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静无为到奋发图强——《淮南子》的精神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文景之世黄老清静无为思潮盛行数10年以后,武帝“免除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实行之前,黄老清净无为思潮即将结束历史使命,时期精神表现出1个伟大民族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气味。该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气度,总结概括西汉前期百家流行之学,以道家老庄之学为基础,融会儒、道、墨、法、阳阳、兵家、天文、地理之学,气势雄伟,文辞绮丽,其主题表现为从清静无为到积极进取的转化,是江淮思想家们寻求长治久安之策,构造新的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
《淮南子》的《要略》篇对《淮南子》210篇的题旨与内容作了提要钩玄式的概括说明,同时也对先秦各家学说的产生作了评述,触及太公、周公和孔、墨、管、晏、纵横、申、商诸子。在《淮南子》成书之前,已有很多著作对百家学说进行批评总结,如《荀子·非102子》、《庄子·天下》、《韩非·儒墨》、《吕氏年龄·不2》、司马谈的《论6家要旨》等。他们大多是从保护自己学说观点的立场动身,对各家学说的特点作出说明,批评其不足,而没有表现出博采众家之长的胸怀与气度。《要略》篇对先秦文化史的评述有两个特点,1是能够从社会历史条件中,分析某种学说产生的缘由和作用;2是不宥于1曲、1节、1隅、1迹,不拘泥于小辩、小利、小艺、小见,融汇众家之长,欲建立能够统贯天地人、能够普遍“与世推移”的大学问,表现出伟大学说应有的开放兼容的胸怀与气度。
《要略》对孔墨两家学说及其渊源关系的论述,比较符合历史实际:“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710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复夏政。” 太公谋略的产生,是由于纣为天子,赋敛无度,杀戮无止,文王试图克服殷纣王,“欲以卑弱制强横,以为天下去残除贼而成王道”;“管子之书生”是服务于桓公除中国之患,平夷狄之乱,“广文武之业”;齐景公好声色狗马,政事荒殆,“故晏子之谏生”;晚世之时,6国诸侯力争征权,合纵连横,故纵横学说应运而生;3晋变法,故礼未灭,新法又出,“新故相反,前后相缪,百官背乱,不知所用,故刑名之书生焉”;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趋利,威刑劝赏,“故商鞅之法生焉” 。
《要略》能把各家学说放在1定社会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虽然说不上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但给人面目1新的感觉。《要略》对各家学说采取这类表述方式还有1个目的,就是要说明各家之学虽各有所长,却是具体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具有局限性,惟有《淮南子》自己的学说才是不拘系于1时1地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基本原理。《要略》中对道家学说未加以评述,仿佛作者自己是代表道家或是以道家为主来综合各家学说。实则不然,作者自称是“刘氏之书”,是刘氏之学,宣称自己“作为书论”的目的是“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是超出1家1派而建立的适应治国安邦、有益社会人生的普遍原理学说。我们无妨将《庄子·天下》篇中庄子自述的道家之学与《淮南子·要略》中的“刘氏”自述作1比较就可以明显看出2者的差别。
《庄子·天下》述庄子之学:“孤单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因而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犄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向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瓌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巳,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达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要略》称“刘氏之书”曰:“若刘氏之书,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制,度形面施宜。原道之心,合3王之风,以储与扈冶玄眇当中,精摇靡览。弃其畛挈,斟其淑静,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非遁1迹之路,守1隅之指,拘系牵连之物,而不与世推移也。故置之寻常而不塞,布之天下而不窕。”
将庄学与淮南刘氏之学相比较,可以看出,庄学是游戏人生,无意治世,独与天地精神相来往的学说,而刘氏之学则是“原道之心,合3王之风”,“统天下,理万物”的成心治国安天下的学说,不可仅以老庄之道家学说视之,而是儒道在积极的意义上相结合的、从无为向有为转化的学说。
(2)
