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文化

清朝“国语”今濒危 河北承德推动满语复兴

2017-05-17 09:03:05

 清朝“国语”今濒危 河北承德推动满语复兴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张帆 摄

  11日下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传学院的1间教室内,20多位学生正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这是1堂地道的满语课,来此上课的都是喜欢满族文化的学生。

  “小时候想学没机会,大学开了满语课就赶快报名了。”和大多数满族人1样,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大1学生陈阳小时候其实不会说满语。如今,通过半年时间的学习,他已掌握简单的读写技能。

清朝“国语”今濒危 河北承德推动满语复兴

满语班的学生们正在上满语课 张帆 摄

  满族,旧称满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1,主要散布于东北地区,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据官方数据显示,河北承德现有满族人口13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35%,居全国地级市之冠。2010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1份“全球濒危语言地图”,中国的满语位列其中。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满文这1满族独有的文化符号,2016年10月25日,座落在河北省承德市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举行了满语开班仪式。该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清代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期间几经易名,2010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河北省唯逐一所民族本科高校,也是目前该省第1个开办满语课程的学校。

  47岁的张庆威作为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满语口语的唯1传承人,成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聘请的满语老师之1。

  据张庆威介绍,目前学院共有1300多名文科大1新生参加了满语学习。“大1年级时是必修课,从大2年级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张庆威称,选修要求学生在完本钱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上,继续完成满语、满族文学、满族历史与文化3门课程的学习,学程两年半。目前,440多名学生参加了满语选修班。

  除此以外,该校从领导到普通教师,每周都要参加两次满语培训。“这样可以带头构成1个学习氛围。”张庆威表示。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力涛称,满语班的开设是希望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逐渐深化对满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也为中国满语师资、研究及整理满族文献等培养后备人材。

  据张力涛介绍,自去年起该校在引进6名满语教师、聘请7位全国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组建了全国范围最大的满语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又聘请7位非遗传承大师走进校园。目前学校除推行普及满语,还开设了清史、满族体育、满族舞蹈、民族绘画等课程,让满族文化在校园里的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开设了满语专业,近年承德当地政府也开始尝试用满族文化来彰显当地特点,并陆续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康熙大典》、最美格格评选、满族颁金节等活动,在1些满族聚集乡村,建设了具有满族风情的民居、民俗,以推行满族文化。

  张庆威认为,这1系列的尝试反应了当下社会对满族文化认同的重新觉醒,也让中国满语文化的守望者看到了满语这个濒危语言涅槃重生的希望。

  已掌握简单的满语读写技能的陈阳表示,不管未来会不会从事满语工作,他都会坚持学习下去。“作为年轻人,我觉得我有义务去传承我们的满族语言和满族文化。”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