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家电业又掀造车潮: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成巨头关注焦点

2017-02-26 15:09:44

9711945db2ffa68967c853898faa307f

10年之前,家电企业掀起过1波大张旗鼓的“造车”运动,但短短3两年便纷纭以失败告终。10年以后,家电企业东山再起。格力本月初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主营新能源汽车的珠海银隆后,老冤家美的也宣布建立起首个智慧家居和车联网利用平台,最新1代别克君越将成为首个用户。再加上创维黄老板转行做的南京金龙和乐视贾跃亭要造的超级汽车,和春兰的新能源汽车,显示出汽车产业应当是家电企业普遍看好的新趋势。与10年前的“造车”运动相比,新1轮的“造车”潮体现出了两个明显的时期特点——1是新能源汽车,2是车联网。

直接了当进军新能源汽车

代表企业:格力、创维、春兰

家电企业缘何热中汽车行业?业内人士介绍,在当前的市场大环境下,单纯家电领域的市场空间已愈发有限,而家电制造业其实具有强大的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将家电行业的优势能力向外扩大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前,创维老板黄宏生打造的南京金龙已成功迈入了新能源客车制造领域,春兰也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显示出汽车产业应当是家电企业普遍看好的发展方向。

3月6日,格力电器发布停牌公告称正在筹划发行股分购买资产,交易标的是与格力同处珠海的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于珠海银隆的业务触及新能源汽车,因此这条格力要进军汽车领域的新闻杀伤力不亚于之前的董明珠要造手机。

对收购珠海银隆这件事,格力市场部部长陈自立曾对媒体表示,格力看中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大好前景,现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这1项目是支持的,并发布了多项举措来全方位推动这1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第1大市场,根据新能源汽车的计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有望达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火热。

新能源汽车丰富的财政补贴,也是家电企业热中于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据悉,对客车这类特种车辆,售出1辆新能源车,除国家补贴外,还可以享遭到几近1:1的地方补贴,乃至省、市进1步的两重补贴。1辆纯电动大巴,补贴最高可以到达上百万元。以格力的收购标的珠海银隆旗下电动车品牌广通汽车为例,其纯电动车型为清1色的大巴,其中待申报车型到达了7款,已报备为4款,如果依照银隆新能源汽车年产3.3万辆的范围计算,补贴最高可达330亿元。

不过,相比手机,格力从家电领域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跨度显得更大。对格力造新能源车的计划,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评论:“空调和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格力善于的空调技术对做新能源汽车并没有甚么帮助,格力目前所熟习的产品和销售流程与汽车行业也其实不相同,所以进军这1新领域是有风险的。”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目前新能源车主要在国内消化,再加上清查骗补、推荐目录瘦身等扑朔迷离的因素,新能源车市场很难1下爆发。

布局车联网曲线造车

代表企业:美的、乐视

美的在10年前的第1波“造车”运动中就有涉足。2003年家电业进入微利时期,相反汽车业显现蓬勃发展并且可以掠夺到高利润。包括美的、奥克斯、宁波波导等众多家电企业都把前期在家电企业赚到的利润投入到汽车产业。他们对汽车产业范围动辄计划投资几亿元乃至几10亿元资金。

但终究,家电行业集体冲动拥抱汽车业并没有捞到好处。汽车品牌集中度高,消费者成熟理性,家电业者生产的汽车短时间内难取得消费者认可,而且汽车企业相对家电企业都是“伟人”,家电企业所计划投入的区区几亿元乃至几10亿元的资金对发展汽车产业来讲太少,更不能与大众、通用等汽车巨头竞争。众多家电企业终究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10年以后,美的再次和汽车搭上界,但其实不像格力那样关注于汽车制造业,美的的关注点侧重在于汽车的智能系统,这与其此前极力推行的家居智能系统如出1辙。在本月初举行的AWE2016上,美的团体宣布与上汽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利用的战略合作,进1步实现“人-车-生活”的智能互联发展目标。据悉,最新1代的别克君越将成为首批“用户”,这也是国内首个落地的跨界合作利用。

据美的首席架构师李强介绍,目前包括华为、腾讯、小米、TCL、乐视、安吉星、科大讯飞等都与美的完成了开放连接;IBM、阿里云、亚马逊几大巨头也与美的构成了“兄弟连”,未来将实现各领域的智能跨界。

一样思路的还有乐视,2014年12月9日,乐视CEO贾跃亭发出微博直接宣布,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乐视来了。其实,早在2014年夏天,乐视与北汽1起投资了美国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获得了这家公司的第1套研究技术。据了解,Atieva公司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欧美汽车团体和硅谷科技公司,其工程师中包括来自特斯拉、通用、奔驰、大众等车企的研发专家。该技术团队已成功研发了3000多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其中包括特斯拉Roadster、雪佛兰沃蓝达和奥迪R8纯电动跑车。

2016年初,乐视又与阿斯顿·马丁成立了电动车合作合资公司,同时还与硅谷智能电动车初创企业FaradayFuture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在2016年CES展上发布了概念车FFZERO1。固然,FFZERO1还只是概念车,目前看似更加靠谱的是乐视车联3月16日与北汽、比亚迪和东风正式签署了ecolink合作协议,3家整车厂的3款车型将搭载ecolink乐视生态互联系统。

“乐视智能硬件背后是强大的系统和资源的支持,通过智能硬件实现车联网,终究乐视希望成为全球第1家实现6屏联动(即手机、Pad、PC、TV、电影院、车载屏)的企业,这些生态都会在我们的车联网产品后面体现出来。”乐视车联网公司CEO何毅此前曾表示。明显,目前来看车联网才是乐视汽车的主要工作。