前人1般认为,《淮南子》是以道家学者为主、儒道合作而写成的,全书以老庄哲学为基础,融冶儒、法、阳阳各家思想,主要偏向是道家。据统计,全书引《老子》达52次,引《庄子》28篇次,并且在《要略》篇中首次“老庄”并称(“考验乎老庄之术” )引《诗》30次,引《易》10屡次,对《礼》、《乐》、《年龄》等也大量征引,且多发挥《6经》的微言大义。《淮南子》成书之时,朝廷对学术发展还没有作直接干预,5经博士制度也未成立,各家学说自由发展,相互渗透,由此可约略窥见当时学术流行的概略状态。由于各家学说(主要是儒道两家)在书中均有体现,故书中不免经常出现相互对峙矛盾的观点与表述。对此,前人多对《淮南子》以“杂家”视之,最少认为没有中心思想,有人乃至说“主旨所在,实是神仙出世的理论。”
本文认为《淮南子》作为有计划、有系统的著作,博大而条贯,其主旨表现为从清静无为向积极进取的转化。全书开篇《原道训》主要表述道家思想,全书最后1篇《泰族训》则主要表现儒家思想,《泰族训》同时是全书的总结篇。所谓“泰族”,就是把古今之道、万物之理会聚为1类。这其实不是说,《淮南子》1书是从道家转向儒家,实际上,全书的各篇都有诸家融会的特点,有的以道家想融会儒家及其他诸家,有的则以儒家为主想融会道家及其他各家。如《原道训》讲“无为”,但也谈“无不为”,对儒家的圣人尧舜禹也大加歌颂;《修务训》、《泰族训》以儒家思想为主,但也利用道家“无为”概念,赋予“无为”以积极有为的内涵,而把超过人的能力所限,违背自然规律的行动称作“有为”。
《淮南子》成书前夕,汉初经过几10年的疗养生息,民力复苏,国力蒸蒸日上,政权基本稳定,黄老清净无为思潮即将结束历史使命,时期精神表现出1个伟大民族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气味。当此之时,思想家们都在思考寻求长治久安之策,努力构造新的理论体系。《淮南子》的作者也是不失时机的总结百家学说和秦汉以来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为统1帝国的长远统治提供1个较为完备的理论学说。
《原道训》的道家思想,主要表现为圣人理想与对清静无为的认识:
泰古2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4方。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沿袭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
至人之治也,掩其聪明,灭其文章,依道废智,与民同出于公。
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
是故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究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但同时作者也肯定舜禹是圣人。他们所说的“无为”也不全是“寂然不动”的“无为”,“无为”某种意义上就是符合自然人事规律:“循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6合不足均也”。“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 作者把禹之决渎、神农之播谷,舜耕于历山,理3苗,朝羽民,徙裸国,都看成是沿袭自然,还有“禽兽有艽,人民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絺;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 这类各因所处、物便其所的治理方法与儒家已很接近,而且也符合作者所说的“无不为”。“无不为”,也就是儒家的“有为”。“淡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容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因此可以说,《淮南子》中的道家思想,已渗透了儒者的精神。另外一方面,儒家又改造道家学说,赋予新的内涵。
《修务训》说:“或谓:无为者,寂然无声,淡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 作者站在儒家立场,首先肯定“无为”不是4肢不动,思考不用,“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这与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内涵实际就吻合了。那末甚么是“有为”呢?作者认为超出人的能力、背背自然规律才是“有为”,如以火熯井,以淮灌山,用已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至于顺手推舟,因高为田,因下为池,“此非吾所谓为之”。对“无为”赋予积极有为的内涵,《泰族训》有更详细的论述,特别突出因其自然,还要辅之以人力,“天地4时非生万物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圣人之治天下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故因则大……夫物有以自然,而后人事有治也。……故先王之制法也,因民之所好而为之节文者也。” 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因其喜音而正雅颂之声,此皆人之所有于性,而圣人之所匠成也。“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式而教导之,则不可以使向方。”
