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让航天成就更多美好梦想

2017-05-16 14:07:08

  4月24日,正逢中国第1艘货运飞船首次向天宫2号送出“太空快递”。带着这份大礼,第2个中国航天日来到人们身旁。在被称为中国航天“嘉年华”和航天强国路“加油站”的航天日,很多航天人是在繁忙中度过专属自己的节日,普通人则有了更多和航天密切接触的机会。

  从中国航天员中心的航天员深情注视国旗在航天日的晨曦中升起,到偏僻山村小学里孩子们好奇地紧盯着老师手中的长5火箭模型,再到航天迷热侃天舟1号货运飞船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性能优越,人们体会着这个上世纪50年代才踏足航天旅程的国家所获得的巨大成绩,也切实分享着由航天高科技带来的众多民生福利。向着鸿蒙太空的进发,向着更高远天空的探索,航天事业以这样1幅浪漫的形象,勾画着1个文明古国矢志奋进的壮美画面。

  “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是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1系列各具特点的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特别突出航天利用,展现航天技术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奇异气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你认路,风云卫星替你看天气,高通量通讯卫星将实现在万米高空上聊微信、刷微博……中国航天向浩大宇宙挺进得有多高,就与百姓的寻常生活贴得有多近。

  确切,航天作为1项高新技术,它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已超乎人们的想象。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利用到各行各业,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遥感图象的计数单位,通常指卫星拍摄1次所获得的画面,1景卫星遥感图象所包括的面积少则几千平方千米,多则上万平方千米),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到达400万余套,卫星利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这些数据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好诠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增加人类生活的乐趣”。

  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根植于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去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以来,中国航天恍如再次加足了油,300多天以内又干了好多件大事。未来的主力火箭长征7号和昵称“胖5”的长征5号火箭成功首飞,两名神101航天员创下驻留太空33天的新纪录,再到几天前天舟1号精确将“太空快递”投递天宫2号,所有这些,都让国际航天界注视。“我们见证了另外一位重要选手的突起”,这句话既是对中国货运飞船的赞誉,也是对中国航天创新能力的概括。

  中国航天为何能?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这句话使人沉思:“被祖国需要是1种幸福。”确切,航天事业能够获得今天的成绩,源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来自无数航天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期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礴协力。在第2个航天日,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工人徐立平对人们说,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够比航天更能把个人梦想与祖国的利益如此紧密地融为1体;航天员张晓光也1样“表白”:是祖国把我们航天员送上太空,是所有航天人不懈努力才获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突起,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密码,又未尝不是全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随着中国很快开启空间站时期,航天技术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欣喜。和梦想同行,我们就将收获美好的未来。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