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网络

到南海追寻"尘世的诗篇"—记海洋沉积学家刘志飞

2017-04-07 11:28:12

  新华社“决心”号3月12日电 题:到南海追寻“尘世的诗篇”—记海洋沉积学家刘志飞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1位海洋学家曾说:“在海底深处,流落着尘世的诗篇”。正在南海北部展开大洋钻探的“决心”号上,来自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刘志飞教授,10多年来1直在南海追寻“尘世的诗篇”—深海沉积。

  站在“决心”号甲板凭栏临风、纵目远眺,宝蓝色的南海浩大深邃、横无际涯。对这片南海北部的美丽海域,刘志飞谙熟于心。过去几年来,他已10屡次乘船来到这里,战风斗浪、历经艰辛,在海底深处建立了全球先进的“深海沉积动力进程综合观测系统”,这是我国科学家延续展开深海沉积学研究的“野外实验室”。

  如今,就在距离“决心”号仅50海里左右的海底深处,刘志飞带领科研团队布设的12个站位、长度在1000-3300米之间的“综合锚系观测员”,正牢牢扎根于海底,昼夜进行“蹲点调查”,观测记录这片海域的深海泥沙运动、和海水流速、温度、盐度、混合强度等参数,并搜集深海里的悬浮泥沙颗粒。

  “研究海洋需要古今结合、海陆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海底‘野外实验室’观测的是现今海洋沉积现象,通过‘决心’号从南海海底钻取的是古代沉积资料。将今论古,我们才能更好地研究过去;了解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刘志飞说。

  取得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刘志飞,最初的研究方向是青藏高原。为了将海陆结合起来研究,他来到同济大学,师从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2001年,他到法国巴黎南京大学学和里尔大学进1步进修,专攻海洋沉积学。‵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沿海,是全球接收陆源碎屑沉积物最多的半封闭海盆。同时,南海还具有丰富的表层和深水洋流系统,具有保存完好的半深海沉积物资,是展开深海进程和深海沉积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回国后,刘志飞致力于南海深海沉积学和南海陆源碎屑物资“从源到汇”的海陆结合研究。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南海深部计划”。在该计划支持下,刘志飞率先在南海展开了深海沉积搬运进程的观测研究,为理解南海深海进程演化的机理作出贡献。

  终年与大海打交道的刘志飞,曾参加过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208航次、IODP349航次,这已经是他第3次上“决心”号。4月初,完成“决心”号这个航次后,他计划4月底再回到这片海域,对海底的“野外实验室”进行数据搜集和观测装备保护保养。

  “地球表面大部份是深海,超过2000米水深的深海区占海洋面积的84%。深海是人类未知的世界,蕴藏着无数科学奥秘,南海是我国深海研究的突破口。主导南海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讲好南海故事,我们义不容辞。”刘志飞说。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