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面向2030,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社会发展将有哪些"大动作"?——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谈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三

2017-06-18 08:26:01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题:面向2030,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社会发展将有哪些“大动作”?——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谈社会发展科技创新3大看点

  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

  人口健康、海洋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面向2030,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在“1035”期间将有哪些“大动作”?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为您独家描绘属于中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3大看点。

  服务科技创新“3步走”:建立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新标杆

  聚焦重大民生关心、大幅增加科技供给、创新链条向转移转化延伸……细数最近几年来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领域的成绩,徐南平介绍,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4梁8柱”已初步建立,将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整体布局在不断调剂完善。特别是党的108大以来,确立了‘5位1体’整体布局,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愈来愈重要。”徐南平表示,“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出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号令,肯定了科技创新‘3步走’战略目标,提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摆在国家科技发展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升了信心。”

  “3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新标杆。徐南平说:“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目标。科技部将依照‘抓战略、抓计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要求,谋求新方法,着力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由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现整体推动和重点突破。”

  “健康、美丽、平安中国”新图景:科技创新织就保障亿万大众生活的幸福网

  “我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都将得到解决,那末老百姓的需求是甚么?”徐南平说,“需要更好的空气、更洁净的水、更健康的生活和更安全宜居的环境,这些都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干。”

  徐南平表示,“科学研究既要寻求知识和真谛,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大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支持,社会发展不但是民生改良和环境保护,也是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要掌控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新内涵,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新理念,实现从服务‘小众’向服务‘大众’的转变,织就保障亿万大众生活的幸福网。”

  “1035”期间,科技部将围绕“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的重大需求,关注科技与经济、社会、民生等发展相结合,通过抓计划,系统布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落实计划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1系列民生工程,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持。健康、美丽、平安中国的新图景正在铺展。”徐南平说。

  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新路径”:科技赛场必须有“1招鲜”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体部署,科技部在社会发展领域启动14个重点专项,与“1025”863计划和支持计划经费投入相比,增幅约为37%。

  科技部还将启动中医药、防灾减灾、食品安全3个重点专项。与此同时,已分批启动了“深海空间站”“健康保障”和“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等3个“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科技赛场竞争必须有‘1招鲜’,必须在若干领域创新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必须瞄准原创性、颠覆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技术创新,前瞻性和引领性地部署重大任务。”徐南平表示,1是优势领域要变得更强,比如水稻,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未来要进1步引领该领域的发展;2是战略必争领域1定要强,比如海洋科学领域,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3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要超前布局,比如生物技术,1定要做大做强。

  徐南平认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1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科技部在服务好创新主体、服务好地方、服务好部门的同时,将以‘国家可延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平台,进1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推动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