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郭景平委员:治霾要紧,也别忘了保护臭氧层

2017-04-08 12:19:04

  两会关注

  “和雾霾不同,消耗臭氧层物资无色无味,人们对这类污染物并没有直观感受。”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郭景平委员表示了耽忧。

  消耗臭氧层物资在平常生活中偷偷藏在冰箱、空调、电子产品、灭火器材、烟草、泡沫塑料、发胶、杀虫剂等产品的生产或使用进程中,当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受紫外线照耀分解出的氯自由基和溴自由基会大量摧毁臭氧份子,造成臭氧层破洞。

  在全球共同努力下,美国科学家发现,南极臭氧层破洞在2000年到达最大值后——几近相当于非洲的面积,开始渐渐“愈合”,预计2050年封闭。不过,在郭景平看来,作为消耗臭氧层物资生产约占全球总量的40%,消费约占全球总量的60%的大国,我们对这类污染物的监管和处置其实不够重视。

  “从事消耗臭氧层物资处置技术的研发机构凤毛麟角,所以缺少已建成的具有消耗臭氧层物资烧毁能力的处置企业。” 在郭景平看来,依照《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时间表,到2030年我国将有大批消耗臭氧层物资等待烧毁,这是个巨大考验。

  郭景平提出,从现在开始,要尽快加强收回再生分离技术和烧毁装置的研发,为兴修消耗臭氧层物资烧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相干规定,危险废物制止跨省转移,“这就要求每一个省分最少有1家具有消耗臭氧层物资烧毁资质和能力的单位。”

  而在监管方面,郭景平认为环保部门及科研机构大多将注意力放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资的替换物资研发和提倡使用上,疏忽了对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消耗臭氧层物资的监管。她建议鉴戒我国化学品管理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从生产、物流、仓储、使用、回收或烧毁等环节全程监管。”

  但郭景平同时也看到,监管存在困难。虽然《消耗臭氧层物资管理条例》对消耗臭氧层物资无组织排放等行动明确了法律责任,但在现实监管中没法实行——由于消耗臭氧层物资多为无色无味气体,除纯度较高的贮存于气瓶以外,其余大多以混合物的情势存在于紧缩机、含发泡剂的泡棉、灭火剂等物资中,非常容易被人为释放出去,执法人员取证难。

  “人们能看见灰蒙蒙的雾霾,但看不见天外的臭氧层破洞。”郭景平呼吁,这需要环保部加大宣扬力度,引发全社会重视,在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左右开弓,实现消耗臭氧层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科技日报北京3月11日电)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