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健康

陈凤英:取消药品加成是改革难点 财政补贴是关键

2017-08-07 23:00:01

  “药品加成”政策是我国50年代困难时期实行的1个政策,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药补医”逐渐演变成为1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趋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侵害了大众的利益。而随着医改的深入,如今,取消药品加成正在全国展开。

  依照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国内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在已取消药品加成的福建、湖南、4川等省,大众就诊负担普遍减轻,但1些地方由于改革"单兵突进",也出现了配套补偿举措不到位致使公立医院"自掏腰包"填缺口、取消药品加成致使低价药"中标死"等现象。另外,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天津汉德威药业有限公司滥用市场安排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原料药和无正当理由谢绝交易,遭发改委罚款总计44.39万元。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陈凤英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取消药品加成是医药改革当中的1个难点,由于之前是药养医,现在是医养医,医养医医术要第1,药品的加成绩要减少。对耽忧的取消药品加成致使低价药"中标死"等现象,陈凤英比较分析CPI通货膨胀指数称,医药的支出1直在上升,目前还无需担心低价药中标死。

  医改大方向是正确的,但部份地区用力过猛,未来可能出现中标死等问题,乃至有的医生由于收入降落也没有积极性。“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可能要综合来斟酌,1篮子斟酌,可能还要试点斟酌,有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毕竟是老百姓,病人又是1个弱势群体,应当从财政上有所斟酌这个问题。”陈凤英总结道。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