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娱乐八卦 >> 霍思燕

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

2017-03-23 11:36:33
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

前段时间,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8名欺骗份子以发放助学金为由,欺骗了9900元学费,在报案回家的路上,徐玉玉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很多人可能觉得社会经历不够丰富的人容易上当中招,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不久前产生的“清华教授遭电信欺骗”事件就是明证。

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

9月19日,第3届国家网络安全宣扬周(上海地区)暨第6届上海市信息安全活动周开幕,复旦大学教授杨珉在宣扬周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中流露了清华教授被骗事件的内幕,虽然这1说法未得到警方确认,但与之前表露的情况相当吻合。

骗子说出清华教授卖房信息

当天的演讲,杨珉教授从徐玉玉案说起,“有人认为她上当受骗的缘由是缺少人生经验,但实际上有人生经验的人能避免被欺骗吗?”对此,他认为“不1定”,并举了清华教授被骗的例子。

杨珉在演讲中说,这位清华大学教授刚刚卖了1套房子,回到家立即就接到了欺骗电话,称他漏缴各种税款等等,各种恐吓威胁,然后1步步中计,结果1760万全部被骗走。“骗子可以精确地告知你,网签合同的编号是多少,各种交易中很细节的1些信息,骗子都能说得井井有条。”

信息安全专家也曾“中招”

不光是教授,在电信欺骗眼前信息专业人士一样也不能幸免。“我们在坐很多都是信息安全的同业人士,认为自己肯定不会上当。”杨珉为此举了另外1个例子,曾有1名业内专家的手机被带有木马病毒的短信击中,向多名好友发送1条信息,短信内容为“我是某某某,这是我帮你拍的1个藐视频”,并附上1个链接。1夜之间,这名专家的多名好友点击链接,造成财物损失。

“要知道这个专家是网络信息安全的资深人士,他的朋友也有很多是信息安全相干的从业人员。所以不管是天真少女,还是有经验的社会人士,或是信息安全从业人员,都很难逃过电信欺骗。” 杨珉说。

300多款经常使用软件中60%触及个人隐私数据泄漏

电信欺骗为什么屡屡得手?杨珉认为,很大1部份缘由是个人隐私信息泄漏所引发的。“信息安全背后是1个地下社会,1个江湖的构成。”杨珉表示,有人专门想法把病毒塞入你的手机里,有人专门从你手机里获得重要信息,有人把东西打包起来进行交易,利用信息进行欺骗、偷盗,有人乃至把偷盗来的东西,比如电子货币等,通过各种变现的渠道把它洗白,构成1个完全的产业链。“这使得‘反病毒’就变得更加困难。”

“人们经常习惯于享受利用软件带来的便利,常常不在意它的风险。乃至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软件装上以后意味着甚么?”杨珉还提到,国内有关部门曾针对300多款经常使用软件进行了检测,60%触及到个人隐私数据泄漏的问题,而且这些软件都是1些经常使用软件,没有哪一个杀毒软件会将它列入黑名单。

“我们在打开1个软件界面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输入账号信息,银行卡相干的信息。这些软件会对用户进行精确的数字化分析。1旦这些软件本身的信息化安全能力不够强大,所酿成的泄漏量可达百万乃至上亿级的用户范围。这些数据的泄漏不但牵涉到个人损失,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上的大隐患。”他指出。

“谁收益,谁担责。”杨珉表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除个人用户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扎紧竹篱防狼以外,特别要明确责任主体。监管部门要在法规的层面上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数据由谁拿去,谁就要对确保数据安全负法律主体责任。另外,提升信息安全治理还要强化立体的全方位测控,惩治犯法,必须破除地域和部门的界限,建立由公安部门牵头,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反电信网络欺骗中心,构成协作同享和快速反应联动机制。

骗子周5到周1“上班”

媒体记者还在宣扬周得悉,公安部门在侦破案件进程中发现,普通人的工作时间是周1到周5,而骗子们的“上班时间”却是周5到周1,即两周之间的衔接处,这是普通人闲暇、容易放松警惕的时段。

公安部门的相干报告还显示,越是常常遭到欺骗电话骚扰的地区,用户的警惕性越高,如北京、上海这样的1线城市,很多用户几近每天都能接到欺骗电话。成心思的是,有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手机用户识破1个欺骗电话平均仅需18.5秒,辨认能力居全国第1。

犯法份子善于设计“情形剧本”

