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无限物联

工业4.0创造了哪五大产业链?

2017-03-13 19:32:24

有人说,工业4.0的到来将在10年内淘汰所有传统产业,而依照工业标准的划分,我国的工业主题水平处在普及3.0的阶段。也就是还未到达3.0。作为1个工业大国,能否加速推动工业现代化进程,快速转变工业模式,将对我国能否成为工业强国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紧抓机遇,主动求变,中国制造势必成功转型“中国智造”,中国工业定会迎头遇上,站在世界之巅。

2010年开始,中国制造业范围以超出美国,跃居世界第1。但由于劳动力本钱急剧上升等多方面因素,从2014年开始东南沿海地区1部份制造企业的倒闭。外加世界各大国家对”制造业空心化”问题的重视,恍如都在对中国制造业说: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15年以来,国务院前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点意见》等1系列顶层设计文件,这为我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动能做好了铺垫。中国开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u=2926537574,3113589092&fm=21&gp=0

机器换人改变中国制造业

位于深圳的雷柏科技于2011年上市,主营业务是鼠标、键盘、工模具等电脑零部件,2010年该公司为外国品牌生产键盘和鼠标取得了人民币6.5亿元的收入,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衰减,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曾靠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打天下的雷柏最近几年来经营逐步堕入窘境。公然资料显示,雷柏科技2011,2012,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降落13.07%,18.57%,13.87%,并且净利润呈负增长,直到2014年完成收购了乐汇天下并将其纳入报表,营业收入才同比上涨31.66%,但鼠标键盘等主营业务毛利润仍为负增长。

眼下在雷柏工厂里,多年来1直旋转、曲折以生产计算机鼠标和键盘的机械臂现在正进1步扩大生产的产品范围:生产消费级无人机。由于相比生产鼠标键盘的负利润,雷柏的无人机业务利润率却在40%以上,因而和深圳的很多公司1样,雷柏科技在争分夺秒地开辟能够使本身再度繁华的新市场的进程便将战略指向了以无人机、机器人生产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上。2015年年底,该企业推出大范围的定增募资方案,通过增发方式召募近12亿元资金投向“机器人集成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无人机产业化项目”等4大项目。紧接着,在2016年1月,雷柏科技又引入华为替其工厂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提供数据通讯解决方案。其终究目的是希望从1个利用机器人智能装备的实践企业,转变成1个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的输出者。

据介绍,雷柏募投项目“机器人集成系统装备产业化项目”和“无人机产业化项目”正常达产后,每一年可分别实现税后净利润5741.49万元、1.74亿,并在本来的业务萎缩之际吸引新的客户。市场研究公司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搭载摄像头无人机的需求预计将到达300万架。由于对机器人的使用,雷柏科技去年入选了中国政府的全国46个试点示范项目之1,这项荣誉可能会帮助该公司赢得新业务。

雷柏科技董事会秘书谢海波表示,只要1招鲜就真能天下无敌、10年都不需要改变吗?他说,这是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现在需要转型、转型、转型。现年37岁的谢海波上个月有1天为准备与潜伏客户会面连午餐都没有吃。他表示,不管事情变很多么困难,他相信依然会有公司生存下来,乃至发展得更好。

中国经济放缓也给转型中的硬件生产商和初创公司带来了1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本钱低廉的多余产能。在旧金山和深圳都设有办公室的初创公司加速器HAX合伙人Benjamin Joffe称,工厂有闲置的生产线、没在使用的机器,还有没甚么事干的人员,都在耗费本钱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些都可以用到新项目上。

工业革命重组全球经济格局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工业革命都给1些国家提供了弯道超车、超前发展的机遇,工业革命同样成为全球经济格局大重组的导火索。

第1次工业革命使英国1度成为“日不落帝国”;第2次工业革命使日本、德国等国家迎头遇上;第3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取得长达10多年的延续增长,成为世界经济领头羊。而那些曾在第1、第2次工业革命中取得机遇的国家,如西班牙、荷兰等国,由于没能捉住后续工业革命的机会,由原来的第1方队退至第2方队。

中国虽然在农业文明时期有过领先于世界的唐代盛世,但由于没能搭上工业革命的快车,又逐渐沦为低收入国家。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1路高歌猛进,现已跃居世界第2大经济体,但与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目前,世界正处于第4次工业革命阶段,其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旨在构成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5G通讯、能源贮存和量子计算,都是这1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

第4次工业革命将在许多领域带来快速和颠覆性的变化,世界格局再1次面临着洗牌的机会,会产生新的赢家与输家。发达国家纷纭实行“再工业化”战略,不是简单地回归制造业,而是要在第4次工业革命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工业4.0掀出5大产业链

在工业4.0时期的智能工厂里,机器和装备将具有提升的自我优化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这与本日运行固定程序操作的情况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制造工艺的组织将不同,会与全部生产链协同–从供应商到物流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逾越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相连。各个生产步骤将实现无缝连接。影响的进程将包括:工厂和生产计划;产品开发;物流;企业资源计划;制造履行系统;控制技术;现场的各个传感器和履行器。

