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感认知与治疗现状调查报告》发布,为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建设贡献智慧
上海2024年11月1日 /美通社/ -- 2024年11月1日是第七个"世界流感日",由《澎湃新闻》和《医师报》联合发起的《中国流感认知与治疗现状调查报告》今天正式发布。报告面向3,074位大众及339位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儿科和感染科的医生,重点聚焦流感的"个人认知误区"、"家庭认知误区"及"治疗需求空白"三大方面。报告指出,纠正大众对于流感的现存认知误区并填补当前流感防治和用药方面的空白,有助于从源头上阻碍家庭传播链,帮助家长和儿童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及工作学习,在流感高发季更好地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个人认知误区与家庭认知误区并存,流感科学防治面临挑战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8.1/10万及以下的工作目标。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流感冬春季高发,病程通常在5天以上,家庭、学校、办公室等都是流感传播的重要场所。患者感染流感后可能引发并发症,也可能造成聚集性流感病毒暴发,对公众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报告发现,大众在预防和治疗流感上存在广泛的认知误区,往往错误地将流感与普通感冒混为一谈,给流感的科学防治带来挑战。在针对大众端的调研中,只有3.8%的受访者完全答对了流感认知题。其中高达81%的受访者误以为流感多发于春秋季而不是秋冬季,将近50%的受访者将流感的病程时长与感冒病程时长划等号,还有将近50%的受访者误认为流感是由细菌而不是病毒引起的。另一项针对备药的大众端调研中发现,近40%的人并未常备专门的抗流感药。患者感染后如果忽视流感的严重性,或耽误治疗最佳时期,或直接使用普通感冒药和退烧药进行"对症治疗",导致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到流感病毒本身,从而在感染后承受更多痛苦。
部分家长也忽视了家庭这个潜在的流感传播温床。94.4%的医生认为"造成家庭传播"是流感患者面临的主要危害,而在一项针对照顾12岁以下儿童家长的调研中发现,近三成的受访者还未认识到家庭成员交叉感染防范的必要性。如若在儿童出现疑似流感症状时未能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不仅会导致儿童缺课等间接负担,也会影响家长的日常生活及工作。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冬春季是流感高发期,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建议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是9~10月。对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成人、慢性病患者、严重肥胖者、孕中期和孕晚期女性等高风险人群,在出现高热等症状时一定不要硬扛,而应第一时间做相应检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降低重症肺炎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低龄儿童在流感季需要格外关注,科学合理的用药策略是关键
儿童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因免疫功能不健全,免疫力相对较差,在感染流感病毒的时候,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减弱,很容易继发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导致并发症。不仅带来就诊负担,也可能导致家人因照料而缺勤等带来间接负担。其中,5岁以下低龄儿童更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疾病负担和感染风险最高,在流感季需要格外关注。
快速准确的诊断、高风险因素的精准识别以及科学合理的用药策略是5岁以下低龄儿童流感诊疗的关键。然而,如何为低龄儿童选择合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也给医生带来了挑战。由于低龄儿童有着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药物的口感和服用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参与调研的医生反映在治疗5岁以下低龄流感患儿的临床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用药困难,包括可选择的儿童专用剂型少、口味及片剂不佳、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复杂或未标注儿童用量等,导致服药困难、剂量难把控、依从性较差等痛点。值得注意的是,高达78.5%的医生认为在治疗5岁以下低龄儿童的流感过程中缺少可选择的儿童专用剂型,因此亟需更多创新的儿童流感用药专用剂型。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感染消化科主任舒赛男教授表示:"建议所有家庭,尤其是家中有孩子、老人、孕妇、肥胖、哮喘患者的家庭,一定要常备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在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尽早完善流感核酸检测,尽早(最好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物。服药困难者可选用整个疗程只需一次用药的药物,服用片剂或胶囊困难者可选用干混悬剂或颗粒剂。"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表示:"《报告》从大众和医生两个层面,描绘了当前我国流感防治面临的问题,包括个人认知、家庭认知存在的误区,以及在流感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抗流感病毒治疗中的不足。相信《报告》的发布将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流感的正确认知,让公众和医务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流感对健康的危害,减轻疾病负担。"
[1]Uyeki TM, et al. Lancet . 2022 Aug 27;400(10353);693-706.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
精耕渠道、聚焦用户价值,汤臣倍健二季度新品频出利润增速回正
广州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 8月8日晚间,汤臣倍健(300146.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汤臣倍...[详细]
-
君实生物宣布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上海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北京时间2025年8月8日,君实生物(1877.HK,688180.SH)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详细]
-
药明合联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
上海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企业(CRDMO)药明合联(WuXi XDC,2268.HK...[详细]
-
群贤毕至 聚焦创新药、CRO、原料药、合成生物学 | CPHI深圳2025制药高质量发展大...
深圳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据药渡报道,2025年9月1日-3日,第二届"世界制药原料展(简称:CPHI)深圳会展"...[详细]
-
强生宣布锐珂®联合利珂®在华获批用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相较奥希替尼在总生存期方面具有统计学及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 北京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 强生公司今日宣布,...[详细]
-
失眠创新药物达卫可®(通用名:莱博雷生)开出全国首方
引领失眠治疗领域变革,为失眠患者带来全新选择 北京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 由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以...[详细]
-
-
精耕渠道、聚焦用户价值,汤臣倍健二季度新品频出利润增速回正
广州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 8月8日晚间,汤臣
-
伟立瑞®在华获批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成人患者
长效C5补体抑制剂为AQP4抗体阳性的NMOSD的患者带
-
迈威生物靶向 CDH17 ADC 创新药 7MW4911 临床试验申请获 NMPA 和 F...
上海2025年8月1日 /美通社/ --迈威生物(688062.SH
-
上海和睦家新城医院正式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高品质医疗普惠再升级
上海2025年8月1日 /美通社/ --近日,上海和睦家
-
礼来GIP/GLP-1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在大型头对头研究中展现出心血管保护作用
摘要:进一步证实其可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
-
赛诺菲获得维亚臻在研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大中华区权利
同类首创RNA干扰(RNAi)治疗候选药物将为中国
-
-
-
肝纤维化不能吃什么?肝纤维化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国人口14亿多,其中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硬化需要全疗程用药吗?哪个品牌的软肝片好?用药讲疗程,安全有保证!
人们常说“慢性病要以慢治慢”。古人倡导“
-
肝硬化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软肝效果好?保肝软肝就选中成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
-
肝硬化的前期表现有哪些?肝硬化前期该如何选择软肝药品呢?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众所皆知,都特别喜欢酒桌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药好,复方鳖甲软肝片有效吗?疗效值得认可
我国是肝病高发生率大国,每年有超过120万病
-
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怎么样?复方鳖甲软肝片功效与作用来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