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行风景

到敦刻尔克 感受“血与火”

2017-08-21 21:00:55

到敦刻尔克 感受“血与火”

今天的敦刻尔克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姚蒙董铭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纪双城】关于2战的好莱坞大片《敦刻尔克》,在全球上映1个月,引发人们对2战“敦刻尔克大撤退”产生地——法国北部小城敦刻尔克的关注。这里是欧洲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是繁华的港口城市,也是人们反思战争,呼唤和平的历史名地。

  仍可见被击沉的船只残骸

  敦刻尔克市内的主要建筑,如新哥特式的市政厅、钟楼,成为城市的标志,远航船只接近港口时最早看到的就是市政厅的高塔与钟楼。这些建筑在2战期间曾挨过炸弹。看着满街冷冷清清的人流,真正感到战争已阔别,和平给昔日战场带来繁华与发展。

到敦刻尔克 感受“血与火”

大撤退的船只残骸

  影片中最触目惊心的大撤退沙滩,如今只是1个平静普通的法国北部海滩,在退潮时,敦刻尔克海滩、海岸外还可以看到1些当年被击沉的船只残骸,提示人们,敦刻尔克战役有许多船只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电影《敦刻尔克》摄制组当时在现场搭了很多仿古的布景,也让围观的法国居民们感受了70多年前的腥风血雨。

  2战期间该城被德军与盟军前后两次大范围轰炸过,但战后的重建却抹去了战争的许多痕迹,只有城内的战争死难者记念碑照旧让人铭记2战时期这1重要的战役。在当年遭轰炸最利害的港口与海滩,还有1个当年英国、法国联合指挥部的遗址供人参观。人们可以在这个遗址里看到当年指挥部里面的场景,还可以参观各种当时的武器、设备、服装。该博物馆里收藏着各种重要的照片与地图、文件,让人1睹当时的场景。

  半卖半送英国城变法国城

  敦刻尔克昔日的主人,实际上是英国人。1662年,当时的英王查理2世以20万英镑将敦刻尔克半卖半送地给了法国。查理2世希望在金钱上得到法国时任国王路易104的支持。如今,在敦刻尔克当地集市,1些能工巧匠将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制成竹质玩偶,将来龙去脉表述得清清楚楚。1些当地生意人还向游客介绍说,自己1半是英国血统,1半是法国血统。

  从16世纪到17世纪开始,敦刻尔克就1直是法、西、英、荷等国争取之地,当地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这其中就包括让·巴尔。巴尔诞生于1650年的敦刻尔克,12岁就学会航海,随后带领舰队在海上与敌人作战。不但在博物馆里有让·巴尔的各种介绍,在大街小巷也1样能找到让·巴尔留下的历史印记,比如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雕塑,还有各种面包店、酒吧等等。在这些地方,当地人总会跟初来乍到的访客,讲起让·巴尔带领敦刻尔克海盗,与荷兰人交兵立功的传奇,说起他在1689年,成为海军上尉并统领庞大船队转运食品和钱币用于减缓法国饥荒问题。

  “敦刻尔克”为荷兰语,意为“沙丘上的教堂”。这座教堂钟楼在城市的中央,非常古旧,是敦刻尔克城市旅游局的办公地。人们可以走上钟楼高处的观景台,俯瞰敦刻尔克全城,了解这座城市的特点。

  敦刻尔克不但有战争的印记,这里每一年春季的狂欢节是法国诺曼底地区最大的狂欢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为何要举行狂欢节?这和当地早年的渔民文化有关。听说,古时的敦刻尔克渔民,每一年到了23月份,就会出海到远洋打捞鳕鱼。临行之前,大家会痛饮1番,手舞足蹈。1些渔民还会穿1身传统服装,头顶花帽,脸涂油彩,肩披羽巾,手执花伞,脚蹬丝袜。全城人在乐队带领下,从1个城镇连唱带跳地转到另外一个城镇。在市政府前,会有咸鱼落下,人们争而食之,以求好运。

  这些体现敦刻尔克历史文化的表演,每一年都能在敦刻尔克狂欢节气氛到达高潮时看得到。当地人调侃说,其实这样的狂欢节,也在1定程度上记念大撤退,由于一样挤得人隐士海,而每个人心中怀揣的是迎接美好明天的希望。

  从空中领略大撤退的沙滩

  敦刻尔克和诺曼底一样都是法国著名的“2战遗址旅游目的地”。由于气候偏冷,风大,风景也不如法国南部的湛蓝海岸,来敦刻尔克度假的大多数是荷兰、比利时和英国的游客。每一年许多法国人来敦刻尔克参观2战遗址,是要牢记战争的教训,不忘历史。

  敦刻尔克也围绕着大撤退开发了很多旅游线路,比方坐巴士沿途听导游讲授当年的战事,坐飞机从空中领略大撤退的沙滩,坐游艇感受水手们几百年的生活等,串起了这个古老城市的时空。也许电影上映时间短,宣扬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今年的游客数并没有明显增多。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