从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侦办的网络欺骗案件来看,2016年的网络欺骗犯法活动常常喜欢采取广泛发送欺骗“情形”信息的方式实行欺骗。

该网安总队介绍,以往犯法份子通常选择在春运、暑假期间,针对网上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等,“点对点”设定欺骗策略实行欺骗,每笔金额高,但覆盖面小。“随着市民在网上买卖2手车、求职、找对象等需求的逐步增多,犯法份子只需设计1种欺骗情形剧本,通过网络发布,广泛投放虚假广告、信息,冒充招聘公司、婚介公司等进行网上招工、网上交友等方式的欺骗。”网安总队表示,这类方式因个体受骗金额小,常常被害人不愿报案,但因但覆盖面广,欺骗金额总量“聚沙成塔”。

网安总队表示,今后将加强对新型网络欺骗案件的研究,延续保持对网络背法犯法的惩办高压态势。

专家:应明确电信欺骗定罪量刑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华表示,电信欺骗已构成完全的黑色产业链,网络欺骗的从业人数超过160万人,欺骗“年产值”达1152亿元。

李建华认为,治理电信欺骗应当严查个人信息泄漏的源头,加强对“个人信息数据”运营单位的安全监管要求,强化信息系统保护等级保护措施,清查信息泄漏责任,“加强公安、金融、电信、司法等多部门参与,兼顾协作,从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推动电信卡、银行卡实名制管理、规范身份证件的使用管理。”

“法律武器少不了。”李建华也特别强调,应从刑事立法的角度,参考金融欺骗、保险欺骗等模式将电信欺骗独立成罪,设计公道的犯法构成要件、适合的刑种,“通过司法解释、案例指点等情势,明确电信欺骗定罪量刑标准,消除法律适用的模糊地带和同案异判现象。”他还提到,应破除各种法律障碍,落实电信实名制、金融账户实名制、电信装备和金融行业准入制度,“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电信欺骗犯法。”

警方提示:防电信欺骗 个人用户做到“3个不要”

个人如何防范电信欺骗呢?警方支招——做到“3个不要”,即:不要随便运行、点击陌生人发来的文件、链接,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清算;不要在网上向陌生人提供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真实信息;不要阅读非正规网站并登陆注册身份信息。

企业用户防范方面,警方的建议则是做到“两个健全”,即:健全企业网站信息系统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技术措施。

对政府、金融、教育、公共服务等重要信息系统用户机构网站,警方建议做到“3个提高”,即:提高防范病毒能力,安装并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对抗攻击能力,通过优化网络速度可以使局域网服务器提升对抗攻击的能力;提高安全漏洞检测水平,定期对漏洞进行排查检测。

相干新闻破获艺术品欺骗案 惯用伎俩何上当者始终络绎不绝?

“你们看不出来吧,我已是肺癌晚期,如果不是为了治病,我也不会动了把这块田黄石卖掉的脑筋。”近日,警方破获艺术品欺骗案,以藏品“多是宝石”、“价值上亿”、“有买家出巨资收购”等许诺勾引被害人到其艺术品鉴定公司,随后由涉案公司帮其代为拍卖收藏品,欺骗被害人高额拍卖费或鉴定费,这样的套路已成为最近几年来文玩艺术品市场欺骗的惯用伎俩。但为什么上当者始终络绎不绝?

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

昨天,57岁的刘先生说起自己出售藏品被骗的遭际,不胜欷歔。在最急着用钱的时候,骗子卷走了他2.6万元。“这是借来的钱,没想到就这样打水漂了。”

昨天,上海普陀警方表露了近日破获的1起案值600余万元的文玩艺术品欺骗案件。很多人像刘先生1样,付出高额鉴定费后,才被告知所拜托的艺术品达不到买家要求,但鉴定费不退。

警方表示,除市场监管存在空白,被害人想“1夕暴富”的空想,让骗子轻易打开心防。

去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石泉路派出所前后受理了3起“鉴宝欺骗”案件。经过访问调查,1家位于普陀区铜川路的上海久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浮出水面。但当民警深入侦察时,该公司却于去年8月初搬离石泉地区不知去向。

在随后两个多月内,专案组积极寻觅涉案被害人,前后制作相干笔录70余份,初步统计涉案金额150余万元。办案民警通过对部份被害人报案材料梳理,锁定了涉案艺术品公司相干“业务员”真实身份,终究通过网上追逃抓获3名涉案人员。

