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碧桂园质量门引业主维权潮 转型带来的烦恼

2017-03-23 22:35:35

  原标题:碧桂园质量门引发业主维权潮 6省13地项目全沦陷

首页幻灯1.jpg

品牌中国网配图

  近日,长江商报的1篇关于湖北武汉碧桂园生态城观澜小区业主维权的报导,把千亿级房企碧桂园再次推到舆论的正中央。

  据报导,因小区施工方在施工中采取了最低标准施工,致使交房后房屋出现漏水、渗水等问题;在屡次维修无效的情况下,碧桂园观澜小区1名业主不能不敲破墙体。报导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方向,超过千名网友发帖评论,集体“吐槽”碧桂园相干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另外,下半年,碧桂园因质量问题遭到业主维权几近已成“常态”。今年6月,安徽芜湖碧桂园项目被曝质量问题;7月,无锡碧桂园业主集体谢绝收房;8月,宜都碧桂园业主投诉及堵路;9月,碧桂园在江苏如东项目也深陷其中;10月,安徽安庆碧桂园业主讨说法。

  有媒体统计数据显示,年内,碧桂园在安徽安庆、巢湖、芜湖,江苏如东、靖江、无锡,广东台山等地,触及6个省13地楼盘均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投诉。

  尽人皆知,34线城市1直为碧桂园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不过,在楼市黄金期过去后,34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供需严重不平衡。因此,碧桂园又开始瞄准12线城市,试图通过掘金大城市来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劲。

  “操盘1线城市的实战经验不足,致使其进城的表现其实不是很理想。而在传统的业务强项区域,又出现如此多的业主投诉事件,双向压力,使得碧桂园在转型期的日子过得很艰辛。”1位行业分析人士这样告知中国经济网记者。

  中国经济网记者尝试联系碧桂园相干部门负责人,对方电话没法接通。

  武汉碧桂园观澜小区曝质量问题

  11月23日,长江商报报导了武汉碧桂园生态城观澜小区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

  报导称,在业主收房以后发现,房子多处存在渗水、漏水现象。自今年3月起,就有业主向碧桂园方面及建设部门反应其交付的房子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至今为止业主并未看到多方首肯的处置方案,唯1可以看到的就是开发商及施工方缝补式维修,其中有业主家洗手间连续被挖4次维修。

  而就在今年8月,湖北经济广播电台1次政盛行风热线上,湖北省质安站副站长董文斌了解情况后认为,碧桂园观澜苑小区问题很多,范围很广,性质比较严重。

  另外,长江商报记者还了解到,诸如洗手间4周墙壁、客厅墙壁、大小阳台等墙面渗水发霉等情况,而且实为精装房的地板出现空鼓和墙体或房梁倾斜等质量问题,致使业主认为这与碧桂园公司宣扬的单价1200元的精装修相对甚远,业主认为未到达精装房收房标准,很多业主谢绝收房。

  报导指出,观澜小区业主约有1076户,业主初步统计发现,出现上述问题占比小区业主最少20%以上。

  在记者调查进程中,有信息源流露,开发商为了省钱,应当是采取的最低施工标准。

  截至目前,除多位业主家中正在进行 “缝补式”维修外,碧桂园方面并未作出明确表态。

  34线城市成碧桂园质量“伤城”

  此次武汉爆发的碧桂园业主维权事件,并不是偶然。

  就在前不久,宜春碧桂园项目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有媒体报导称,江西宜春碧桂园项目1期1000多户业主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其精装修房屋大理石开裂、地板踏空和墙面渗水等情况10分普遍,由此致使大范围维权行动。

  最后碧桂园总部让步回应称“返工整改15天内完成”,事件才得到和缓。

  另外,从6月份开始,碧桂园频频被曝出项目存在质量问题。6月份,芜湖碧桂园上榜;7月份,无锡碧桂园业主谢绝收房;8月份,宜都碧桂园业主投诉并封堵道路;9月份,碧桂园江苏如东项目中枪;10月份,安庆碧桂园又遭到业主讨说法。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年内,碧桂园在安徽安庆、巢湖、芜湖,江苏如东、靖江、无锡,广东台山,重庆垫江,福建3明和湖北的荆门、随州、宜都及武汉等地,触及6个省13地碧桂园楼盘,均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投诉。

  转眼之间,碧桂园曾赖以生存的34线城市成了这家千亿级房企彻彻底底的“伤城”。

  转型带来的烦恼

  2015年作为开启转型的第1年,碧桂园今年的表现10分重要。

  今年3月份,在碧桂园的2014年年报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宣布2015年销售目标为1350亿元,同比增加5%。面对媒体“国内楼价今年可能会下跌”的质疑,莫斌还表示:“设定合同销售目标比去年增加5%,也是出于审慎的策略,1350亿元,我们很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

  不过,大半年过去,碧桂园的事迹其实不理想。

  碧桂园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的前8个月,碧桂园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713.8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104万平方米。按其之前发布的全年1350亿元的事迹目标计算,碧桂园前8个月仅完成销售目标的52.87%。

  对是否是能够完玉成年目标,很多媒体和同行都投以质疑的眼光。

  曾有观点认为,“这就是碧桂园转型所要付出的代价。”

  作为1个深耕34线城市多年的千亿级房企,碧桂园的操盘经验和操盘思路已相当做熟,而带着这类思路,冲进北上广深这样的1线城市操盘,碧桂园首先要有1个适应进程;另外,1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拿地本钱高、开发周期长等特点都给碧桂园带来了新的挑战。

  另外,34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是另外一番景象。

  地产行业爆发期,34线城市的过渡开发已造成了楼市供大于求的客观事实;而现在,34线城市房价上涨动力不足,想深耕必将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碧桂园提出的‘深耕3西线,拥抱12线’,这个战略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不尽快转变操盘思路,其未来几年都会面临一样的事迹压力。”1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告知中国经济网记者。

  他还说,34线城市房屋质量问题集中爆发,对碧桂园来讲,是1个极为危险的信号。“12线城市立足未稳,大本营34线城市又火势不断,碧桂园的管理层确切该抓抓施工的质量了。”中国经济网 记者:臧允浩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