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海底捞谨慎"曲线上市":提前布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17-05-04 22:24:16

  (原标题:布局上下游产业 海底捞谨慎“曲线上市”)

1.jpg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海底捞系品牌U鼎冒菜登陆新3板,开店数量远低于预期;海底捞通过两家上下游企业摸索

  日前,海底捞系品牌“U鼎冒菜”在新3板正式挂牌上市。这是继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去年登陆港股市场后,又1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海底捞系企业。

  不过,此次上市的主体北京优鼎优餐饮股分有限公司的经营事迹其实不理想,其在2014年、2015年分别亏损305万元、359万元,直到2016年1⑻月才扭亏为盈。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海底捞对整体上市依然非常谨慎,通过U鼎冒菜、颐海国际这两家分别代表年轻消费市场和上游食材产业链的企业上市,1方面逐步摸索市场的接受程度,另外一方面也是为将来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提早布局。

  U鼎冒菜42家门店两年亏损663万元

  U鼎冒菜品牌具有方北京优鼎优餐饮股分有限公司向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递交的《转让说明书》显示,优鼎优公司旗下的U鼎冒菜主营4川冒菜,目前具有42家门店,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深圳等地。此前,U鼎冒菜的实际控制人为海底捞联合开创人施永宏及妻子李海燕,合计持有63.8%的股分。到去年7月控股股东变更加静海优鼎、珠海高瓴、优鼎壹号这3家公司。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2014年、2015年、2016年1~8月,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606.39万元、6718.46万元、6558.59万元。2014年和2015年优鼎优处于延续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为⑶05万元、⑶58万元。直至2016年1~8月才扭亏为盈,实现了31.86万元的净利润。

  U鼎冒菜方面表示,出现亏损是由于公司前期开设门店投入较多,并且获得消费者认可需要1段时间,市场还在培养中。

  同时,U鼎冒菜也出现了“边开店边关店”的情况。如在2016年1⑻月,开店19家,闭店10家,店面数量由年初的33家增长至42家,期间仅净增9家,这与其计划在2年内开设超过120家直营门店的期望相差甚远。

  资金紧张 依赖海底捞“输血”

  对此次上市,U鼎冒菜公然对外表示自己是独立公司,虽然公司多名股东也都是海底捞的股东,但其与海底捞仅是关联关系。

  虽然U鼎冒菜1再强调其独立性,但根据《公然转让说明书》表露的数据显示,U鼎冒菜与海底捞存在着大量的关联交易,乃至1度依托海底捞“输血”救场。

  报告显示,在U鼎冒菜历年前5大供应商中,几近全部是来自海底捞系公司。也就是说,U鼎冒菜的肉类、蔬菜、底料等食材全部由海底捞方面供应。其中在2014年、2015年供应商名单,排名第1的均是4川海底捞餐饮股分有限公司,采购金额分别为463万元、883万元,占比分别为41.52%、22.19%。到2016年1⑻月,第1大供应商变成一样为海底捞旗下的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采购金额为891万元,占比23.15%。

  同时,由于资金紧张的缘由,4川海底捞餐饮股分有限公司在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⑻月还为U鼎冒菜分别代垫了1017.9万元、3978万元、952.8万元,总计代垫5948.7万元,用来采购商品和支付工资。而就在上述时间窗内,由关联方资金拆入所产生的利息,分别占据公司利润总额的⑴1.4%、⑴8.74%、74.11%,对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大。

  U鼎冒菜在报告中解释称,由于公司前期资本实力较弱,所以海底捞代垫了部份经营款项,主要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工资,目前通过获得的1.235亿元增资款已偿还了上述款项。

  意在布局上下游产业链

  随着U鼎冒菜登陆资本市场,海底捞“曲线上市”的模式也基本显现。

  就在2016年,颐海国际作为海底捞团体的火锅底料独家供应商,已登陆港股市场。其模式也与U鼎冒菜很是类似——海底捞团体的控股股东张勇夫妇同时是颐海国际的第1大股东及实控人,目前持有颐海35.59%的股分,且颐海国际的主要客户也为海底捞团体的相干关联企业。2013年~2015年期间,颐海国际连续3年超过50%的营业收入都是来自关联方海底捞,到2016年海底捞及关联公司乃至为颐海国际直接贡献了6.06亿元的收入,占比55.7%。

  不过,对本身是不是上市等问题,海底捞方面对媒体表示,目前暂无尚市计划。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海底捞团体目前对上市计划还是非常谨慎。其中,底料公司颐海针对上游产业市场、U鼎冒菜针对下游消费市场,“海底捞要大范围扩大必定要通过上市融资来支持,但它前期将不同业务板块的代表性子公司布局上市,也是在摸索资本市场的接受程度。”

  根据此前的数据,在2013年~2015年,4川海底捞团体总收入分别为43.5亿元、49.9亿元、50.85亿元,新加坡海底捞团体总收入分别为1290万美元、9810万美元、2.75亿美元。与之相比,U鼎冒菜和颐海这两家前后上市的公司营收范围只占很小比例,如2015年U鼎冒菜营收为6718.46万元、颐海国际营收为8.47亿元,最高也仅为海底捞团体同期收入的16%左右。

  “对海底捞来讲,食品安全控制、商业租金、门店管理、综合盈利能力这1系列问题,都是要去斟酌的。所以它目前其实不急于整体上市,而是在布局全部上下游产业链,为将来准备更多的空间基础。”朱丹蓬表示。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