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营养周:免疫系统是健康基石,科学补充营养至关重要
上海2024年5月13日 /美通社/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此前呼吸道疾病高发,公众越来越关注自我保健。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正在被广泛接受。
然而,我国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偏低,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健康的各个方面。对于公众而言,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如何工作,以及保持健康需要哪些营养素,是提升健康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日前,一篇发布在《BMJ Nutrition,Prevention& Health》上的专业文献[1](以下简称“专业文献”)指出,免疫系统是健康的基石,提高公众对免疫系统全面充分的认知,理解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以外对于保持整体健康也至关重要,重视营养在日常免疫支持中的核心作用,应成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究竟免疫系统在维持整体健康中有哪些核心作用?哪些营养素与免疫力息息相关?如何科学补充营养获得健康的免疫系统?恰值5月12-18日全民营养周,作为此次专业文献发布和科普传播的支持者和推动者,拜耳特邀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中国总代表、专业文献的作者之一陈征宇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教授对大家感兴趣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度解读。
免疫系统对健康至关重要,营养素摄入需充足
最新发布的专业文献指出,免疫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它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收集、理解、传递和储存“数据”,并通过启动各种事件以维持或恢复体内平衡,帮助身体正常运转、应对日常挑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教授
众所周知,当我们的身体被病毒或细菌入侵时,免疫系统就会挺身而出。“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免疫系统不仅仅只是对抗感染性疾病,全身各种慢性疾病都和免疫系统有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教授指出,“以最常见的肥胖为例,这其实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理过程就涉及到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代谢微炎症。人体脂肪组织有一种白色脂肪,它的功能是把多余的脂肪存储在体内, 我们可以摸得到的身上的‘肥肉’,就是因为白色脂肪过多而引起的。通过免疫系统的干预,这些白色脂肪细胞可以有机会变成能够促进能量代谢的棕色脂肪。换言之,通过这样转变,能够大大提升我们对过多能量和过多脂肪的代谢能力,进而减少了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大家都知道典型的炎症反应是红肿热痛。事实上,在没有感染或明显组织损伤的情况下,健康的免疫系统也会触发较低程度的炎症发生,以维持正常的细胞、组织和系统的稳态,在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方面发挥作用。但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导致不受控制的慢性低度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
显而易见的是,人每天都暴露于各种各样扰乱体内平衡的应激源中,比如不健康的饮食、感染、情绪压力等,这就意味着免疫系统随时都在面临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维持免疫系统健康运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伟教授指出:“就像汽车需要用油发动一样,人的身体也需要食物提供生命的基质,然后通过合理的运营构建身体的免疫系统和强大的免疫功能。因此,要维持免疫系统健康运作,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必要,同时还要有充分的健康知识,管好一日三餐,做好营养搭配。”
至于如何组合营养,通过营养改善免疫力,陈伟教授强调:“健康的饮食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健康知识也不是一次科普宣传就能充分吸收,要让大家完全通过自然食物获得全部营养,每天吃13种至25种以上食物,并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人体容易缺乏的一些营养素,我们就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剂进行补充,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以及铁、锌、铜、硒、锰等在内的微量营养素、一些植物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这种膳食补充剂的营养补充方式在国际上已经非常通行。”
强化基层营养知识储备,为全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要想实现科学补充营养素,公众需要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
最新发布的文献指出,目前公众大部分并不完全了解营养、免疫功能和潜在的健康生活之间的联系,甚至可能不清楚改善日常饮食的必要性。基层医疗保健人员通常与社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甚至可能是整个家庭都有密切的接触,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了解居民的背景、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状况,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并鼓励社区居民通过营养摄入提升免疫力,实现日常自我保健。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中国总代表、专业文献的作者之一陈征宇教授指出,“即使在发达国家,人们普遍的健康素养程度也很低。因此,对公众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普及十分必要。在这其中,基层医疗保健人员是值得信赖,可以提供免费健康信息的可靠来源,能够提高公众对自我保健的认识。”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中国总代表、专业文献的作者之一陈征宇教授
