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万达转型步履匆匆 万达百货撤店大歌星谢幕

2017-02-23 14:05:39

  原标题:万达百货撤店:首富的转型决心和商户的切肤之痛

  船小好掉头,企业转型的道理也如出1辙。地产界大佬万达选择“去地产化”跑步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但本身演变进程中难免引发各个末梢神经的颤抖。

  这两天,万达40多家万达百货、80多家KTV门店被割掉的消息,让很多局外人忍不住爬上墙头窥视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手术刀如何落下,是快刀乱麻抑或沾血带肉?

  2010年并入万达团体大歌星原属王健林夫人林宁的林氏投资团体;左手到右手,再加上大歌星薄薄的帐本,对王健林而言,基本不算负担。所以,万达对大歌星的判决,市面上并没有太大异议。

  而万达百货撤店,却关联着诸多小商铺的直接利益。据昨日中国青年报报导,撤店潮给福建莆田、湖北荆州、河北廊坊等地万达百货的商户带来的是“贷款、装修款、人工费的损失”和“没有得到任何公道赔偿”,1干商户的态度基本全是“没法接受事实”。

  “如果双方不能就提早消除租赁合同达成1致,应当通过司法判决来解决,万达方面不得自行动用暴力或采取切断水电的不正当手段来实现驱离商户的目的。”荆州万达百货的商户还收到这样的“友谊提示”。

  企业转型,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商户要求公道解决,也是为了生存,本质上,这都是没有错。但是在这类利益的对峙中,企业作为重量级更大的1方,是否是该承当更多的责任?换句话,商户该不该为企业大刀阔斧的改革付出血淋淋的代价?这些问题都值得细细品味。

  也许,1切问题都没有最美满的结局,但总会有更公道的解决方案。

  万达转型步履匆匆

  对万达的转型,董事长王健林总是不遗余力的去敦促、去解读。

  今年初,万达正式宣布要转型为“轻资产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不动产企业,万达基于对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开始全面转型。”王健林在内部会议上的讲话,为万达的发展定了个调。

  一样,万达团体给媒体放出来的风是,依照王健林设计原计划,也是万达团体转型的第1个目标:“2020年团体服务业收入、净利润占比超过65%,房地产销售收入、净利润占比低于35%。”

  不过,王健林则显得更加迫切。不久前,在万达内部半年会议上,王健林说“到2016年,万达服务业将会首次超过房地产。从严格意义上讲,明年万达就不再是房地产企业。”

  王健林计划的蓝图是:到2018年,万达服务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核心指标要占团体整体的3分之2以上,万达团体构成4个支柱产业,万达商业、文化团体、金融团体和电子商务。

  如何瘦身,首当其冲的应当是资金链条长、盈利能力差的产业;万达百货和大歌星KTV率先倒在了这都巨轮掉头的前夜。

  本日,媒体曝出消息称,全国40多家万达百货和80多家大歌星KTV将被砍掉,且内部消息称这是王健林要求“尽快完成的工作”。

  大歌星10年后谢幕

  砍掉大歌手KTV,对万达来讲难度不大。

  2005年,王健林的夫人林宁成立了林氏投资团体。2006年,大歌星开始不断布点。截至,2008年,大歌星在全国具有7家分店。

  2010年,大歌星“认祖归宗”,投入万达团体怀中。2010年6月,北京大歌星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归属万达团体,注册资金1亿。

  转化身份后,大歌星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唱响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大歌星在全国各大城市约有90家门店;原计划到去年年底,总数到达105家。

  不过,在去年9月份大歌星闭店13家后,万达这1板块的去向同样成了市场的焦点。这次关闭80家KTV的消息,也算是万达方面做出的1个回应。

  另外,据媒体报导,上海、武汉、济南、温州、泉州等地的大歌星KTV已于7月7日宣布暂停营业,其他城市的门店也正在进行结业相干工作。

  为什么大歌星“唱”不下去了呢?业内还是猜想纷纭。有观点认为,大歌星不赚钱。“万达的高标准,致使运营本钱太高。发展速度过快,专业化程度不够,都是大歌星关门的缘由。”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大歌星退休天经地义。“说白了,在万达的发展进程中,大歌星已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不论如何,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万达在处理大歌星进程中,都不会遇到太辣手的问题。

  万达百货商户的眼泪

  但是,这项王健林要求“尽快完成的工作”,还是遇到了些许“意外”。

  在中国青年报的报导中提到,相干商户成了万达百货撤店的“牺牲品”。

  面对万达百货发来的业态调剂通知书,福建莆田万达百货的商户孙娜不知该如何接受。据她估算,调剂会致使她损失25万元货款、10万元装修费、每个月7000元人工费用中的绝大部份。

  与孙娜的情况类似,莆田万达百货的40多家个体商户均在合同未到期时被要求撤柜。他们要求万达百货赔偿自己的装修费用、品牌加盟保证金、撤柜搬运费等费用,但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并没有关于万达百货背约的赔偿规定。

  中国青年报报导中还提到:《万达百货联营合同》关于万达百货背约的条款也只有1款——“甲方如需要单方面修改、消除合同文本的,需要提早1个月告知乙方,双方协商解决”。

  一样,湖北荆州万达百货商户林芳也没有拿到相应的补偿。林芳表示,她为下两季的服装支付了6万元的订金。突然撤柜会遭受22万元的损失,但是万达百货仅仅同意给其免除7月份1000多元的物业费用。

  由于对万达百货的处理方式不满意,林芳和20多个商户已在荆州万达广场门口等待了2天,希望万达百货能够给个说法。

  针对万达百货谢绝赔偿的问题,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万达单方消除租赁合同,须有合法根据。

  而北京市合川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提示荆州万达百货的商户:“如果双方不能就提早消除租赁合同达成1致,应当通过司法判决来解决,万达方面不得自行动用暴力或采取切断水电的不正当手段来实现驱离商户的目的。”

  相比合同的契约精神,荆州万达百货商户收到的提示显得“底气10足”;所谓的不正当手段,也着实有些使人不寒而栗。

  换个角度,如果转型成功了,却失掉了用户的口碑和信誉,孰轻孰重?现在看来,2者仿佛其实不成为制衡天平的对等砝码。那末,以后呢?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郭晓伟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