经调查,专案组得悉原公司的管理层和业务骨干均已搬至普陀区另外一商务中心,更名为“上海靓尊艺术品鉴定服务有限公司”,继续从事欺骗活动。

去年12月8日下午,上海警方多部门协作,对上海靓尊艺术品鉴定服务有限公司展开收网行动,当场控制涉案人员90余名,查获账簿20余本,统计涉案金额人民币600余万元。公司管理层肖某等15名骨干人员全部落网。

12月12日,警方又在静安区上海劢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国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内抓获5名涉案嫌疑人。“上海靓尊艺术品鉴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被害人至上述两家公司做相干检测,两家公司在不具有国家相干资质的情况下,向被害人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共同诱骗被害人支付高额鉴定费用,金额在1.5万元至3.5万元不等,最多的被骗走了数10万元。

目前,共有83名犯法嫌疑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涉案账户已被依法冻结。

据普陀分局经侦支队负责人介绍,此类案件在上海已破获过量起。为什么始终没法禁绝?主要缘由是市场监管存在空白。这些涉案公司在工商注册时,所有的手续都是合法的,但具体经营却处于失管状态。

据警方流露,上海目前并没有专门从事艺术品收购的正规拍卖公司。很多没有拍卖资质的艺术品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投资公司等以代拍卖、收购之名行事,其实都是实行欺骗活动。至于鉴定公司,全国真正有资质的也不过个位数,而且主要是面对大型的机构提供服务,其实不提供民间鉴宝服务,所以凡打着文玩艺术品检测旗号的公司,也均属非法经营。

警方同时提示,骗子屡屡得手,与被害人总想着“1夕暴富”有不小的关系。前面提到的受害人刘先生,当初花5000元收购的田黄石,骗子开出了7000万的高价,这对急需用钱的刘先生,是巨大的诱惑。还有1名受害人,拿着1块在南京雨花台捡的雨花石前去估值,也被开出了180万的高价。“有些被害人也是怀着捡漏的心态,结果小骗遇上大骗。却没想到,天上历来不会掉馅饼。”

警方再次提示,1般在藏品成交前就要收费的都是骗子,应马上终止交易。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前段时间,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8名欺骗份子以发放助学金为由,欺骗了9900元学费,在报案回家的路上,徐玉玉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很多人可能觉得社会经历不够丰富的人容易上当中招,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不久前产生的“清华教授遭电信欺骗”事件就是明证。

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

9月19日,第3届国家网络安全宣扬周(上海地区)暨第6届上海市信息安全活动周开幕,复旦大学教授杨珉在宣扬周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中流露了清华教授被骗事件的内幕,虽然这1说法未得到警方确认,但与之前表露的情况相当吻合。

骗子说出清华教授卖房信息

当天的演讲,杨珉教授从徐玉玉案说起,“有人认为她上当受骗的缘由是缺少人生经验,但实际上有人生经验的人能避免被欺骗吗?”对此,他认为“不1定”,并举了清华教授被骗的例子。

杨珉在演讲中说,这位清华大学教授刚刚卖了1套房子,回到家立即就接到了欺骗电话,称他漏缴各种税款等等,各种恐吓威胁,然后1步步中计,结果1760万全部被骗走。“骗子可以精确地告知你,网签合同的编号是多少,各种交易中很细节的1些信息,骗子都能说得井井有条。”

信息安全专家也曾“中招”

不光是教授,在电信欺骗眼前信息专业人士一样也不能幸免。“我们在坐很多都是信息安全的同业人士,认为自己肯定不会上当。”杨珉为此举了另外1个例子,曾有1名业内专家的手机被带有木马病毒的短信击中,向多名好友发送1条信息,短信内容为“我是某某某,这是我帮你拍的1个藐视频”,并附上1个链接。1夜之间,这名专家的多名好友点击链接,造成财物损失。

“要知道这个专家是网络信息安全的资深人士,他的朋友也有很多是信息安全相干的从业人员。所以不管是天真少女,还是有经验的社会人士,或是信息安全从业人员,都很难逃过电信欺骗。” 杨珉说。

300多款经常使用软件中60%触及个人隐私数据泄漏

电信欺骗为什么屡屡得手?杨珉认为,很大1部份缘由是个人隐私信息泄漏所引发的。“信息安全背后是1个地下社会,1个江湖的构成。”杨珉表示,有人专门想法把病毒塞入你的手机里,有人专门从你手机里获得重要信息,有人把东西打包起来进行交易,利用信息进行欺骗、偷盗,有人乃至把偷盗来的东西,比如电子货币等,通过各种变现的渠道把它洗白,构成1个完全的产业链。“这使得‘反病毒’就变得更加困难。”

