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育儿亲宝

妈妈矮“矮一窝”是真的吗?

2017-02-16 14:15:55

  爸爸1.8米的大个子,妈妈是1.63米的个子,14周岁的儿子却只有1.58米,来医院1检查,医生发现他的骨龄已到达17周岁,“长”的空间已很小了,父母这才懊恼没有早点带孩子救治。近日,儿科“矮小症”专家叶进主任医师告知记者,暑期是长个子的好时机,如果发现孩子“个子异常”请及时就诊。

  父母个子高儿子却是“小矮子”

  叶进告知记者,身高增长进程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遗传因素占70%⑻0%,不过,需要提示的是,父母都是大个子,其实不表示,他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大个子。

  前段时间,临床上来了1家3口,孩子叫小越(化名),14周岁了,才1.58米,是班上个子最矮的男生。爸爸妈妈都是大个子,爸爸1.8米,妈妈1.63米,为啥孩子就成了小个子?小越的妈妈说,小越小时候个子就不高,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班上最矮的男生。“本来老早就要带他来医院了,可是,他爸说,他就是晚长,1直到1045岁才开始蹿个子,应当是遗传,不着急。”

  但是,真的到了14周岁,孩子还是不长个子,因而到医院来检查,1检查骨龄,孩子的骨龄已到达了17周岁了,“长”的空间太小了,父母这才懊恼没有早点带孩子来救治。叶进说,其实不是说父母晚长孩子就1定晚长,1旦发现孩子个子异常,先到医院排查1下,如果确切是体质性青春期发育缓慢,也就是所谓的晚长,那末就能够放心,如果不是,还是需要干预的。

  妈妈矮“矮1窝”?

  小强的妈妈非常谨慎,儿子4岁的时候,她就带着孩子来救治了。为啥这么早就来救治?小强妈妈说,小强的爷爷是个大个子,小强的奶奶是个小矮子,结果,小强的爸爸、叔叔、伯伯都是小矮子。有人说,“妈妈矮,‘矮1窝’。”小强的妈妈特别惧怕小强也是小矮子,所以早点带着孩子来干预。

  妈妈矮真的会“矮1窝”?叶进说,虽然没有太多的证据证明这1点,但确切有这样的临床反应。据了解,我国儿童矮小症病发率约为3%,所有矮小人口中,4⑴5岁需要医治的患儿约有700万。目前,每一年真正接受公道医治的患者不到3万人。城市孩子家长较重视,僻远地区意识不强,因此致使有些孩子来看病时年龄偏大,影响了医治效果。

  跳绳等9种运动

  助孩子增高

  叶进说,暑期也是长个子的好季节。公道的营养搭配是保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不管是身高的增长或是智力的发育,只有良好的营养状态才能使儿童的遗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保证孩子科学膳食营养的条件下,科学运动能够增进孩子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据叶进介绍,运动还会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增进骨骺骨细胞的生成,使干骨生长,使骨密度增高。常常科学运动,能使肌肉体积和肌肉质量增加,从而提高肌肉的运动速度和耐受力。同时,运动会消耗摄取的过剩热量,使身体中的脂肪控制在公道范围。有助于孩子增高的运动有:跳高、跳绳、篮球、排球、跑步、单双杠、引体向上、健身操、游泳。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