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育儿亲宝

小胖墩患糖尿病风险高 有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

2017-02-19 01:20:14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应对糖尿病”。数据显示,儿童糖尿病产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其得病率已占糖尿病总人数的5%,并以每一年10%的速度递增,目前中国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250万。

  因肥胖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很多专家呼吁,应将体重管理提早到胎儿阶段,并且家长要避免孩子养成多吃少动的生活习惯,帮他们体重保持在正常区间。

  100名新生儿6个超重

  田蒙(化名)今年8岁,诞生体重4.6千克,1直是“小胖墩”,他从小就格外会吃。6岁时,田蒙突然生病,常常恶心呕吐,到医院查血糖,指标严重超标,被确诊得了Ⅱ型糖尿病,需要补充胰岛素。

  为什么小小年纪患成人病?医生分析,这与田蒙体重超过70千克有关。过度肥胖致使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造成糖代谢异常,从而引发糖尿病。

  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每一年接诊300余例肥胖儿童。专家们曾对临床上100例中度或重度肥胖儿进行视察,发现54%的“小胖墩”得了高胰岛素血症。该科主任医师姚辉介绍,高胰岛素血症属于糖尿病前期,不及时干预,今后可能演化为Ⅱ型糖尿病。因此,家长要多注意孩子体重,帮他们保持在正常区间。

  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很多孩子“胖在起跑线上”。新生儿的最好体重为3~3.5千克,4千克以上称为巨大儿。据统计,2014年,武汉共有10万余名宝宝诞生,新生儿平均体重3.3千克,但巨大儿产生率达6.3%。这意味着,100个新生儿里,有6个宝宝超重,他们成年后,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的概率,是正常体重儿的4倍。

  早产儿狂补补出糖尿病

  除巨大儿,还有1部份诞生时很瘦小,后被家长“补”成胖墩。

  李东(化名)诞生时体重不到2千克,父母怕他“先天不足”,常给他进补,每晚消夜,还额外服用保健品。眼看儿子越长越胖,家长都很开心。谁知年仅16岁的李东却得糖尿病。

  医学界公认,新生儿体重低于2.5千克,长大后得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偏高。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陈璐璐教授分析,这源于医学上“追逐性生长”理论,在妈妈肚子里缺少营养供给,胎儿机体将保持低代谢状态,诞生后1旦大量补充营养,身体会超速生长,若没掌控好度,易加重孩子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进而成为糖尿病患者。

  有1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

  “家长观念也很重要。”姚辉感叹,临床上常有身材正常的孩子,被爷爷奶奶带来看营养不良。实际上与儿童生长发育表1对比,孩子的身高和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

  中国传统观念里,孩子偏瘦就是营养不良,长得胖乎乎才算“带得好”。为了给孩子进补,爷爷奶奶变着花样做大餐,不知不觉又催出1批小胖墩。

  姚辉提示,“奶奶觉得饿”有时多是误解,只要孩子身高、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平时精力充分、能吃能睡、精神愉悦,就不用耽忧。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