“人们经常习惯于享受利用软件带来的便利,常常不在意它的风险。乃至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软件装上以后意味着甚么?”杨珉还提到,国内有关部门曾针对300多款经常使用软件进行了检测,60%触及到个人隐私数据泄漏的问题,而且这些软件都是1些经常使用软件,没有哪一个杀毒软件会将它列入黑名单。

“我们在打开1个软件界面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输入账号信息,银行卡相干的信息。这些软件会对用户进行精确的数字化分析。1旦这些软件本身的信息化安全能力不够强大,所酿成的泄漏量可达百万乃至上亿级的用户范围。这些数据的泄漏不但牵涉到个人损失,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上的大隐患。”他指出。

“谁收益,谁担责。”杨珉表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除个人用户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扎紧竹篱防狼以外,特别要明确责任主体。监管部门要在法规的层面上强化责任主体意识。数据由谁拿去,谁就要对确保数据安全负法律主体责任。另外,提升信息安全治理还要强化立体的全方位测控,惩治犯法,必须破除地域和部门的界限,建立由公安部门牵头,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反电信网络欺骗中心,构成协作同享和快速反应联动机制。

骗子周5到周1“上班”

媒体记者还在宣扬周得悉,公安部门在侦破案件进程中发现,普通人的工作时间是周1到周5,而骗子们的“上班时间”却是周5到周1,即两周之间的衔接处,这是普通人闲暇、容易放松警惕的时段。

公安部门的相干报告还显示,越是常常遭到欺骗电话骚扰的地区,用户的警惕性越高,如北京、上海这样的1线城市,很多用户几近每天都能接到欺骗电话。成心思的是,有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手机用户识破1个欺骗电话平均仅需18.5秒,辨认能力居全国第1。

犯法份子善于设计“情形剧本”

从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侦办的网络欺骗案件来看,2016年的网络欺骗犯法活动常常喜欢采取广泛发送欺骗“情形”信息的方式实行欺骗。

该网安总队介绍,以往犯法份子通常选择在春运、暑假期间,针对网上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等,“点对点”设定欺骗策略实行欺骗,每笔金额高,但覆盖面小。“随着市民在网上买卖2手车、求职、找对象等需求的逐步增多,犯法份子只需设计1种欺骗情形剧本,通过网络发布,广泛投放虚假广告、信息,冒充招聘公司、婚介公司等进行网上招工、网上交友等方式的欺骗。”网安总队表示,这类方式因个体受骗金额小,常常被害人不愿报案,但因但覆盖面广,欺骗金额总量“聚沙成塔”。

网安总队表示,今后将加强对新型网络欺骗案件的研究,延续保持对网络背法犯法的惩办高压态势。

专家:应明确电信欺骗定罪量刑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建华表示,电信欺骗已构成完全的黑色产业链,网络欺骗的从业人数超过160万人,欺骗“年产值”达1152亿元。

李建华认为,治理电信欺骗应当严查个人信息泄漏的源头,加强对“个人信息数据”运营单位的安全监管要求,强化信息系统保护等级保护措施,清查信息泄漏责任,“加强公安、金融、电信、司法等多部门参与,兼顾协作,从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推动电信卡、银行卡实名制管理、规范身份证件的使用管理。”

“法律武器少不了。”李建华也特别强调,应从刑事立法的角度,参考金融欺骗、保险欺骗等模式将电信欺骗独立成罪,设计公道的犯法构成要件、适合的刑种,“通过司法解释、案例指点等情势,明确电信欺骗定罪量刑标准,消除法律适用的模糊地带和同案异判现象。”他还提到,应破除各种法律障碍,落实电信实名制、金融账户实名制、电信装备和金融行业准入制度,“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电信欺骗犯法。”

警方提示:防电信欺骗 个人用户做到“3个不要”

个人如何防范电信欺骗呢?警方支招——做到“3个不要”,即:不要随便运行、点击陌生人发来的文件、链接,定期对电脑进行杀毒清算;不要在网上向陌生人提供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真实信息;不要阅读非正规网站并登陆注册身份信息。

企业用户防范方面,警方的建议则是做到“两个健全”,即:健全企业网站信息系统建设;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技术措施。

对政府、金融、教育、公共服务等重要信息系统用户机构网站,警方建议做到“3个提高”,即:提高防范病毒能力,安装并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对抗攻击能力,通过优化网络速度可以使局域网服务器提升对抗攻击的能力;提高安全漏洞检测水平,定期对漏洞进行排查检测。

相干新闻破获艺术品欺骗案 惯用伎俩何上当者始终络绎不绝?

