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5月24日青岛盛大召开
北京2024年5月17日 /美通社/ -- 风起潮涌,日日逐新,2024年5月24日-26日,“2024第六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将在青岛举办。
本届大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健康界、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联合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OPIC)、东方医疗器械创新中心(EMDIC)协办,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联合数十家公立医院共同学术主办,以“中国医学创新风向标、中国医学创新转化琅琊汇”为核心定位,以《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最佳实践(2023)》揭榜为重点内容,旨在指引医学创新风向、探讨医学创新机制、分享医学创新路径、探讨医学创新系统化解决方案。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自 2021 年开始,在拥有有效专利数量上,我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与第二名美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中国医疗产业正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医学成果转化已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呼吁逐步转变为政产学研的创新合力,医生和医疗机构在医学创新中的价值正在逐步验证和强化,国内医学创新模式正逐渐向临床和医工融合转变,医疗机构的专科创新成果转化也在逐步探索出明确路径。
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医学创新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医生作为临床问题的发现者、临床需求的提出者和临床器械的使用者,以及日常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科学思维,理应是天然的创新者。不仅如此,医生从事医疗创新,一方面能在解决临床痛点的同时为患者带来性价比更优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能开拓职业生涯的另一种可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总发起人、理事长葛均波院士曾这么诠释医生从事医疗创新的正确打开方式:创新,不仅仅是创新者的事情,所谓医工结合,并非是字面意义上单纯的“医”与“工”结合,而是与相关的高校(附属医院)、企业、政府、法律政策等多方平台相互结合。
然而,一例例现实事件也说明,医学创新转化之路道阻且长。每一个参与者对医学创新转化相关问题、痛点和局限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判断。医生从事创新并非想当然,应该从长远出发,看到医工结合创新背后政产学研资法等创新因素在其中占据的作用与影响。
所谓“三分天注定”,看清这些事物运行的本质之后,创新者更应该知道创新与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关,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做恰到好处的事情,往往也能让创新事半功倍。
据统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器械与药品市场份额比约为1:3~4,而发达国家则约为1:1;医疗器械产业全球市场份额发达国家约占72%,而中国约为14%,这体现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近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并重视医疗器械创新,促使我国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率逐步提升,尤其在心脏封堵器、脑膜、监护仪等领域,国产替代程度较大。
与此同时,各省市结合区域内人力资源和产业实力,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湾产业带,为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赋予了重要能量,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医疗器械注册。
然而,尽管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具有产业战略高度的持续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差距巨大。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医疗创新整体能力较低,中低端产品多,仿制及改进产品多,原创产品较少;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医疗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整体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比位1-2%(医疗器械位3%);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则在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
同时,国内还一直缺乏相应的创新体系及配套政策,大多为企业独自完成从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部过程,成功率低;并且缺少创新中介服务,社会资本与产业也难以高效对接。
如何解决?秉承「健康中国、医学使命、创新驱动、开放共赢」的宗旨,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于2017年成立。葛均波院士和健康界联合全国33家中国顶级研究型医院,以及包含1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士在内的40位全国医学学科带头人发起成立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并开始探索医学创新转化的路径。
“经过这么些年的探索、实践、发展、积累和沉淀,CMIA成为汇集医学创新要素和核心资源的医学创新转化交流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医学创新转化的开路先锋,在我国医学创新转化氛围营造、生态构建等方面都起到了推动和引领作用。”葛均波介绍道,“我们要把CMIA医学创新大会做成‘中国医学创新风向标'!”
