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考生

服裝CPI下降,為何老百姓沒感覺

2019-01-30 03:02:12
服裝CPI下降,為何老百姓沒感覺

來自無錫市統計局網站的較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指數為105.3.所調查的八大類消費品及服務項目,價格呈七漲一降的運行態勢,食品類、居住類、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交通和通訊類等"漲"聲一片,唯獨衣著類價格下降了6.4%.


來自無錫市統計局網站的較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指數為105.3.所調查的八大類消費品及服務項目,價格呈七漲一降的運行態勢,食品類、居住類、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交通和通訊類等"漲"聲一片,唯獨衣著類價格下降了6.4%.
采點商場稱服飾價格確實沒漲,有些甚至還在降低,與統計數據一致.但很多市民卻認為統計數據和自身的置衣感受不一樣,數據在降,但衣服卻并不便宜.同時,在當前棉價下跌三成的情況下,成衣零售價格又為何沒有反映?對于這些疑問,記者進行了多方采訪,以求解開消費者的疑惑.
雖說從衣著類統計數據上來看是降了,但大多數市民對此卻似乎"沒感覺".如今,各大商場里放眼望去,一條連衣裙動輒一兩千,一雙涼鞋六七百,連一件T恤也要三五百元,和去年一比較,什么都在漲,價格讓普通市民直呼"辣手".就算是街頭巷尾的服飾小店里,也難覓幾十元的便宜貨,普通T恤沒有百元也拿不下.為此,不少"囊中羞澀"消費者只能另辟蹊徑,棄商場逛小店、找網絡代購、定做衣服……在扮靚自己的同時盡可能的縮減服裝上的開支.
為何衣著類CPI數據會與普通市民的個人感受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對此,市統計局相關人士解釋說,因為便于跟蹤,衣著類的選點多在大型商場.由于受新款上市、換季等因素影響,我市一些大型商場今年的打折促銷力度較大,這在某種程度上,就降低了衣著類的CPI數據.
"姐不逛商場很多年",這是市民曾小姐最近的QQ簽名.很多市民都感嘆商場的衣服價格越來越高,快要踏不進門,但是錫城幾位商場人士卻都認為服裝價格近年來變化并不大."可能吊牌價是高了,但是實際成交價并沒有比往年高,漲價的品牌并不多,部分品牌甚至還是下降的."錫城一家百貨商場營銷部的負責人稱,因為貨品價格都要經系統登記后打印價格牌,他對服裝的價格變化還是比較熟悉的.消費者認為價格高,可能還是因為標價帶來的"錯覺".
不過,這名負責人承認,今年以來商場的客單價約提升了百來元,"根據我們的調查,客單價的提高并非因為東西貴,而是客人的單次購買量大了,這與商場促銷的力度有著不小的關系."這名負責人稱,現在服裝新品上市后打折很快就會跟上,一般一個月左右,多數品牌就會有8到9折的折扣,上市兩個月會低至7到8折,到了季末一般平均會打到6折甚至更低.同時,商場為了制造人氣,平均兩個月就會組織一場大型的促銷活動,多數品牌為了提升業績,基本都會參與進來,力度都會比平常加大."新品買的人也會有,但更多的銷量可能還是在后期打折中,所以從實際成交價來看,服裝價格和去年比并沒有上升."這名負責人稱.
另一家商場的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了這樣一個數據,目前商場的服飾銷售額年增長率穩定在30%左右,"如果服飾價格真的增長幅度過快的話,商場服裝銷售的年增長率一律不可能像現在這么平穩."而其中的增長原因,這名負責人歸結為客流和交易筆數的提升,而非單價的增長.
"今年夏裝總體來說價格沒什么大變化,稍微漲了一點.但由于澳洲羊毛上個月剛漲了40美分,今年的冬裝價格可能會有調整."江陰陽光時尚的男裝部營銷經理孫寧告訴記者,零售終端的定價機制并非僅考慮原材料的原因,還包括人工成本高等因素,比如人力成本每年就以15—20%左右的幅度在上升.隨著各種成本的上升,品牌服裝就不得不面臨從成本控制到設計提升、品牌優化的新一輪考驗.
錫山區一家童裝企業的銷售主管徐先生則明確表示,今年的夏裝定價比去年要高出20%左右,以每年15—20%左右的漲幅來定價,這幾乎是近年來服裝業的慣例,"比如一件小童的T恤,標牌價基本在138元,同樣的面料款型,去年大概在118元左右."當然,徐先生也表示,除了各種成本因素外,廠家定價每年"慣性上漲"也是給商場逼出來的."現在商場年中慶、店慶、大節慶活動頻繁,幾乎是半強迫品牌參與,折扣比較低.如果價格定低,大型活動即使帶來高人氣,也難有滿意利潤.加上現在商場品牌競爭激烈,不做折扣很難吸引消費者."徐先生稱,因此服裝企業在定價時必須預留相應的價格空間,這也是讓消費者覺得價格越來越高的原因.
