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互联网背后心理学:为何蠢萌比高冷更容易火?

2017-03-14 13:06:44

互联网背后心理学:为何蠢萌比高冷更容易火?

  社交网络的出现,意味着互联网上不但有信息,还有“人”。它完全粉碎了互联网之初纽约客那句名言: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惟就在于此:人也好信息也好,相互之间是1种网状关系,而非从属关系。个体对个体本身,是极其重要的,而不是个体所在的位置极其重要,由于个体与位置之间,不过是镶嵌罢了。

互联网背后心理学:为何蠢萌比高冷更容易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猫咪成了互联网的主人。天生高冷,时而弄笑,同时带着1点诡异的特质,从Lolcats(1个专门搜集萌猫图片的网站)到键盘猫,这些猫科动物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大社区攻城略地。猫咪的影响力很快扩大到了每一个角落。但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另外1种动物也开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狗狗。

  很多走红网络的宠物大多是由于长相可爱,模样萌,深深吸引了网友的注意力。这只叫KABOSU的柴犬照片最早是张贴在1个日本的用于记录狗狗平常生活的博客,博客上的标注日期是2010年2月13日,还有这类用5颜6色的Comic Sans MS字体来表达这只狗的心理活动的英文,而且这类Broken English深深地戳到了美帝人民的笑点!就像最近大家都喜欢说“笑cry、吓die”之类的词1样,美帝人民也觉得这类5 words broken English 很好玩,因此常常学着这类方式说话。

  Doge可以说已占据了互联网了。多年来被喵星人统治的互联网终究出现了1个汪星人的Superstar,真是为汪星人争了1口气啊!那些曾满嘴LOLcat的人,现在纷纭疯狂地喊着WOW!Doge!各路围绕着这只柴犬的笑话、PS、弄笑动图层见叠出,美帝人民表示笑点都被戳烂了。在全部Dogecoin蹿红的进程中,Doge本身的喜感1直贯穿其中。以后,出现了1些Twitter账户,专门分享各类萌汪的照片,逐日都有更新,包括其中做的最好的之1:We Rate Dogs。

  如今的网络令人和事物深度互联,人们都喜欢拿其他东西来指代自己。相比高冷的喵,蠢萌的汪们则更加贴合此时网民的精神世界。Lolcats网站已构成了自己的1套方言,与之类似的,狗狗的粉丝们则发展出了诸如“Doggo”(dog)、“floof”(fluff)和“puppers”(puppy),而且用“bork”来形容它们的犬吠,而不是传统的“bark”。

互联网背后心理学:为何蠢萌比高冷更容易火?

  固然,现在的情况已大不相同了,最少,因特网已成了主流,而诸如Facebook之类的社交媒体的出现,也深深改变了互联网文化。Facebook上的狗狗们现在权势庞大,有1个非常活跃的社区“Dogspotting”,规章甚多,乃至还下辖1个全部由狗狗们组成的法院来审判犯规的成员。除此以外,田纳西州1家专门照顾老狗的机构的Facebook主页,也由于其大量正能量的帖子遭到了极大关注。猫=互联网的印象可是会长时间延续下去的,”Brennan说道。“猫咪们可是推动Meme文化的元勋之1。狗狗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话语,但是没有像Lolcats这样的网站,也就不会有后来的Doge。

  今天的互联网包罗万象,这就是互联网思惟的社会化延展。狗狗在脸书上迎来了黄金时期。“我想狗作为人类的朋友是1个绝佳的互联网新主流代表,它们温暖、友好,配得上人们真诚的爱而不用担心感情被玩弄。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