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屈臣氏中国市场业绩首降 遭遇滑铁卢后换帅

2017-04-09 05:50:16

  原标题:屈臣氏中国市场事迹首降 遭受滑铁卢后换帅

  事迹遭受滑铁卢 屈臣氏中国换帅

  屈臣氏日前宣布,屈臣氏及百佳中国行政总裁罗敬仁因个人缘由请辞,并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离职,结束长达14年的屈臣氏生涯。据了解,现任屈臣氏中国首席营运总监高宏达将接任屈臣氏中国行政总裁1职。2016年,屈臣氏中国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罗敬仁掌舵下的屈臣氏中国在高速扩大后终归还是走入了瓶颈期,品牌老化、导购服务饱受诟病、商品结构缺少吸引力成为屈臣氏发展的障碍。对此,屈臣氏方面否认高层变动与事迹和战略调剂有关。

  中国市场事迹首降

  据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实业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2016年整体营收为209.14亿元港币,较2015年的217.13亿元港币降落3.82%,这是屈臣氏在内地市场的首次下跌,但抛开货币因素实际增长2%。

  抛开货币因素,屈臣氏事迹小幅增长的背后是新门店数量的增加。根据公然资料显示,屈臣氏2016年在内地店铺总数量到达2929家,共增加446家新店,较2015年增长了18%。在财报中,屈臣氏表示今年计划还要净开设超过1000家店铺,其中65%都在内地和亚洲经营。如果依照罗敬仁去年8月提出的目标推动,预计到2018年屈臣氏中国的店铺总数将扩大到3800家,覆盖全国超过520个城市。另外一方面,屈臣氏单店事迹逐年下滑,2016年平均单店产出约729万元,较2015年下滑约10.1%,2015年较2014年下滑约5.1%。

  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屈臣氏目前的利润主要来自3方面,1是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和利润贡献,2是供应链的采购优势和价格空间,3是品牌进场费、条码费、促销推行费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单店下滑主要是由于屈臣氏主流的消费者是1些小资人士,随着网购和海淘兴起,小资们的产品供货渠道增加上后,对屈臣氏的依赖度就会下降,而跑马圈地常常多会伴着高本钱和管理问题的掣肘,在老店事迹延续疲软的情况下依托开新店来盈利是不可延续的。

  欲买通线上线下渠道

  面对实体店铺事迹的下滑和美妆线下渠道被挤压,屈臣氏最近几年在线上渠道花费了颇多力气。据公然资料显示,屈臣氏2014年在港推出线上购物,2016年的网购事迹较2015年上升超过50%。

  香港屈臣氏总经理张慧屏认为,线上渠道事迹的大幅上升说明消费者喜欢多元的购买体验。据张慧屏流露,屈臣氏在网上提供的产品种类较线下更多,在网上购买产品的顾客每3人中有1人选择来店铺提取产品,将来会继续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顾客不同需求。

  针对中国内地的年轻消费者,屈臣氏今年2月低调上线1款名为“莴笋”的APP,企图打造1个美妆问答购物平台。除常规的线上售卖,产品中还专门设有“Ask me”视频美妆咨询板块,用户可以通过和美妆咨询师在线问答的方式了解相干的美妆知识。另外,屈臣氏今年4月还将在澳门推出线上购物。

  在线下零售渠道方面,屈臣氏近日拿出5.4亿港元投资大数据科技,与加拿大初创企业Rubikloud合作,为旗下遍及亚欧25个市场逾1.33万间门市的零售网络建立兼容人工智能技术的RubiCore企业大数据平台,并引入两套机器学习程序,以完善顾客体验。香港屈臣氏总经理张慧屏表示,屈臣氏将加码保健品品类增进实体店铺增长,据屈臣氏曾做过的1项网上调查,超过1半的香港市民都对本身健康状态比较耽忧,因此7成以上的人有购买或斟酌食用维他命和保健品。

  南方日报记者 彭颖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