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健康

2025北京生命科学创新大会圆满举办:全链条赋能创新,政产学研医资共绘健康新篇

2025-09-22 15:30:13

北京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2025年9月20日,北京,2025北京生命科学创新大会在京圆满举办。本次大会以"从发现到实现"为主题,汇聚近400名全球顶尖科学家、医疗机构管理者、临床专家、生物药企代表、企业家、投资者,系统探讨创新药物发现、精准诊疗突破、细胞与免疫治疗、AI驱动科研、创新转化等前沿议题,加速推动科研临床成果走向临床应用,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创新和全球健康贡献力量。

2025北京生命科学创新大会


2025北京生命科学创新大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俊彩,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北京市昌平区区长、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主任刘晓东出席。

刘俊彩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已形成支撑生命科学创新的核心优势,拥有全国最密集的生命科学科研资源,为创新成果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近年来,北京也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激励创新的政策闭环,使北京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希望此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能够通过汇集全球顶尖的科研力量,为北京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丹纳赫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毕睿宁


丹纳赫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毕睿宁

丹纳赫集团总裁、首席执行官毕睿宁作致词。毕睿宁表示:"中国对于丹纳赫来说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更是全球创新的驱动力,从合成生物、类器官到mRNA药物与CAR-T疗法,中国科学家正做出深远影响和卓越贡献,其价值早已超越国界。丹纳赫非常有幸参与这一蓬勃发展的进程。丹纳赫眼中的本土化不仅仅是在中国转产海外的生产与供应链,更是深度融入并赋能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与中国共同创新,为世界创造价值。我们的目标清晰而坚定,成为中国本土化程度最高的跨国企业,深度融入中国的科研与产业体系。"

北京市昌平区区长、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主任刘晓东


北京市昌平区区长、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主任刘晓东

刘晓东在致辞中表示,昌平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也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肩负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重要使命。今年3月,丹纳赫北部创新中心在昌平正式启动,双方共建的两大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已投入运营,成为了政企合作的典范。今天大会邀请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共同探讨生命科学领域前沿优势,必将为生命科学加速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次大会得到多方权威支持,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昌平区政府担任指导单位,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北京惟创医学科技促进研究院承办,丹纳赫集团、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协办。会议设置"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落地"全链条议题,旨在促进政产学研医资用深度融合,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转化平台。丹纳赫中国首席科学官方焯主持大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航担任开场环节主持人。

巅峰对话:全球顶尖智慧碰撞前沿变革

丹纳赫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官Jose-Carlos Gutiérrez-Ramos表示:"过去12个月,丹纳赫发布6项新技术,覆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为疾病监测、诊断及医疗制造领域带来更高的精准度与效率。我们正打造泛肿瘤生态平台,结合人工智能,实现低侵入性样本采集与精准检测。同时,我们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基因编辑细胞疗法的创新成果也在推动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学发展。丹纳赫期待与各方伙伴携手,共促医疗技术进步,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工程院及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David R. Walt 在大会现场指出:"走出实验室的技术都要去赋能生命、拯救生命,可以拯救一个人两个人的生命,也可以拯救上百万人的生命,这个就是我的使命,这也是在座每一位科学家的使命和向往,就是为人类健康造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副所长邵峰表示:"我们研究的固有免疫和细胞焦亡,发现了一系列的重要靶点和通路,也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积累了这些靶点和通路与炎症疾病和肿瘤的相关性,最终希望通过工业界的力量能够真正把这些发现变成实现——成为药物。"

妙佑合作服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美国临床实验室协会董事会主席 William Morice教授表示:"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我们看到的未来是预测性和预防性的诊断,通过多组学的结合,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携手促进精准医疗的发展,并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集成实现更快更精准的见解,打造全球范围内无边界生态系统。"

大会期间,丹纳赫旗下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Cytiva思拓凡与昌发展集团、宜明生物三方联合共建的先进治疗药品转化与制造加速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丹纳赫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毕睿宁,北京市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赵仕伟,丹纳赫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昌发展集团总经理王颖,宜明生物董事长兼CTO孙秀莲,思拓凡中国区总裁李蕾,丹纳赫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韦春艳共同见证启动仪式。

Cytiva中国总裁李蕾表示:"依托Cytiva覆盖全产业链的生物工艺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完善的工艺培训体系,我们将为中心的硬件设施、培训体系和课程搭建提供关键支持,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中国生物医药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先进治疗药品转化与制造加速中心计划于2026年开始运营,聚合生物工艺人才实训中心、产学研转化概念验证中心、生物制药产业加速中心、国际前沿技术转化与孵化中心四大功能,助力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成果快速落地。

