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萨博又到生死关头 中企"曲线造车"问题频现

2017-03-12 21:06:01

  原标题:瑞典车企萨博又到生死关头 中企曲线造车问题频现

萨博

萨博

  3月2日,瑞典特罗海坦法院就萨博重组案再度开庭。与此前数次开庭1样,没有实质结果。下1次开庭时间锁定3月23日,将决定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EVS)关于“延期重组”萨博的申请,如果通过,未来3个月将决定萨博生或死。

  记者多方了解到,正在与多方协商重组方案的NEVS董事长兼CEO蒋大龙,最大诉求也许是“脱手”萨博。快些,再快些。

  在萨博重组案开庭前的两周,万向对菲斯克的重构传出新声音,在售车型菲斯科·卡玛更名Elux卡玛。“主要斟酌菲斯克的品牌形象其实不尽如人意,同时菲斯克已推出其他产品与汽车无关。”汽车评论员秋季永向记者表示,万向放弃菲斯克品牌以后,这场收购的性价比再度下降。

  但是,“中国金主”对通过海外企业“曲线造车”的兴趣仍在高涨,但大批生存艰巨的海外企业,可发掘价值亟待评估。

  引入资金是重中之重

  2012年,蒋大龙力压庞大团体、青年汽车等企业,取得萨博资产。尔后3年,NEVS几近拖垮了他所有产业。3月2日,是上1次重组方案的到期日,瑞典特罗海坦法院开庭讨论,主要构成两方面建议:1是债务偿还,2是延长重组期限。本月23日,法院将就上述两点建议予以回复。

  在债务方面,2月26日,NEVS第3次举行债权人信息通报会,讨论偿还债务方案。记者了解到,根据偿还方案,债务50万克朗以上的债务,限期偿还50%;50万克朗以下债务全部偿还。

  目前,NEVS债权人超过570位,其中50万克朗以上的债权人超过100位,需要60%的债权人同意,该偿还方案才能得以通过。但是,这又是1次漫长的投票进程。据悉,在此期间,瑞典政府负责NEVS的平常费用。

  在重组方面,蒋大龙希望再延长3个月期限。这是瑞典特罗海坦法院从未面临的情况。3个月内,蒋大龙需要完成NEVS的股权合资,通过引入资金,解决NEVS的重启问题。

  目前,蒋大龙仅能通过本身国内业务的抵押,委曲保持NEVS的平常运营。去年5月,国家现代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将下属国能电力的57%股权转让给国家电网下属的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尔后,蒋大龙旗下实体资产所剩无几。

  并且,记者了解到,由于NEVS收购之前,萨博破产案没有完成清算,致使其在瑞典的厂房、装备等没法进行抵押变现。“这本来是蒋大龙预期周转资金中的很大1部份,”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也致使其现金流岌岌可危。

  由此,NEVS引入的幕后“金主”10分重要,1定程度上决定了NEVS能否活下去,也是本月23日以后3个月内,蒋大龙必须解决的问题。记者了解到,NEVS找到了两个金主,未经官方确认的消息称分别为印度马恒达和中国东风汽车,同时,1度退出NEVS重组的青岛市政府,有望重返。蒋大龙希望通过股权与印度马恒达和青岛市政府构成对NEVS的控股,目前3方争议焦点主要在股权分配方面。

  尔后,完成股权重构的NEVS希望与东风汽车构成技术合作,东风汽车与NEVS在瑞典成立研发中心。据悉,东风汽车去年1月全资收购的汽车研发公司瑞典T公司,前身是萨博动力总成公司。

  车企海外收购频现为难

  来自NEVS的信息显示,萨博第1部份是和金主(印度马恒达)共同打造1个高端汽车品牌;第2部份是与另外一汽车企业(东风汽车)成立股比对等的技术公司,将凤凰平台卖给该公司,在萨博汽车瑞典工厂所在地特罗海坦,与NEVS合资共建技术研发中心。

  已低调参与萨博体系的东风汽车逐步进入公众视野。“通过技术合资的方式,1方面将东风品牌植入欧洲汽车体系,通过萨博品牌提升东风形象;另外一方面通过此举取得萨博在欧洲市场的渠道是主要目的。”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记者介绍。“蒋大龙在收购之初并没有想到这1谈判会拖延至今。”来自NEVS的声音显示,“商谈仍在继续推动,我们认识到谈判的复杂性,和重组状态所带来的不肯定因素。目前为止,NEVS的大股东1直单方面在为公司提供重组期间的资金支持,尽其所能帮助公司摆脱财务窘境。”NEVS总裁Mattias Bergman说。

  遭受海外收购窘境的并不是蒋大龙1人。2月底,消息显示,中国万向团体原定2015年重新发布菲斯科·卡玛电动车的计划或将延迟至2016年,同时新车车名或也将产生变化,以Elux卡玛取代菲斯科·卡玛。“菲斯科面临的问题一样艰巨,”秋季永向记者表示,首先,菲斯科在售车型问题频现,对这1品牌造成严重困扰;第2,菲斯科开创人亨里克-菲斯科已开始其他业务。未来,菲斯科这1品牌的使用或堕入为难。因此,在重组进程中,万向摒弃了菲斯科的命名。

  据记者了解,作为国内最大零部件团体的开创人,万向团体董事局主席鲁冠球 的“造车梦”人尽皆知,鉴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万向以此为切入口取得突破,收购菲斯科后,复产却1再拖延。

  实际上,除吉祥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外,从青年汽车对莲花、世爵等企业的股权收购,到庞大团体屡次试图通过收购海外弱势品牌“曲线造车”,国内车企在海外并购中成功案例其实不多见。

  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收购主要目的有2,1是通过技术引入提升品牌形象,2是整合海外品牌的人材、渠道和零部件配套。但中国汽车企业更需深入了解海外企业的生存状态到底如何。在中国汽车市场已跻身成熟市场以后,外来和尚其实不1定好念经。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