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东芝深陷泥潭 半导体业务或被抵押

2017-04-02 03:48:11

  原标题:东芝深陷泥潭 半导体业务或被抵押

  东芝深陷泥潭 半导体业务或被抵押

  半导体巨头东芝的百年大厦正在逐渐瓦解。作为NAND闪存技术的创造者,东芝如今要剥离并出售王牌存储业务,以筹集资金自救。

  当业界还在猜想潜伏买家时,根据3月16日《日本经济新闻》的报导,东芝已提议将半导体存储新公司的股分抵押给债券银行,从而取得更多贷款。同时,东芝希望债券银行能在3月24日前给予答复。如果提议通过,意味着半导体存储业务将暂时停止出售。

  就在3月14日,东芝第2次延迟发布季度财报,主要缘由是旗下美国核能业务部门西屋电气的事迹方面与审计方存在分歧。多年前转型押注核电却为其带来巨大亏损,加上此前事迹造假,使得东芝深陷财务危机。根据东芝的预计,截至3月底的全年亏损将到达3900亿日元(约34.4亿美元)。

  存储业务能否为亏损的东芝带来1线生机还没有可知,但动用了核心优良资产足见东芝的窘迫,和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败。

  待价而沽

  自东芝出售半导体业务以来,多家公司争相收购。美光、SK海力士、鸿海团体、西部数据、贝恩资本等都瞄准了东芝的闪存技术。

  但是东芝1直待价而沽,并未急于出手,也由于半导体产业触及国家安全,日本政府对此持谨慎态度。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告知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东芝本身肯定不太愿意出售,毕竟这是赚钱的业务,并且这几年存储器市场行情很好。东芝由于经营压力太大,所以才希望出售部份,乃至全部股权。但是,卖给中国资本的可能性不大。”

  对存储器市场,他还表示:“今年存储器的增长额绝对大于半导体的增长额,预计全球市场能到达1000亿美元的销售额。”IC Insights则预计2017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范围将到达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NAND增长率为10%。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移动终端装备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长,东芝的闪存技术将更有价值,在日本本土“消化”多是东芝期待的结局。虽然东芝提议将半导体业务抵押,但是1些区域银行高管表示,东芝应当把半导体业务部门的股分出售,然后把现金返还给债权人,而不是把股分作为抵押品抵押给债权人。

  因此,东芝存储业务的未来还存在不肯定性。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向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分析道:“东芝的存储芯片业务很有竞争能力,和3星不相上下。存储是其仅剩的高增长性优良资产,如果出售,公司会大伤元气,东芝在高科技电子领域的优势将不存在。”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DRAMeXchange的数据,2016年第3季度,NAND闪存市场上3星营收为27.44亿美元,位居第1,占比36.6%;东芝以20.27亿美元排名第2,市场份额为19.8%。曾存储器市场的3大巨头——东芝、日立、NEC,如今只剩东芝1家,并且被3星赶超。

  东芝能否守住半导体业务,并取得资金过冬,将在3月底揭晓。能否度过当下的难关,也关系到东芝是不是从证券市场摘牌。若抵押成功,将为东芝带来资本缓冲的机会。

  深陷泥潭

  东芝1系列的危机并不是1日之寒。业界普遍认为,转型核电业务失败是东芝堕入财务危机的主要缘由。

  在日本家电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东芝10年前就开始从消费类电子市场往2B市场迁移。曾,核电、医疗、半导体、电梯都是旗下颇具潜力的业务。

  壮志雄心的东芝在2006年收购了美国核企业西屋电气,出价54亿美元。彼时担负东芝核能事业部长的佐佐木则夫事后曾对媒体表示,当初收购西屋时,在和GE(通用电器)、3菱的竞标中,东芝的报价有点高。太高的收购价也为尔后的财务造假埋下伏笔。

  在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以后,东芝核电业务延续走低,2013年便开始亏损。2016年年底,西屋电气又并购了美国核电工程企业芝加哥桥梁钢铁公司,价格为2.29亿美元。事实上,两次收购终究都未给东芝带来盈利。加上2015年暴光的19亿美元的重大财务造假事件,东芝在2014至2016财年连续3年亏损。

  变卖旗下业务成了东芝自救的手段,优良资产医疗业务在2016年出售给了佳能,价格为6655亿日元。这也意味着东芝目前只有半导体和电梯两大业务带来较大收益,其中,半导体存储业务就为公司贡献近1半的利润。

  除医疗,2016年东芝将旗下白色家电业务转让给美的团体,将印尼的彩电和洗衣机工厂转给创维;2015年底,东芝还减持与TCL团体合资的液晶电视销售公司股分;今年,除半导体业务,东芝还在讨论出售子公司——瑞士智能电表巨头兰吉尔(Landis+Gyr)。

  对亏损的核电产业,东芝在2月14日表示打算退出海外核电厂建设业务,并削减反应堆及其服务业务。 “希望它不要成为第2个夏普,”李亚琴表示,“如果被收购,公司会被重组、支解。现在东芝遇到瓶颈,但是想要日本政府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比较困难。”止损、开源,方案已成形,但距离东芝弥补所有亏空还任重道远。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