但是,多方面因素正在阻碍基层医疗保健人员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总的说来,药师缺乏资源以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并且很少接触营养知识。
对此,陈征宇教授提出建议,可以考虑将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营养课程纳入卫生专业教育,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体系上,通过多种途径对基层医疗保健人员/药师持续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其营养学知识储备水平;可以结合目前国内的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开发相关教材,例如根据国际药学联合会在全球发布的五大慢性疾病药师指导手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用于药师日常工作的指导资料等。
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医学部负责人张颐
而要达到更为全面的科普教育,还需多方合力。对此,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医学部负责人张颐表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健康企业,拜耳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科学为本,以最前沿的科学依据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过往,我们已经联手多方渠道,包括医院、社区、基层乡村医疗,以及广泛的药店系统,通过多场景、多形式帮助大众提升营养以及其他方面疾病健康的知识。现在,这篇专业文献再一次提供免疫力与整体健康、免疫力与营养的科学论证,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为我们今后的产品开发和科普宣传带来了启发和指引。拜耳将继续与基层医疗保健人员,包括基层医师和药师保持联动,借助自身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经验和全球资源,提供更专业的,从疾病的防病、缓病到治病的健康管理知识,更好地帮助公众提升自我保健能力。”
[1] 《Vital role for primary healthcare providers: urgent need to educate the community about daily nutritional self-care to support immune function and maintain health》 |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
从老人院反诈模拟到特殊学校趣味赛事,招商信诺以爱和责任护航美好生活
深圳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保险业肩负着重要使命。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到呵护民...[详细]
-
汤臣倍健透明工厂获评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
广州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7月6日,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正...[详细]
-
重点发布:上海和黄药业荣膺"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上海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2025年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在这场以"创新链-产业...[详细]
-
7•8|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进商圈活动
郑州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7月5日,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走进北龙湖金融岛7号码头,围绕"爱和责任,保险让生...[详细]
-
Seegene 推出全新传染病分析平台 STAgora™
助力临床决策和疫情防范的实时分析 在芝加哥 ADLM 2025 展会上全球亮相,启动商业合作伙伴...[详细]
-
强生庆祝CARTO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问世三十周年,以创新守护健康心跳
大连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在第23届心房颤动学术会议期间,强生医疗科技以"CARTO三十年,创新在一起"为...[详细]
-
-
近20年来首个全新类别抗菌药物醋酸来法莫林在华获批,开启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新时代
上海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住友制药集团中国
-
百万悬赏+赋能孵化:蒲公英北美项目中国直通车
纽约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日前,蒲公英北美
-
沛嘉医疗医嘉学苑设计荣获"设计界奥斯卡", 助力医疗教育再创新高
苏州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
-
穆峰达第三项适应症中国获批,填补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领域空白
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
-
中国首个: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批,半年降低痛风复发风险87%
上海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国家药品监
-
Esaote展示新一代MRI
-Esaote在ECVS 2025展示新一代兽用MR
-
-
-
肝纤维化不能吃什么?肝纤维化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国人口14亿多,其中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
肝硬化需要全疗程用药吗?哪个品牌的软肝片好?用药讲疗程,安全有保证!
人们常说“慢性病要以慢治慢”。古人倡导“
-
肝硬化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软肝效果好?保肝软肝就选中成药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引起肝硬化的病因
-
肝硬化的前期表现有哪些?肝硬化前期该如何选择软肝药品呢?
中国人的饮酒文化众所皆知,都特别喜欢酒桌
-
肝硬化患者吃什么药好,复方鳖甲软肝片有效吗?疗效值得认可
我国是肝病高发生率大国,每年有超过120万病
-
肝硬化吃复方鳖甲软肝片怎么样?复方鳖甲软肝片功效与作用来评价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