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这位中国真正的“贵族”今晨走了 年轻人对她却一无所知!

2017-03-15 07:07:04

  据@中科院之声消息,1月12日清晨,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佩先生去世。

  她是“两弹1星”元勋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如今,知道李佩这个名字的年轻人愈来愈少了。

  这双被皱纹包裹的眼睛,见过清末民初的辫子、日本人的刀、美国的摩天大楼,和中国百年的起起伏伏。钱、年龄对她而言,都只是1个数字。1个连孤独都不惧怕的人,还惧怕死亡吗?

  当我们为“网红”不断喝彩时,有无人还记得那些真正为中国做过贡献的人?这个时期纠结玉成了谁?又遗忘了谁?

这位中国真正的“贵族”今晨走了 年轻人对她却一无所知!

  81岁那年,这位老人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唯1的女儿郭芹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8旬的她流过眼泪。几天后,她像平常1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

  在她家狭窄的客厅里,那个腿都有些歪的灰色布沙发,60年间承受过不同年代各色大人物各种体积的身体。钱学森、钱3强、周培源、白春礼、朱清时、饶毅、施1公……都曾是那个沙发的客人。

  但是有时人来很多了,甭管多大的官儿,都得坐小马扎。

  她的眼眉愈来愈低垂,这双被皱纹包裹的眼睛,见过清末民初的辫子、日本人的刀、美国的摩天大楼,和中国百年的起起伏伏。

  她1生都是时间的敌人。70多岁学电脑,近80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晚年的她用10多年,开设了600多场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还高规格的“中关村大讲坛”。

  没人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有多少是她的学生。乃至在学术圈里,从香港给她带东西,只用提“中关村的李佩先生”,她就可以收到了。她的“邮差”之多,级别之高,使人惊叹。

  在钱学森的追悼会上,有1条专门铺设的院士通道,裹着长长的白围巾的李佩被“天经地义”、“舍我其谁”地请在这条道上。有人评价,这个只有几10斤重的瘦小老太太“比院士还院士”。

  她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这位中国真正的“贵族”今晨走了 年轻人对她却一无所知!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1星”记念馆。熊卫民/摄

  生活是1种永久的沉重的努力

  这位百岁老人的住所,就像她本人1样,很有些年岁和绵长的掌故。

  中关村科源社区的13、14、15号楼被称为“特楼”,那里集中居住了1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包括1948年中央研究院的9名院士、第1批254位学部委员中的32位、23位“两弹1星”功劳奖章取得者中的8位。钱学森、钱3强、何泽慧、郭永怀、赵9章、顾准、王淦昌、杨嘉墀、贝时璋等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李佩先生60年不变的家,就像中关村的1座孤岛。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