《修务训》热忱歌颂了我先民勤劳有为、创业垂统的伟大精神:“尝试问之矣:若夫神农、尧、舜、禹、汤,可谓圣人乎?有论者必不能废。以5圣观之,则莫得无为(指寂然不动之无为——引者),明矣。” 神农尝百草,遇710毒,教民播种5谷;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室家,禹栉风雨,凿龙门,决江疏河,平治水士,还有苍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仪狄作酒,奚仲造车,等等,都是因其自然,人必加功,勤奋有为的意味。《淮南子》中还有大量的神话传说,赞美改造自然、积极有为的精神,如女娲补天,鲁阳挥戈,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的故事,表现汉初思想家富有勃勃生气的原创力。
(3)
《淮南子》提倡积极有为的精神,还表现在勤奋学习方面,认为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提升人性,传承文明。“世俗废衰,而非学者多;人性各有所修短,若鱼之跃,若鹊之驳,此自然者,不可损益。吾以为不然。” 比方马,筋骨形体,所受于天不可变。必待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辔衔,则虽历险超堑弗敢辞。“马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马,聋虫也,而可以通气志,犹待教而成,又况人乎?” 宝剑初铸,不能劈刺,必须加上砥砺,摩其锋锷,明镜须磨砺,方能鉴人,人必须学习,有如砥砺,方为有用之才。作者对“偷慢懈惰”之人加以批评,提倡“自强而功成” 。
依照老庄的观点,人应绝圣弃智、知识越多,人越可能流于邪僻。《修务训》的作者辩解说:有子弑其父者,然天下人莫疏其子,何也?爱父者毕竟是多数。有人流于邪僻,就放弃学习,那是因噎废食。况且,如果不学习,先人所创造的知识技艺,如何能传承下来呢?社会如何进步呢?作者特别提出,无知无识,精神并不是真的自由,必须通过知识学习,以通事物终始远近之情,精神才能得到真实的自由解放。
《淮南子》中表现的积极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值得珍视与宏扬。
-
聂远为什么叫双耳老师
聂远的聂上下拆分,即双耳,其实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三耳,聂的繁体字是三个耳朵的耳拼凑而成的,聂远出道多年...[详细]
-
孕妇喊疼想剖腹产被家属多次拒绝后跳楼自杀
原标题:绥德待产孕妇坠楼死亡 院方称曾三次建议剖腹产均被家属拒绝8月31日20时左右,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详细]
-
酩悦轩尼诗天猫旗舰店盛大开幕独家限量抢购
全球仅有100件的轩尼诗 百年禧丽干邑 ,今日在天猫上线拍卖,150万的起拍价也创下了天猫平台干邑类最高记录。这...[详细]
-
山西三维集团停产整改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
近日,上市化工企业山西三维集团被媒体曝出将工业废渣违规倾倒在村庄附近,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山西 母亲河 汾河...[详细]
-
周冬雨林允李易峰你们确定不会热出痱子穿这
高温预警,又是高温预警,然而周冬雨等一众明星的秋衣造型让我实在怀疑我们是不是过了一个假夏天?请看周冬...[详细]
-
小红莓乐队主唱桃乐丝意外去世
原标题:小红莓乐队主唱桃乐丝意外去世◀2011年桃乐丝与乐队曾经在北京举办演唱会(资料片)。本报方非摄本报...[详细]
-
-
逆势完成C1轮融资并开启C2轮融资,数问生物加速全球化市场布局
湖州德清2025年7月9日 /美通社/ --
-
蒲公英(北美)生物医药孵化中心,正式挂牌
多伦多 2025年7月9日 /美通社/ -- 近日,中国制药
-
阿科玛在新加坡投资新的RILSAN® CLEAR透明聚酰胺生产装置
中国上海和法国巴黎 2025年7月9日 /美通社/ -- 继
-
从医院绿地到市民公园,和睦家静安院区雷士德花园"变身"城市疗愈空间
上海 2025年7月8日 /美通社/ -- 曾经的医院内部绿
-
TÜV莱茵携手成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举办出海经验分享研讨会
成都 2025年7月8日 /美通社/ -- 日
-
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注射液(Fucaso)获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孤儿药资格认定
南京、上海和美国旧金山 2025年
-
-
-
肝纤维化不能吃什么?肝纤维化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国人口14亿多,其中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硬化需要全疗程用药吗?哪个品牌的软肝片好?用药讲疗程,安全有保证!
人们常说“慢性病要以慢治慢”。古人倡导“
-
肝硬化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软肝效果好?保肝软肝就选中成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
-
肝硬化的前期表现有哪些?肝硬化前期该如何选择软肝药品呢?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众所皆知,都特别喜欢酒桌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药好,复方鳖甲软肝片有效吗?疗效值得认可
我国是肝病高发生率大国,每年有超过120万病
-
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怎么样?复方鳖甲软肝片功效与作用来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