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响应国家对医学创新的迫切需求、推动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医学交流与合作以提升中国医学创新的国际影响力,CMIA医学创新大会不断汇集政、医、学、产、研、资等各方力量,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医学创新交流与促进平台,为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4第六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包括15场专题论坛、超70个主题报告,包括人工智能、医院创新成果转化服务联合体建设等前沿主题,将有160多位来自政、产、医、研、资领域的大咖嘉宾出席作分享。
在本届大会上还将举行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常务理事会议、“中医药现代化——守正创新 释放中医药发展新动能暨《中医医院智慧服务建设指南》发布会”以及2024年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启动会。
“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中国科学的崛起、医学的崛起做出自己的努力。”葛均波院士表示,未来,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将持续提供行业引领,发布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识及指引,深化创新者对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的系统认识;开展医疗机构创新转化服务、专科创新转化服务和模式研究;探索将医疗机构和医学作为一个整体,争取更多支持,助力创新成果转化行业发展。
“中国医学创新逐步从过去的模仿,到改进,到如今走向原始创新。在早期,模仿是可以的,但如今更重要的是要倡导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在医学领域,真正的自主创新必须深入临床。”葛均波院士表示,不管是临床研究还是创新转化,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患者,要能够解决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联合发起人乔杰表示:“医疗机构作为医学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重要环节,在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发展与转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应明确公立医院科技创新功能,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医学创新也需要上下游创新主体和要素形成创新合力,共建医学创新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表示,“ 这是最好的医学科学探索的时代。数十年之后,我们一定会为人类健康贡献源头发现和发明。”
在葛均波院士看来,现阶段中国医疗创新不仅有着充满潜力的市场,而且还有足够的能力来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产品,来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在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年轻人是最有潜力的那群人。
“我一直觉得,年轻人是最适合做创新的,因为你们比前辈们更有想法、有激情和专注力,今天时代和社会赋予了你们最好的机遇,所以年轻人们,趁年轻,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葛均波院士说。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加速产业升级,驱动流式...
苏州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碧迪医疗宣布,其首台本土化生产的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正式投入批量生产。来自政府...[详细]
-
嘉必优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入选2025"最佳ESG科创板上市公司"榜单
上海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 近期,在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由财联社与上海财经大学滴水...[详细]
-
再鼎医药公布 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和近期公司进展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9%;重申了 2025年5.60亿至5.90亿美元的全年收入指引 艾加莫德在第二季...[详细]
-
和黄医药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
适应症扩展推动增长及ATTC平台为管线注入新活力 出售非核心业务部分股权为和黄医药带来4.55亿美元...[详细]
-
富士胶片生命科学携iPSC衍生细胞新品亮相BPD 布局生物药药物发现
上海2025年8月7日 /美通社/ -- 2025年8月7-8日,第八届生物药工艺发展大会(BPD)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成功举办。本届...[详细]
-
Continuity任命新董事会成员
-Continuity任命Josephine Torrente和Joseph DeSimone博士为董事会成员 佛罗里达州布雷登顿2025年8月7日 /美通社...[详细]
-
-
招商信诺常颖:拒绝平庸化,找到差异化----中介大健康之道
摘要:一家中型险企的非对称战役 深圳2025年
-
中健锘骅"健康公益进社区工程"新闻发布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杭州2025年8月1日 /美通社/ -- 为全力打造健康产
-
绿叶制药靶向NET/DAT/GABAAR的抗抑郁1类创新药完成I期临床 首例受试者入组
上海2025年8月3日 /美通社/ --绿叶制药集团宣布
-
AAIC 2025报告研究进展
多伦多2025年8月3日 /美通社/ -- 在
-
康宁杰瑞PD-L1/αvβ6双抗ADC创新药JSKN022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苏州2025年8月4日 /美通社/ -- 康宁杰瑞生物制药
-
Alveolus Bio获得Shilpa Medicare战略投资,以推动突破性肺部疗法开...
Shilpa Medicare作为领投方,助力
-
-
-
肝纤维化不能吃什么?肝纤维化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国人口14亿多,其中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硬化需要全疗程用药吗?哪个品牌的软肝片好?用药讲疗程,安全有保证!
人们常说“慢性病要以慢治慢”。古人倡导“
-
肝硬化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软肝效果好?保肝软肝就选中成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
-
肝硬化的前期表现有哪些?肝硬化前期该如何选择软肝药品呢?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众所皆知,都特别喜欢酒桌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药好,复方鳖甲软肝片有效吗?疗效值得认可
我国是肝病高发生率大国,每年有超过120万病
-
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怎么样?复方鳖甲软肝片功效与作用来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