1.上游行业–传感器

最近几年来,传感器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发展阶段。新型传感器的特点是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但增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可致使建立新型工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管“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实最本质的变化是智能化生产,而在谷荣祥看来,传感器是全部智能化的关键。由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最核心的方面是智能制造,不管网络化还是数字化,最前端都将是智能化,但所有的这些都将离不开传感器。

传感器产业作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程的高技术产业,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众人注视。

2007⑵014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行业工业总产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在GDP中的占比保持在0.10%-0.15%之间。

在国家大力加强传感器的开发和利用的1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传感器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2.上游行业–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作为1种高效的局域网络,从诞生之初,就担当着传感器数据传输、生产装备控制等功能,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和工厂信息化的基础。它的构建也就成为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

如果说第3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仅是将生产进程作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的利用。工业4.0将信息技术的利用大幅扩大,进而衍生出“智能工厂”的概念。它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

工业以太网,互联互通、实时控制,进而实现安全、节能将是智能工厂的核心技术。具体而言,包括生产装备联网实现自律调和作业的M2M,通过网络获得大数据的利用,开发、销售、ERP、PLM、SCM等业务管理系统与实际生产进程之间的协同等。

由于现代智能工厂有4大关键点:1是要连接所有网络以拿到数据。2是要有智能机器。3是大数据,将所有装备、所有人连接后,所有数据都大批量传送到智能终端上。4是分析,得到数据后从中抓取出利用趋势来,提高装备状态的检测和预测水平。要构成高速传输、大数据,保证实时性、安全性和节能就变得10分关键。这正是工业以太网构建的要旨。

3.中游行业–工业软件

智能工厂将是工业软件产品创新的主线。机器层面,提高装备智能水平,改良性能和生产效力;车间层面,加强机器间通讯协作,提高生产线的协同水平;工厂层面,优化和调度多车间、多生产线等生产资源,实现生产能力、供应链及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

4.中游行业–工业机器人

近两年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两化融会的稳步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设备领域得到了全社会范围的广泛关注。随着产品性能提升的内在需求增加和中国劳动力价格上涨,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加大。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代表,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科技设备,不管在推动国防军事、智能制造、资源开发,还是在培养发展未来机器人产业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1些新兴的中低端市场也迅速扩大,如工程机械领域,某些过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石化、食粮、建材、化肥、饲料等领域市场需求也迅速发展起来。最近几年来,通过拓展下游利用服务,开辟传统市场接纳新兴生产方式,家电、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是机器人未来利用的主战场。在1般工业利用的新领域,如光伏产业、动力电池制造业,包括酒类、饮料、乳业、糖等在内的食品工业,和化纤、玻璃纤维、5金打磨、冶金浇铸、医药等行业,都有工业机器人的利用空间。

5.下游行业–智能物流

中投顾问在《2016⑵020年中国智能工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智能物流是工业4.0核心组成部份,是下降社会仓储物流本钱的终极方案:在工业4.0的智能工厂框架中,智能物流仓储位于后端,是连接制造端和客户真个核心环节。与美国、日本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单位GDP中我国的仓储本钱占比是其他国家的2⑶倍,并且这1差值近年来显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而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具有劳动力本钱的节俭、对租金本钱的节俭、管理效力的提升等方面优势,是下降社会仓储物流本钱的终极解决方案。

多重因素影响下,智能物流装备在诸多领域成为企业替换人工、谋求转型升级的不2选择,物流领域也不例外。智能化物流设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从短时间看,采取智能化物流设备会致使企业投入增加,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智能化设备给企业带来的人力本钱的节俭和效力的提升,将使企业延续受益。

中国如何捉住革命的机遇

经过量年发展,中国已具有在第4次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基础,捉住这个机遇,会有力增进中国加快实现“两个1百年”奋斗目标。

首先,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第4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基础工作:加强迫度与法律建设,深入进行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为大众创新提供有益的制度环境;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抓起,提高信息服务的公共化和均等化水平,提高全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技术利用素质,做好人材储备和人材培养;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营建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第2,捉住第4次工业革命机遇,其实不意味着我国可以忽视制造业的短板,直接进入互联网时期,而是要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来支持,信息化就会因缺少坚实的技术基础而难以加快发展。

现在发达国家正在进入工业4.0时期,而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大体处于2.0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缺少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设备制造能力。捉住第4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必须进1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使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

第3,捉住第4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要针对我国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会深度不够等问题,加快推动新1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会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会的主攻方向;实现互联网+,着力发展智能设备和智能产品,推动生产进程智能化,培养新型生产与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要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利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利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干工具、传感和通讯系统协议,实现人、装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辨认、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第4,捉住第4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要与增进企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世界1些知名企业不但本身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还为其他企业提供智能化技术服务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企业鉴戒。

互联、同享使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有可能参与工业革命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技术创新不但来自大公司,中小企业和民众也可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捉住第4次工业革命机遇的重要途径。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