易市场启动势在必行  3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保尔森基金会2017可延续性年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今年将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下降全社会节能降碳的本钱。
  “我们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低碳省区和低碳智慧城市、低碳园区、低碳乡镇和低碳社区的试点。有1批城市将在2020年左右率先实现碳排放到达峰值。”解振华说。
  依照发改委的进度预期推动,中国将于今年建玉成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系统,其市场范围估算将远超越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范围。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导,依照时间表,全国统1碳市场有望今年7月正式启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已获批准,相应的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推动中,多地争取承接,4月初花落谁家将见分晓。
  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启动统1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8大高耗能行业的7000—8000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构成1个覆盖30—40亿吨碳配额的市场。
  预计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于2020年建成,准入门坎由1万吨标准煤降到5000吨标准煤。届时,将有10万多家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2020年以后,还将对5000吨标准煤以下或未纳入碳市场体系的排放企业征收碳税,构成完全的碳管理政策体系。
  事实上,全国碳市场在启动前,试点市场已积累了4年左右的实操经验,而非试点市场还停留在最初的浑沌时期,大部份未来的市场参与者对碳交易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全国碳市场将把各地方1级的履约企业纳入其中,遵照同1种市场规则。起步的不平衡要求全国碳市场必须先搭建起1个统筹公平的平台,并提供安全稳定的政策环境。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科认为,2017⑵020年全国碳市场的主要目标将是市场机制建设,先让全国市场运转起来,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和节能减排效果的发挥还有待光阴。
  中石油团体原董事长周吉平表示,推动碳市场发展应遵守以下原则:首先,要建立实行碳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机制,倒逼能源结构低碳清洁化转型。其次,更好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需要共同协作力促低碳转型。最后,政府要做好碳市场的目标和规则的顶层设计,及时修订和不断严格大气环境质量和碳排放标准。同时遵守“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规律,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根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和效力最优。
  总之,中国设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信心与担当。这既是应对国际减排压力的要求,更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必定选择。
  专家预测,目前我国碳市场交易不管价格还是成交量都处于底部,未来将有巨大上升空间,每一年千亿元碳市场空间可期。面对体量如此庞大的新兴市场,规范交易规则和逻辑,推动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各方参与度,势在必行。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