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海洋六号"科考船回家了!

2017-05-14 09:06:44

  14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6号”船顺利完成2016年深海地质航次、中国大洋41航次和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航次任务,返回东莞市东江口海洋地质专用码头。

  “本航次用时232天,航程近7万千米,是‘海洋6号’船入列以来,调查时间最长,参航和轮换人员最多,作业区域跨度最广,航行条件最复杂的1个航次。”中国地质调查局王研副局长说。

  该航次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告知南方日报记者,此次调查涵盖了深海、远洋和极地海域,累计完成多道地震丈量1420千米、多波束丈量12326千米,浅层剖面丈量7083千米,深海摄像138千米,和重力柱状取样、箱式取样、地热丈量和温盐深探测共74个测站等,获得了1批宝贵的第1手资料,获得了科考成果丰富。“我们不但首次对南极海域进行了大面积、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调查,还首次展开了大范围、立体式的多波束海底地形探测,获得了南极海底近2万平方千米3维地形地貌高精度资料,可为我国后续科学考察和船舶航行提供水深数据。另外还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地热探针,采获到南极海底地热流实测数据,弥补了我国在高纬度寒冷海域相干探测空白。”

  值得1提的是,“海洋6号”开辟了深海地质调查新区域,首次在南太平洋展开地质调查,发现新的富集稀土的深海沉积物,初步研究了富集机理,拓展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战略空间。(记者 冯善书)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