事實上,不同服裝品牌有各自的定價哲學.一位從事品牌服裝代理十多年的業內人士稱,服裝企業的定價策略首先要能應對"前賺后虧"的局面,"服裝產品在正價銷售一段時間后,后期的滯銷品只能以1至3折的價格甩賣,這都將攤薄前期的利潤.服裝企業在定價時還會制定一個加價率.如果一件衣服的生產成本是100元,而加價率為8倍,則意味著售價是800元.加價率與品牌的市場接受度直接相關,國內品牌的加價率通常為幾倍到十幾倍,而國際一線品牌的加價率高達幾十倍."今年2月下旬以來棉花價格連續回落,至今跌幅近30%.價格回落的消息看上去很美,不過,在棉價不斷下挫的同時,不少品牌的服裝價格卻不降反漲.對此,錫城棉紡織行業一位人士表示,棉紡織布料價格在服裝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小,而人工費、運費、商場進場費等占成本比重較大.因此,即使棉花價格下跌,很難對未來服裝零售價格造成影響.
"盡管市場棉花價格走勢目前是在下降通道里,但和去年同期相比,還是漲了近一倍,目前仍在高位."無錫紡織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去年這時候,棉價是1.2—1.3萬元一噸,但是到了去年的四季度,棉花價格已經飛漲至3.2萬元一噸.從今年年初開始,價格才慢慢回落,一直跌到現在的2.45—2.5萬元一噸.
"其實,現在很多服裝企業在用的原料大多還是高價位時期采購的,因此今年服裝價格的上漲更多還是在消化2010年的成本上漲.原材料價格下降,長期來看能減少服裝企業的成本,但不會馬上反映到終端銷售環節,服裝工業從紗線來源采購到面料生產和零售銷售方面要面臨半年左右的時間差."這名負責人稱,因而到成衣上的價格反映不會這么快,而且棉價的未來走勢還是個未知數.
"現在棉價的走勢,已經不像以前一樣有規律,左右價格的因素很多."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棉價受資源短缺的影響還是很大.根據協會掌握的信息,全國棉紡企業對棉花的年需求量在1100萬噸左右,但國內棉花去年的產量僅有650到680萬噸,進口量250萬噸,實際缺口還有至少200萬噸.而且,占到國內棉花1/3量的新疆棉種植面積還在不斷縮減,且當地棉花企業本地消費量在增加,可以預見的是,棉花資源短缺情況還是比較嚴峻.此外,棉價的波動還受到人為炒作的影響.這位負責人坦言,棉花價格的后市走勢連他這樣的行業人士也無從判斷.
商場說服裝實際成交價格沒漲,服裝廠家說定價高了,但實際成交價沒變化.在棉價下跌的情況下,消費者也稱沒有撿到便宜.那么,在這條服裝產業鏈上,究竟是誰賺到了錢?
據一位服裝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服裝產業的產銷鏈條基本上是這樣一種服裝管理系統模式:面料商—生產廠—品牌商—總代理—零售商—消費者.其中,面料商和生產商根據成本大約各加價15%左右賣給品牌商;品牌商根據自己的品牌價值大約加價15%—45%供給總代理;總代理大約加價20%—30%供給零售商;零售商大約加價30%—150%后銷售,這就是專賣店的加價模式.如果最終銷售是在商場完成,前四項基本不變,銷售價格會根據商場的定位加價到100%—1000%不等.其中,加價幅度是根據品牌的價值決定的,走散貨批發渠道的,基本上是維持在較低水平;做品牌專賣的,維持在比較高的加價水平.據此分析,目前服裝行業利潤大的環節是擁有巨大品牌影響力的專賣銷售環節,其次是品牌商,再次是總代理,是生產商.
"就拿我代理的品牌來說,一般在無錫各家商場的扣點在20%至25%不等,這意味著在商場每賣出100元的服裝,拿到手的平均在80元,剩余的全部歸商場."一位在無錫多家商場設專柜的服裝供應商廉先生透露,在服裝的標價中,零售渠道成本至少占兩成甚至更多.服裝供貨商進駐商場需要交納進場費、商場扣點等,還有各種各樣的公關費,這些費用都要攤進服裝價格當中,由消費者買單.此外,多數服裝專柜均被商場要求參與商場常年舉辦的各類折扣活動,并義務接受商場會員的優惠折扣.
"說穿了,商場永遠是‘旱澇保收’的,通過收取種種費用,賺最穩的錢.而其他包括服裝企業、代理商等,都要面對壓貨、滯銷等各種風險."廉先生說,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遇到商場大型促銷活動,也能成為整個服裝產業鏈的受益者.如果折扣低至3折以下,他們已經毫無利潤可言,甚至了.
"姐不逛商場很多年",服裝價格高企時代,普通人穿衣打扮當然不會坐等"挨宰",紛紛各辟渠道,尋找最經濟實惠的購衣門路.
跌打损伤吃什么好得快
老年痴呆症如何检查
青岛双鲸药业悦而维生素D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