大咖说

从家电到汽车这条路其实不好走

如果要找1个从家电业拓展到汽车业的行家,创维老板黄宏生无疑是最好人选。

5年前,1手创建创维电视帝国的“家电大佬”黄宏生,突然将眼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通太重组收购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从家电大鳄摇身变成1名汽车菜鸟。与黄宏生这1举动相伴,质疑声此起彼伏。事实上,新能源车领域“门外汉”黄宏生也吃尽苦头。在连续交了4年高昂的学费后,由黄宏生带领的南京金龙,在2014年迎来爆发性增长,2015年以8796台产量、近55亿元收入,位居行业第2。隔行如隔山,刚进入汽车行业的黄宏生坦言“经历了非常艰苦的挣扎”,走得其实不容易。

虽然在家电业游走20多年,但在运营南京金龙的进程中,黄宏生却发现之前的经验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太多优势,乃至出现反效果。“家电是大范围标准化生产,客车是定制,这就使我付出了很多的学费。”黄宏生举例,在接手南京金龙的早期,公司想设计1个时尚裸奔的客车,结果付了好几千万的设计费,终究却以失败而告终。

其次这类磨合还体现在质量管理上。经历了多年的自动化改造,家电现在基本上1条生产线的工人数量不超过50个,全部用机器来保证质量,减少人为因素,但客车却是严重依赖有经验的技工手工操作,在这方面黄宏生此前根本没有积累。另外,汽车和客车的销售模式都是B2B的生意,不同于家电的B2C模式,这个跨界也让黄宏生吃了大亏。

他山之石

韩国LG日本松下已率先成功转型

家电业务低迷,日韩家电巨头开始纷纭转战汽车关联市场。韩国LG电子给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的下1代电动汽车雪佛兰Bolt提供核心组件,包括驱动马达、逆变器、车载仪表盘、车内充电器、电池组等,接下来LG电子预计给通用汽车公司的供货,将到达约11类汽车关联产品。

LG电子汽车电子业务的突然发力,让投资界非常雀跃。由于在家电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和通用汽车这个全球汽车制造巨头的合作,将是LG电子事迹延续增长的保障。绝不夸大地说,通用汽车是LG电子在家电业务以外,最及时的救济气力。

搭上通用汽车的战车,也是LG电子自2013年成立汽车电子事业部门以来的最大成果。为何要玩汽车关联业务?松下的成功转型是1个非常鲜明的案例。在陆续剥离等离子业务和完成整合3洋机电后,松下抛掉了巨亏的家电包袱,全力转向住宅类和汽车类业务,应用自己在家电领域多年的技术优势,初步完成复制,这两年,松下已连续多个季度盈利增长。

现如今,推动松下利润大幅增长的业务都是汽车装备部门,主要销售汽车导航系统、电动汽车电池等。松下和全球知名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有电池供货协议,数年间松下将向特斯拉提供20亿颗锂离子汽车电池,这将为松下带来高达70亿美元的收入。

在美国共同建设电池工厂,预计在2017年投产,可提升松下对特斯拉锂离子电池的供应。而LG电子供应给通用汽车的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也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工厂大范围量产。

相干链接

互联网巨头也忙“造车”

除家电巨头热中于新1轮的造车运动,互联网企业也纷纭涉足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特别是特斯拉的成功更是直接刺激了互联网企业的造车计划。在最近几年来各种利好因素的刺激下,苹果、谷歌、乐视、阿里、腾讯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纭加入互联网造车行业。

1、苹果汽车与Carwow合作造车

苹果汽车的消息由来已久,但历来没有确切的信息。最新消息显示,苹果汽车未来将通过Carwow设计公司进行设计。预计苹果新车将于2020年正式亮相,届时还将加入部份自动驾驶技术。从国外媒体发布的效果图看,苹果汽车采取圆润而饱满的两厢设计。性能方面,未来苹果汽车将搭载1台186千瓦功率输出的电动机,输出扭矩为400牛米。1次充电续航里程为500千米,1次充电时间则需要4小时。固然,这1切都还只是传闻,就犹如早年的iPhone效果图1样。

2、谷歌进军互联网造车

谷歌汽车则比苹果汽车要清晰很多,在谷歌去年将其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公之于众前,这家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曾逐一造访主要汽车制造商,向他们解释该概念。谷歌汽车上除“前进按钮”、“请减速停车”按钮和“尽快停车”按钮以外将没有任何人力控制装置。

3、阿里巴巴与上汽联合造车

2015年3月,上汽团体与阿里巴巴团体同时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共同打造“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CarontheInternet)。这是继2014年7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后,迈出的实质性1步。目前产品计划已完成,未来将覆盖小型车到SUV的全部细分市场。近日,上汽与阿里巴巴联合宣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城市SUV,将于4月在北京车展正式发布。

4、腾讯造车

腾讯也加入了造汽车的阵营。2014年3月腾讯控股已和富士康科技团体、汽车销售服务商和谐团体在河南签订“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新的互联网电动汽车。目前,腾讯已取得了上汽大众新途安L的配置信息,其将推出两种动力共7款车型可选,且将提供5座/7座版可选。

5、百度与宝马合作造车

2014年9月,百度曾与宝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在中国推动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研究。在双方的合作中,百度针对基础的汽车传感系统、决策和控制系统进行研发,还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工作,绘制高精度3位环地步图。相干数据服务会融入宝马的车辆导航系统,为自动驾驶提供技术支持。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