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韩春雨:科学问题需要在实验室探讨和解决

2017-06-21 05:17:52

  学界和媒体的热议

  1年前,英国《自然 生物技术》杂志刊载了1篇有关“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论文的负责人“1鸣惊人”,得到了学界和媒体给予的无穷荣光。

  在《自然》杂志社的所属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表明,该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并有可能对未来科学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韩春雨,来自河北科技大学,在生物技术领域几近名不见经传。但是,这其实不妨碍这篇论文在华人生物界取得广泛赞誉。众多科学界人士认为,“我们的体制应当更多地支持那些对研究有兴趣有耐得住孤单的学者”。

  在学界得到热烈讨论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当下基础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之1。作为我国基因编辑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家之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魏文胜称,“这是1个所谓革命性的技术。能够医治之前想治不能治的病,比如说像遗传病,可以通过修改基因组序列进行医治,从某种意义上面讲,有点像扮演上帝的角色”。同时他也表示,“正是由于国内的这类底层原创技术太少,才会产生这类格外剧烈地反应”。

  目前生物学界,可以成功实现人为参与基因组所必不可少的“剪刀”是由美国华裔科学家张锋、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及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为主要技术开发者的CRISPR-Cas9技术。而韩春雨论文中所述的NgAgo技术,被视为挑战前者的1把“新剪刀”,也可实现对目标基因的有效切割。

  这项研究成果,也极可能打破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商业价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院教授李大力认为,“如果NgAgo技术能够拿到专利的话。就能够躲避CRISPR的技术的限制,很多的问题就能够利用NgAgo来解决了”。

  论文发表后,生物学相干专业的实验室也竞相去重复他的实验,希望迅速掌握这把新“剪刀”。很快,北京大学魏文胜实验室就宣称了实验重复成功。

  名不见经传的韩春雨,在1夜之间成了业内炙手可热的科学家。曾发现他才华的前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也感叹韩春雨所获得的成果,并给予了庆祝。在回想初次见到韩春雨时,他也表示,“初次见到韩春雨时,就感觉他很聪明,就新生喜欢”。

  2016年5月27日和6月2日,遭到魏文胜及论文合作者沈啸之邀,韩春雨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作学术报告。据当时参加报告的学生描写,“会议厅根本没有位置,好多人都是在楼道入耳取的报告”。

  一样,由于论文的发表,科学界的热议,韩春雨前后取得了“石家庄市最美教师”和“河北省科技协会副主席”的头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河北省政府、河北省科技厅也前往河北科技大学,对韩春雨获得的成果进行了考察。

  从生物学界的“1鸣惊人”到媒体和业内都热捧的“诺奖级”科学家。韩春雨和他的NgAgo得到了非常灼热的赞美之声。但是,这疯狂地赞誉却在仅仅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巨大反转。

  2016年12月27日,韩春雨接受《新闻调查》采访时,讲述了过去半年来他的经历。

  他说道,“(论文发表后)每天全是电话,包括寻求合作的人也是特别多,实验室没法工作。以后就是质疑,1窝蜂又来,又几近没法工作。所以就下定决定,不再跟他们纠缠了”。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