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文化

《中国通史》向读者展示明朝大航海时代

2017-06-05 13:30:17

  《中国通史》分享会举办探讨明朝大航海时代的开创与终结

  《中国通史》由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第7届书香中国·北京浏览季展开之际,中国社科院撰《中国通史》分享会在朝阳公园举行。《中国通史》作者之1、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百家讲坛节目佳宾陈时龙,与本书责任编辑、社科院历史学博士杜晓宇就《中国通史》第5卷郑和下西洋专题做主题为“明代大航海时期的首创与终结”的分享会。

  5卷本《中国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稿,李学勤、阎崇年、毛佩琦等近百名学者作为受访佳宾深入解读历史。全书吸取新近考古和研究成果,采取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结合的方式,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历史。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首创的明朝大航海时期的开启和终结是中国海洋文明发展历史上的分水岭,它对后来中华民族历史轨迹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分享会上,两位佳宾透过郑和下西洋历史大事件,勾画出当时中国人的天下格局和文化理念。

  佳宾介绍,郑和下西洋产生在明代成祖永乐3年至明宣宗宣德7年(1405⑴432年)。该事件由明成祖发起和推动,宣宗“承其余绪”。宣德以后,郑和下西洋戛然停止。因此,要探究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动因,不但需要将其置于大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也需要将其置于明成祖的雄才大略的全盘中去考察。明成祖朱棣仿佛是1个天生喜欢宏大计划的人。他编辑了中国古代最大部头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还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紫禁城。郑和下西洋,应当是他宏大计划的1个组成部份。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和平理念。郑和下西洋那段光辉历史已过去600年了,但在今天,打破世界航海史上的西方中心观,充分肯定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还是10分必要的。明成祖所推动的大航海,完全区分于西方航海家所承载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理念。郑和的出使,坚持厚往薄来的原则,没有掠夺他人的财富,没有占据他人的土地,秉持的是“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同享太平之福”理念。

  郑和逝去以后,由于文官们的强烈反对和宣德皇帝去世,全部明代帝国对海洋的热忱迅速减退,远航的计划从此被取消了。从这个节点来看,郑和的去世标志着明初大航海时期的结束。

  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郑和远航停止以后,“中国帆船”从此“只开昔日本,朝南从不超过北部湾”。明代政府在向海洋迈出1大步后,退了回来。随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在15、16 世纪到达美洲和亚洲,东西方的经济圈就此接轨,1个全球化的贸易时期行将来临,世界历史进入普遍联系和大变迁的特殊时期。中国主动退出大航海的历史舞台和欧洲人在不久后所主导的1系列航海探险擦肩而过,在这1历史交汇点双方依照本身历史原本的逻辑构成了1种“剪刀差“——西方主动选择驱动型的全球化和中国消极涉入的全球化致使2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过,欧洲人在这1时期所主导的1系列变化并没有立即笼罩世界历史全部进程。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今天中西发展的差距归因于明代大航海时期的终结。但其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必须在这里驻足、寻思。

  原标题:《中国通史》分享会举行 探讨明代大航海时期的首创与终结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