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博合创PANVIS-A™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成功获批上市
深圳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6日,由深圳爱博合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博合创®)自主研发的PANVIS-A™(原roboangio)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正式获批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此番获批标志着我国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迈入了崭新的里程碑阶段。
图片来源:NMPA官网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指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3.3亿。且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21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血管介入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经血管进行诊断与治疗。
然而人力操作难以避免出现抖动、位移等问题,手术的安全与精准性也随之受到影响。且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一流医师也需经过多年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无法全面覆盖国内庞大的患者基数。
面对上述临床痛点,医疗技术的升级需求变得尤为迫切。在这种背景之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正式问世,标志着血管介入迈进全新时代。
01
市场高速扩容
血管介入机器人格局未定
依托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辅助,临床医师可触及人手操作难以到达的血管部位,进而完成更复杂的操作,且兼具远离辐射的优势,能够同时惠及医患双方。此外,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还被寄予了远程诊疗的期待。
按照应用术式分类,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要分为三类:冠脉介入、神经介入、外周介入。随着技术积累成熟,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致力于研发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依托多技术模块的设计,适用于多类型的血管介入手术。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15-2020年全球泛血管手术从1130万例增长至1430万例,预计2020~2026年将以8.1%的复合增长到2290万例。2020年全球血管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为0.3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16亿美元,复合增速92.7%。
国内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市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在研发进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并无代差。且依托庞大的血管疾病患者基数,市场需求仍在高速扩容。西南证券报告指出,国内方面,预计2023年陆续有泛血管手术机器人进行装机,组装量将以148.4%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加,2026年或将突破600台。
国家也在政策端提供了助力。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要加快推进机器人和医学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
近期,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正在全面推进,"手术机器人"被国家明确列为更新重点领域。目前各级财政资金已陆续下达,新一轮采购热潮已经启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放量空间也随着迎来扩容。
资本的嗅觉向来最为敏锐,近几年国内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融资火热,多笔大额融资密集涌入赛道,如今已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
02
让创新触达每一根血管
爱博PANVIS-A™血管介入机器人获批上市
8月26日,爱博合创PANVIS-A™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顺利获批上市,填补了血管介入机器人领域多项技术空白。
PANVIS-A™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以独有隔室PANVIS COF®指尖导管直观操作系统和多器械协同驱动系统,实现隔室介入手术,隔绝辐射环境,避免术中铅衣负重及辐射伤害。
上文提到,传统血管介入医师培养周期漫长,造成诊疗资源与患者间的供需矛盾。PANVIS-A™在手术室外基于自然交互的PANVIS COF®(Catheter-On-Finger)指尖导管直观操作系统,隔室还原手术医生术中动作,高效开展手术,缩短学习曲线。
区别于旋钮+摇杆的设计,PANVIS COF®独特的操作逻辑不改变介入医生操作器械的习惯,可以单手实现导丝、导管旋转递送、旋转回撤的复合运动。长久的临床经验得以延续。除了手动控制外,医生还能通过控制界面的点动控制,对导丝、导管等器械进行亚毫米级的前进、后退控制,弥补了人手操作精度的不足。
同时,手术室内多器械协同驱动系统,让手术医生能够以亚毫米精度精确控制手术器械,实现手术器械独立及协同运动控制。且驱动系统能广泛兼容市面上不同规格的耗材,满足不同的临床应用场景。分体式驱动器的结构让它既能完成对导丝、导管的单独控制,也能多器械协同控制,节约手术时间。
爱博合创深耕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其研发团队凭借近30载深厚的技术积淀,实现了多项原创性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如力反馈技术、多器械系统控制技术、多层级多模态安全预警技术、自然交互技术等,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构成了确保手术操作安全性与高效执行的基石,对于提升医疗作业的精准度与患者安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截至目前,爱博合创已拥有近500项涵盖中国及国际范围的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众多独创技术已跃居国际领先行列,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强劲研发实力与创新活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作为全球科技竞技的新舞台,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与国际并跑乃至领跑的宝贵机遇。作为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先驱与领航者,爱博合创秉持立足华夏、辐射全球的愿景,立志持续推动产业边界拓展,引领这一前沿科技向更深、更广处迈进,塑造国际医疗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图景。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
Esaote展示新一代MRI
-Esaote在ECVS 2025展示新一代兽用MRI设备Vet-MR Grande ELITE 意大利热那亚和比利时安特卫普 2025年7月3日 /美...[详细]
-
穆峰达第三项适应症中国获批,填补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领域空白
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适应症的处方药 接受替尔泊肽治疗的成人患...[详细]
-
拜耳梨树耘远农场:农达®助力生物育种产业化与再生农业协同发展
北京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拜耳在吉林省四平市的拜耳耘远农场成功举办"拜耳生物育种除草剂技术论坛...[详细]
-
中国首个: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批,半年降低痛风复发风险87%
上海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发文宣布,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详细]
-
百万悬赏+赋能孵化:蒲公英北美项目中国直通车
纽约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日前,蒲公英北美合伙人Paul Xu代表蒲公英生物医药孵化器参加了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详细]
-
沛嘉医疗医嘉学苑设计荣获"设计界奥斯卡", 助力医疗教育再创新高
苏州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沛嘉医疗旗下的医嘉学苑在缪斯设计奖中脱颖而出,其整体设计荣...[详细]
-
-
信达生物肿瘤创新研发日:新一代"IO+ADC"双重升级,解锁肿瘤治疗新未来
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 2025年6月30日 /美通社/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医疗院长孙立忠教授加入 "新民健康大讲堂" 开讲心脏科普
上海 2025年6月30日 /美通社/ -- 6 月 14 日,以 &q
-
药明生物发布WuXiHigh™2.0新一代高浓度生物制剂平台 蛋白浓度突破230mg/m...
WuXiHigh™2.0平台依托药明生物专有的辅料配方组
-
参天公司旗下青光眼创新药泰浦康®通过"港澳药械通"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完成首例用药
广州 2025年6月30日 /美通社/ -- 近日,全球眼科
-
创新领航 人人与共:济民可信集团发布2024年ESG报告
南昌 2025年6月30日 /美通社/ -- 2025年6月27日,济
-
胸痛签约与全科质控并举,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助力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
上海 2025年6月30日 /美通社/ -- 为进一步提升区
-
-
-
肝纤维化不能吃什么?肝纤维化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国人口14亿多,其中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硬化需要全疗程用药吗?哪个品牌的软肝片好?用药讲疗程,安全有保证!
人们常说“慢性病要以慢治慢”。古人倡导“
-
肝硬化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软肝效果好?保肝软肝就选中成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
-
肝硬化的前期表现有哪些?肝硬化前期该如何选择软肝药品呢?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众所皆知,都特别喜欢酒桌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药好,复方鳖甲软肝片有效吗?疗效值得认可
我国是肝病高发生率大国,每年有超过120万病
-
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怎么样?复方鳖甲软肝片功效与作用来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