“你们看不出来吧,我已是肺癌晚期,如果不是为了治病,我也不会动了把这块田黄石卖掉的脑筋。”近日,警方破获艺术品欺骗案,以藏品“多是宝石”、“价值上亿”、“有买家出巨资收购”等许诺勾引被害人到其艺术品鉴定公司,随后由涉案公司帮其代为拍卖收藏品,欺骗被害人高额拍卖费或鉴定费,这样的套路已成为最近几年来文玩艺术品市场欺骗的惯用伎俩。但为什么上当者始终络绎不绝?

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

昨天,57岁的刘先生说起自己出售藏品被骗的遭际,不胜欷歔。在最急着用钱的时候,骗子卷走了他2.6万元。“这是借来的钱,没想到就这样打水漂了。”

昨天,上海普陀警方表露了近日破获的1起案值600余万元的文玩艺术品欺骗案件。很多人像刘先生1样,付出高额鉴定费后,才被告知所拜托的艺术品达不到买家要求,但鉴定费不退。

警方表示,除市场监管存在空白,被害人想“1夕暴富”的空想,让骗子轻易打开心防。

去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石泉路派出所前后受理了3起“鉴宝欺骗”案件。经过访问调查,1家位于普陀区铜川路的上海久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浮出水面。但当民警深入侦察时,该公司却于去年8月初搬离石泉地区不知去向。

在随后两个多月内,专案组积极寻觅涉案被害人,前后制作相干笔录70余份,初步统计涉案金额150余万元。办案民警通过对部份被害人报案材料梳理,锁定了涉案艺术品公司相干“业务员”真实身份,终究通过网上追逃抓获3名涉案人员。

经调查,专案组得悉原公司的管理层和业务骨干均已搬至普陀区另外一商务中心,更名为“上海靓尊艺术品鉴定服务有限公司”,继续从事欺骗活动。

去年12月8日下午,上海警方多部门协作,对上海靓尊艺术品鉴定服务有限公司展开收网行动,当场控制涉案人员90余名,查获账簿20余本,统计涉案金额人民币600余万元。公司管理层肖某等15名骨干人员全部落网。

12月12日,警方又在静安区上海劢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国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内抓获5名涉案嫌疑人。“上海靓尊艺术品鉴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被害人至上述两家公司做相干检测,两家公司在不具有国家相干资质的情况下,向被害人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共同诱骗被害人支付高额鉴定费用,金额在1.5万元至3.5万元不等,最多的被骗走了数10万元。

目前,共有83名犯法嫌疑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涉案账户已被依法冻结。

据普陀分局经侦支队负责人介绍,此类案件在上海已破获过量起。为什么始终没法禁绝?主要缘由是市场监管存在空白。这些涉案公司在工商注册时,所有的手续都是合法的,但具体经营却处于失管状态。

据警方流露,上海目前并没有专门从事艺术品收购的正规拍卖公司。很多没有拍卖资质的艺术品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投资公司等以代拍卖、收购之名行事,其实都是实行欺骗活动。至于鉴定公司,全国真正有资质的也不过个位数,而且主要是面对大型的机构提供服务,其实不提供民间鉴宝服务,所以凡打着文玩艺术品检测旗号的公司,也均属非法经营。

警方同时提示,骗子屡屡得手,与被害人总想着“1夕暴富”有不小的关系。前面提到的受害人刘先生,当初花5000元收购的田黄石,骗子开出了7000万的高价,这对急需用钱的刘先生,是巨大的诱惑。还有1名受害人,拿着1块在南京雨花台捡的雨花石前去估值,也被开出了180万的高价。“有些被害人也是怀着捡漏的心态,结果小骗遇上大骗。却没想到,天上历来不会掉馅饼。”

警方再次提示,1般在藏品成交前就要收费的都是骗子,应马上终止交易。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以上就是关于“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的内容,希望大家看的开心,看的愉快,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分享本网站,让更多的人看到本站的“清华教授被骗细节 恐吓威逼使其一步步中计骗走1760万”内容,谢谢!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