发现革命:药物研发与精准诊断新突破

当前,全球药物发现领域正经历由技术创新与政策协同驱动下的历史性变革,在精准医学与伴随诊断技术的双引擎推动下,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正迎来颠覆性突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宁指出:"我们希望做的事情就是把更多的肿瘤治疗药物带到临床,给患者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丹纳赫能够为我们提供急需的伴随诊断平台,促进精准医疗。希望携手创新,把好的临床产品做出来服务于患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施炯指出:"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我们要实现三个80%目标,其中一个就是早期筛查率达到80%。血液生物标记物在临床筛查和诊断上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也正和丹纳赫做一些药物治疗的后续研究。未来,希望能够从疾病的探索到疾病建模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多重技术整合引领发现革命"主题圆桌上,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李晨钟担任主持人,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学科带头人周宏伟,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王玉记,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席教授、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葛广波丹纳赫科技副总裁、科技创新负责人Vanessa Almendro-Navarro,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首席技术官William Blake展开深入探讨

圆桌聚焦生物医学领域的跨学科整合与技术创新,与会专家围绕自动化、人工智能与高端仪器在药物研发、精准诊断及中医药现代化中的深度融合展开讨论,强调了通过软硬件一体化、标准化与自动化提升研发效率与临床转化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降低技术成本,以推动先进医疗技术更普惠地服务于公众健康。

围绕"创新转化开启精准诊断新纪元"主题,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朱畴文担任圆桌主持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副院长许杰,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副院长靳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史冬梅,丹纳赫医学诊断平台副总裁、首席创新官Nicole Selenko-Gebauer共同探讨

与会专家围绕精准诊断技术的临床转化、跨学科协作及未来图景展开深入探讨。讨论指出,当前精准诊断面临技术验证周期长、临床适配性不足、跨科室协同壁垒等挑战,需构建"技术筛选-临床验证-流程整合"的高效转化体系。展望未来5-10年,专家们认为精准诊断将迈向跨学科合作、多组学诊断、无创便捷诊断等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持续投入、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精准诊断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未来已来:创新疗法与AI技术新浪潮

再生医学被誉为干细胞、材料、组织工程的"黄金三角",在人类众多复杂疾病领域,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神经疾病以及组织器官诱导再生领域,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杜亚楠指出:"再生医学前景广阔,细胞基因疗法等领域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细胞数量缺乏、质量及体内功能不足等难题,特别是纤维化等病理微环境也给组织再生带来挑战。我们研究团队围绕精准化和规模化构建细胞微环境展开研究,实现细胞规模化、自动化3D培养智造,推动细胞疗法等再生医学创新技术转化和临床应用。"

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正在深刻改变医疗健康领域。

深势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孙伟杰先生带来深度分享,他指出:"AI for Science通过AI工具赋能科研工作中的读、算、做全流程。深势科技打造的智能系统已展现出博士后级科研能力,并有望在三年内达到细分领域十年研发经验水平。深势科技正以此为目标,推动科学发现智能化,加速人类创新进程。"

"创新药物及创新疗法的新浪潮"主题圆桌上,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担任主持人,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朱建伟,正序生物首席执行官牟晓盾,诺诚健华首席运营官高楠,中生康元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程旭东,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组学方案首席技术官Sadik Kassim,思拓凡副总裁、技术创新战略负责人Iwan Roberts展开深入探讨

圆桌讨论聚焦于创新药物及创新疗法的新发展,涵盖了产品管线布局、国际化进程、高校成果转化、基因药物与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肿瘤疫苗的技术路线与市场瓶颈,以及新型治疗领域的突破性技术等多个方面。与会嘉宾通过分享经验和观点,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差异化竞争、协同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利用新技术和应对监管挑战等方式,推动创新药物及创新疗法的快速发展。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为大会作总结致词,他表示:"丹纳赫始终致力于成为科研人员最可靠的合作伙伴。通过‘双创新加速引擎'战略,我们深度链接政府、医院、高校、研究机构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支持。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项科研发现都能突破瓶颈,从实验室的‘发现'迅速变为改善人类生活的‘实现'。在丹纳赫,我们矢志帮助中国的创新成果被世界所享。丹纳赫将与各位携手共进,让更多的‘发现'变为‘实现',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