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宝能系夺万科第一大股东 地产进野蛮人时代

2017-03-22 13:28:42

  原标题:宝能系巨资夺第1大股东 万科称无实际控制人

  谁的万科

  宝能系砸巨资再夺第1大股东,万科称无实际控制人

  近期万科A股票大涨揭秘,宝能系大举买入,将华润甩出1大截,成为万科第1大股东。

  12月6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4日收到深圳市钜盛华股分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截至2015年12月4日,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买入公司A股股票5.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69%。

  本次权益变动后,钜盛华及其1致行动人前海人寿合计持有万科A股股票22.11亿股,占万科现在总股本的20.008%,为万科第1大股东。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均为宝能系旗下公司。这已经是宝能系今年第4次举牌万科。

  对股权分散的万科而言,“蛮横人”登堂入室,1场剧烈的股权争取再次升级。万科在公告中已直言,虽然第1大股东产生变更,但公司目前仍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第1大股东2次易主

  近日万科股票大涨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房贷利息抵税的消息只是表面,宝能系争取第1大股东才是真实的缘由。

  12月1日至12月2日,万科A股股票连续两日涨停,尔后几日仍然显现上涨态势。12月1日至12月4日短短4个交易日内,万科A股的股价从14.99元上涨到了18.98元,涨幅高达26.6%。这个股价也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万科的市值上涨至2095亿元。

  记者查询深交所信息发现,万科A在12月2日期间登上了深交所的龙虎榜。数据显示,12月1日至12月2日,有两个机构专用席位和西南证券股分有限公司深圳滨河大道证券营业部、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深圳福华1路证券营业部、申银万国证券股分有限公司上海东川路证券营业部在大举买入万科A股,净买入金额分别为25.7亿元、7.9亿元、35.1亿元、15.4亿元、4.1亿元,共88.2亿元。

  从万科的公告来看,上述交易的背后应当就是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依照12月1日至12月4日的万科A股均价17元计算,宝能系此次增持耗资逾90亿元。

  此番增持以后,宝能系以20.008%持股超出华润,成为万科第1大股东。

  这其实不是宝能系第1次超出华润。此前,宝能系于7月~8月间通过旗下的前海人寿、钜盛华连续3次举牌万科,并在8月26日以0.15个百分点的微弱优权势压华润,坐上了万科第1大股东宝座。

  不过,宝能在这个位子上仅坐了1周,华润便迅速出击将其夺回。

  市场预计,万科的股权争取将会升级。果不其然,宝能系在两个月后再次突袭,不惜高价接盘。

  而华润仿佛还未做出反应。截至9月30日,华润持有万科15.23%股分。12月2日,万科因股票连续两日涨停发布了公告,称华润在12月1日、12月2日并未买卖万科股票。

  地产进入“蛮横人”时期?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早些时候已公然承认宝能系为“蛮横人”。

  据记者了解,宝能系在前3次举牌万科时,都未事前与万科董事会或管理层进行过沟通。虽然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1直表示对万科仅为财务投资,但从上述做法来看,恐难言善意。

  有不愿流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就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宝能系应当是想取得万科的控制权,如果仅仅是战略投资,完全可以像中国平安那样入股碧桂园。

  万科在公告中也表示了较为强势的态度。万科称,公司股权结构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干法律法规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定义和关于具有上市公司控制权认定的相干规定,公司认为第1大股东虽然产生变更,但公司目前仍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可以预感的是,面对宝能系的强势进攻,万科管理层的神经再1次紧绷。拉拢中小投资者用脚投票、推动华润增持万科、继续回购计划等,这些都多是抵抗之策。

  但宝能系在资本市场1向凶悍,对万科这块“大肥肉”,也许不会轻易放手。

  事实上,宝能系举牌万科只是最近几年来险资攻城略地的冰山1角。出于对稳定投资收益的需求,地产企业股票成为险资较好的投资选择。

  从去年开始,生命人寿接连举牌金地团体,到去年9月底已成为金地团体的第1大股东,持股高达29.9%。

  今年4月1日,中国平安入股碧桂园,共斥资62.95亿港元持股9.9%,成为碧桂园第2大股东。

  宝能系此番拿下万科的第1大股东宝座,也许会掀起险资举牌或入股房企的新1轮高潮。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雄伟认为,从实际影响力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险资举牌房企特别是成为大股东以后,险资对被举牌的房企的影响力会逐步加大,险资的参与有可能会使1部份房企具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并且资金本钱上远远低于同行,这些房企也可能因此插上新1轮范围化扩大的翅膀,构成“强者恒强,大者恒大”的局面。第1财经日报 吴斯丹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