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唯品会新业务亟待破旧立新 屋贷代销成瓶颈

2017-02-19 02:03:34

  原标题:唯品会新业务亟待破旧立新 “屋贷代销”成瓶颈

  凭仗特卖模式的差异化定位,唯品会在短短7年中取得过亿用户,创造了垂直电商的奇迹。从唯品会最新发布的财报来看,这位“华尔街优等生”仍然在高速增长。

  8月11日,唯品会发布2015财年第2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该财报数据显示,今年2季度,唯品会总净营收为9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1亿元人民币增长77.6%;归属于唯品会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99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额1.615亿元人民币增长147.2%。

  表面上看,唯品会仍然交出了1份“亮丽的成绩单”,连续11个季度实现盈利,不过,在连续10个季度保持3位数增长率后,唯品会营收同比增长率首次跌破百分百。

  最近几年来,唯品会通过战略投资乐蜂网、辣妈帮,将触角伸向了美妆、母婴、居家电商等领域,还开始布局跨境业务,重金打造物流,向资本市场积极描绘着1个更富想象力的故事。不过,在尝试了新品销售、品类扩大和开放平台后,唯品会还是遇到了范围增长上的瓶颈。

  2季度营收放缓

  在发布财报的第二天,唯品会的股价应声狂跌13%。

  每个成功的电商平台,都必须有1个独特的商业模式。无庸置疑,唯品会凭仗“限时限量+深度折扣+品牌精选”的这1杀手锏,在电商竞争红海的时候杀出了1条血路,并且向复制该模式的闪购电商证明了,成功不可复制。

  2008年,唯品会开创人洪晓波看到妻子正在法国VP(vente privee.com)网站上购买打折的名牌服装,深受启发,看到了名品闪购模式当中巨大的商机。

  2012年3月,成立4年的唯品会登陆纽交所。彼时的“中概股”1片哀鸿,但通过IPO募得所需的资金拓展业务,抢占市场相当重要,在卑劣的资本环境下,唯品会决意“流血”上市。

  海外上市的决定对唯品会来讲是历史性的,而唯品会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始于2012年。随着电商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唯品会这类最合适在手机上利用碎片化时间抢购的“特卖”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遍及1234线城市。截至今年7月份,唯品会的注册会员数正式突破1亿大关,新会员数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2012年第4季度,唯品会净营收为2.996亿美元,出现了185%的同比增长,速度惊人。次年的首个季度,同比增长更是到达了207%的巅峰状态。

  记者梳理历史数据发现,自2012年第4季度开始,唯品会连续10个季度营收水平保持100%以上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唯品会开始盈利,超过了多个赴美上市的“老大哥”,成为继阿里巴巴以后,第2家盈利的电商公司。

  不过,从2014年2季度开始,唯品会的营收增长开始逐年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第2季度,唯品会营收增长率首次跌破100%,低至77%。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向时期周报记者谈道,从高速增长,到相对安稳、稳健增长的趋势,符合大公司的发展规律。

  不过,唯品会增长的烦恼亦是不言而喻。过去标新立异的“尾货代销”模式成绩了唯品会,今天唯品会一样没法摆脱对尾货清算的依赖。经过几年时间的库存清算,衣饰商家们的库存压力得到较大减缓,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排队上唯品会,和唯品会之间的利益分配也在重新博弈。而很多较高真个品牌商,对唯品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尾货甩卖上,为了保护品牌形象,其实不愿意将新品放在唯品会上卖。

  天品网、聚尚网、Fab等这些闪购电商相继动荡,乃至关门大吉,也从1定程度上,印证了单纯的特卖模式已难以为继。

  难言的压力之下,今年上半年,唯品会曾秘密召集多个知名品牌商共商2015年大计。针对本身善于的衣饰领域,唯品会不但对去年的经营作出反思,还提出了很多新的假想,如削弱过度营销、严控商家数量、开放数据流通,和针对品牌商的需求作出业务创新。

  积极探索新业务

  对清算库存的依赖,唯品会并不是没有清楚的认知。最近几年来,唯品会通过战略投资乐蜂网、辣妈帮,将触角伸向了美妆、母婴、居家电商等领域,努力拓展销售品类。在模式上,通过引入开放平台来扩大商家的新品销售。另外,唯品会还开始布局跨境业务,重金打造物流,向资本市场积极描绘着1个更富想象力的故事。

  在2季度财报解读会上,唯品会董事长兼CEO沈亚表示,行业库存水平降落,唯品会并未遭到甚么影响,由于其更多地是在做精品,做定制。“在当季新品销售上,有专门的平台为我们定制当季新品,这个比例超过30%。”

  即使如此,唯品会仍然感遭到来自竞争对手残暴的压力。

  刚刚过去的8月10日,阿里巴巴和苏宁的“火速成婚”震惊业界。实际上,面对京东的追逐,阿里已难以高枕无忧,甩开后者面临1定压力。阿里上周的股价1度跌破70美元,创下公司股价新低,已接近去年9月上市时68美元的发行价。从资本上讲,阿里亟须修复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

  而老大和老3结合,遭殃的不止老2京东,国美和唯品会亦是受害者。

  据1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时期周报记者谈道,今年上半年,阿里开始在强化本身的零售业务,落脚点就在上游的供应链。作为平台,天猫既然不控制货品,那就控制上游供应链,因而,天猫跟很多商家签订了独家合作战略,绑定商家从源头上遏制竞争对手。

  但是,作为衣饰品类的老大,阿里的连环拳还不止独家协议的打击,今年阿里宣布斥资逾亿美元战略投资魅力惠,共同打造奢品闪购的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深度折扣、品牌直接授权的优良商品,建立了重新品首发,正品销售,到尾货特卖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也让唯品会压力大。

  “固然了,虽然都是借助闪购模式进行商品销售,但魅力惠与唯品会的品牌和定位仍有1定差别,定位的不同则避免了同打限时闪购牌的两家企业的正面厮杀。”莫岱青向记者补充道。

  另外,依照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1季度,天猫衣饰的市场份额接近70%,京东占比8.5%,唯品会为5.6%。由于引入开放平台的原因,京东后来者居上,反超了衣饰出身的唯品会。

  “我们70%的用户都是女性,唯品会的爆发增长最该感谢中国的新女性。”这样的精准定位,让唯品会在衣饰、母婴、美妆、海淘等领域上,服务“太太团们”有着绝对的优势。在品类拓展上,被唯品会视为未来主打的美妆,却并未带来太大的营收贡献。

  对此,沈亚表示,第2季度,唯品会美妆业务销售额为2.46亿美元,比第1季度低了1些。另外则是运营本钱的增加。

  去年情人节,唯品会高调投资乐蜂网,强势抢占美妆领域。不过,乐蜂网的运营亏损目前照旧拖累了其美妆的事迹,另外,来自天猫美妆、聚美优品等企业的加速碾压也给唯品会制造了不小的压力。

  在解读会上,沈亚表示,在过去两个季度,唯品会海淘销量增长很快,增长了将近10倍,值得注意的是,海淘业务的毛利率其实还高于唯品会特卖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在海外还要建立强大的买手市场,海淘业务未来会是1个很大的市场。本文来源:时期周报 作者:王媛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