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如果我是Yang Shuping的文书老师:悦见教育ABC文书顾问想说的

2017-06-01 19:00:10

口述:BenjaminLi

整理:悦见

看到马里兰大学的这位中国留学生在毕业仪式上的演讲时,我的第1反应是:这样是不对的,不应当这样说自己的国家。

后来,在另外一篇文章里,看到有1个“ShupingYang辱华门”的微信群。在群里她的很多个人信息都被扒了出来,包括她申请美国大学的中介机构——这让我开始很认知地思考这件事。

首先要澄清1点,这位YangShuping同学的文书肯定不是我写的。我在想,为何网友会要把她的中介也扒出来?是否是大家觉得,在申请的时候,中介就给她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不择手段地去讨好美国,美国大学才会要她?

Hellno!1定不是的呀。不论是已在美国,还是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图片4.jpg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帮很多学生修改过大学申请文书,也和很多有思想的学生1起讨讨论过他们的文书思路。听过这段演讲以后,不知道是否是有人和我1样,发现全部演讲的思路都像是1篇文书。

演讲的核心是围绕美国的民主政治,把这类政治氛围比喻成新鲜的空气。为了让这个比喻更strong1点,在演讲最开始的时候才会讲到中国的空气和美国的空气,讲到她在中国要准备“5个口罩”和在美国落地以后呼吸到的第1口空气有多甜蜜……

可能这位同学觉得这1招很smart,不过如果内容不对,怎样的写作方式都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这也是我常常对学生说的,留学申请的文书绝不该是情势大于内容的,1切终归是为了内容服务。

为何说这些内容是不恰当的,我们先不同“辱华”的视角来看,不如看看国外1些网友的评价。

图片5.jpg

截图来自于美国社交新闻网站Reddit。在这些评论里,美国网友写了这样1段话——

想象1下,如果1个去日本留学的美国人说:“我非常高兴能在日本留学,由于在这里不像美国1样让我觉得每天都在射击场里1样。1从飞机上下来,我就在日本没有炸药的空气里闻到了安全的味道。“

从这些评价来看,美国人也不能认可她所表达的内容。这关系到文书写作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身份认同。不管演讲的内容如何,演讲者的身份永久是被首先斟酌的事。

或许,YangShuping同学会认为自己在毕业仪式上的身份就只是马里兰大学的1名毕业生,或是1个未来要生活在美国的人。但是听到这段演讲的人不会这么想,他们首先会觉得这是1个中国人在台上演讲。

在撰写自己的大学申请文书之前,1定需想要想清楚自己是以1种甚么样的身份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不能脱离自己的身份存在,特别是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招生官在看文书的时候也不会脱离学生的背景。

那末在这类情况下,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份,写出1篇优秀的文书?这就触及到了人们争辩的1个焦点:西方世界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呆板印象。

图片6.jpg

PortraitVs.Stereotype

现在呆板印象(Stereotype)这个词愈来愈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我们也能够把它称为偏见。

我们在文书里所表达的观点,常常会触及到外界对我们的偏见。就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言,这些偏见通常会针对两方面:1种是对中国人、中国学生的呆板印象;另外一种是针对中国、乃至全部亚洲的地域性呆板印象。

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学生会给人1种木讷、缺少创意、只会学习的印象。大部份学生在撰写文书的时候都会试图去挑战这类呆板印象,把自己塑造成更有主见,有思想的模样。

但是,当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1些整体呆板印象时,1些学生没有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乃至故意夸大成长环境中的1些负面情况(例如环境、教育制度、社会观念等),来凸显自己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利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呆板印象给自己加分。

我认为,既然要挑战呆板印象,就不该只局限在本身,由于个体和他成长的环境终归是1个整体。而利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1些负面呆板印象到达自己的目的,就更不可取了。

图片7.jpg

我们在撰写文书的时候,如何应对1些可能触及呆板印象的话题?这就关系到我今天要讲的两种不同的叙事方法:Portrait和Stereotype。

Stereotype会捉住事物的1些最明显的特点,并且把这些特点无穷放大,以求用最低的本钱和读者获得共鸣。

Portrait则是1种更重视细节的叙述方式。Portrait的描写方式更加全面,更有益于还原事实的本质,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二者相比较,Portrait像是素描,而Stereotype像是漫画。

Portrait的方式看上去沟通本钱更高,由于需要用更多的笔触去还原事实,但我觉得在文书撰写中它却是1种更完善的方式。由于招生官在文书中不单单是想看到结果,他们还渴望在学生的文字里看到学生内心产生变化的全部进程。而用Portrait的方式,正好可以满足这1点。

图片8.jpg

男人穿裤子,女人穿裙子——卫生间男女的标志,其实就是呆板印象最典型的利用。它可让我们1瞬间分辨出来该去哪边的卫生间,但我们明显不能说所有男人都穿裤子,所有女人都穿裙子。/

用Portrait来挑战Stereotype,这不但是1种写作方式,其实也是在社会学、传播学领域比较认同的1种消除呆板印象的方式。大家想象1下,假设我们在文书里大声疾呼,用非常剧烈的语气来颠覆呆板印象,那难免给招生官留下另外1些呆板印象:不自信、容易激动、缺少逻辑和思辩。

呆板印象是1种非常强烈的东西,但本身也很脆弱。这就是为何当很多西方国家的人到了中国以后,很多对中国的呆板印象会不攻自破。用Portrait的方式,把你的观点有逻辑地表达出来,相信很多呆板印象也会不攻自破。

最后感谢能够读完这篇文章的读者,我相信马里兰大学的这名中国留学生只是1个特例,大部份中国留学生在面对这样的话题时都能保持1种理智和客观的心态。

一样,在撰写文书的时候,也希望大家掌控好对自己的身份认知,用1种更加客观和理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只是为了博人1笑,或刻意地去逢迎那些已存在的呆板印象。

图片9.jpg

BenjaminLi

美国南加州大学传媒学士学位,5年以上英语写作培训工作经历。

曾担负USC电子校刊制作人,《上海日报》国际教育内容专栏作家,指点众多中国留学生修改论文、简历,以跨国际文化思惟与双母语写作能力指点近百位学生成功进入美国TOP30大学。

图片10.jpg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