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滴滴快车登八大城市 免起步价再掀补贴大战

2017-03-07 05:05:03

  原标题:滴滴快车登陆8大城市 免起步价再掀补贴大战

1.jpg

  烧钱大战看似告1段落的打车软件昨日再掀波涛。昨日,滴滴快的宣布,“滴滴快车”在8大城市正式上线。在北京,不设起步价,每千米1.5元的里程费远低于出租车收费标准。在官方的介绍中,“滴滴快车”冠以“公益”性质,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公益车”仍然可能延续专车“打擦边球”的风格,成为吸引更多私家车加盟揽活儿的手段。

  优选型专车“降级”成快车

  “对着手机按了足足1个小时,你是我今天的第1单。”从晚上8时开车出家门,直到邻近9时,肖师傅终究抢到了他“滴滴快车”的首单。

  昨天,“滴滴快车”正式上线,当晚11时之前接到的定单都会得到和计价金额同等的补贴。“干1份,补1份,跟吃1碗倒1碗似的。”肖师傅笑着说,正是由于高额的补贴,昨天的快车定单遭到疯抢。前面转动而过的几10个单子,他1个都没抢上。最后他连定单目的地都不听,只要冒出1个定单就赶快按,才终究抢得手。“夜里11点之前能满5单的话,就还有30块钱补贴哪。”

  不过,虽然昨天的补贴力度很疯狂,肖师傅还是觉得不太痛快。他本来向滴滴打车申请的是“优选型专车”,但是,从昨天起,所有对滴滴打车软件进行升级的用户,在“专车”的分类下就只能看到舒适型、商务型和奢华型3种。本来旧版软件中的优选型,全部被硬性划到“快车”的种类下。

  专车和快车,1字之差,但计价标准却差了很多。与之前滴滴快的推出的各种业务不同,“滴滴快车”不设置起步价,消费者仅需支付相应的千米费和时间等候费,而“优选型专车”起步价14元,每千米2.6元。

  “打个车去遛狗,不是我太懒,是滴滴快车太便宜。”这样的广告语10分诱人。以目前“滴滴快车”方面公布的全国8座城市的计价情况来看,里程费用除广州、杭州外,均保持在1.3元到1.99元之间,而计时费用则在0.2元/分钟到0.35元/分钟之间,大大低于目前汽车运输行业的普遍价格。根据北京白天出租车里程费用,3千米内13元、3千米到15千米为2.3元/千米、15千米以上3.45元/千米,“滴滴快车”在北京的1.5元/千米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上普通出租车的营运价格。

  快车司机揽活儿靠补贴

  今年31岁的肖师傅平时在1家通讯企业上班。从上月起,他加入了滴滴专车,每天晚上拉3个小时的活,平均能接67单,每月能有3千多元收入。但是由专车降格为快车后,肖师傅觉得这个兼职没那末美好了。

  他算了1笔账:他开的起亚福瑞迪轿车,油耗每千米大约0.8元上下。也就是说,平均每千米只有0.7元左右的收入。“再算上放空车的油耗,车的折旧和保养费用,出来拉活儿还得搭工夫。”肖师傅说,“要是有补贴还行,没有补贴的话没甚么赚头,我就不打算再干了。”

  而在“滴滴快车”平台与司机方面,这1软件也区分于早前的“专车”,即乘客的所有付费,都归车主所有,软件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滴滴官方表示,在早晚高峰期间,除应得的车费以外,车主还能取得1定的嘉奖。但对具体嘉奖额度的多少并未流露。

  “单靠乘客给钱不划算,主要赚补助。”不久前,在本市1家婚庆公司工作的刘畅(化名)刚刚成为“滴滴快车”司机,1周的时间里周1到周4都很闲,他就会利用空闲的日子全职做“快车司机”。不过在他看来,如果仅靠乘客1.5元/千米的付费,收入其实不高,主要还会依托来自滴滴快的方面的补贴,“5千米之内的行程1单补10块钱。”

  另外,记者昨日实地体验“滴滴快车”服务。“您能先走到马路另外一侧等我吗?”试着在快车软件中输入地址,没多久就有司机抢单成功,但与以往出租车或专车司机不同,听说了记者的具体位置后,这位快车司机表示希望乘客到马路另外一侧等候。一样,从下单完成到终究司机到达,记者也等待了10多分钟。

  与专车不同,专车司机要求车上必须备齐纸巾、矿泉水、充电器等,车辆内部必须干净整洁,乃至高端点的车型还要求司机下车为乘客开关车门,但对快车司机则完全没有专车的这些要求。

  不过,在价格上,“滴滴快车”则更加实惠。以记者从东单打车到世纪城的距离计算,平时出租车费用大约在50多元,优选型专车约为70余元,而昨天搭乘快车,结账时只有38元。

  “公益车”是不是背规?

  与此同时,近期更新的滴滴打车APP中,除快车之外,还推出1项名为“顺风车”的拼车平台,正面向社会招募车主注册。根据软件页面介绍,这项业务仍然“零门坎”:只要有车就能够注册成为车主,1个车牌最多会允许3个不同的车主注册。不过,平台方面会对车主有2至7天的资质审核。

  “理论上说,北京车主岂不都可以上下班路上兼职拉活了?”刚买上新车的车主小孙也有些动心。

  不管是已运营的快车,还是行将上线的“顺风车”,滴滴方面都号称公益性搭车服务。但业内人士担心,这可能仍然是打车平台吸引更多私家车加盟揽活儿的手段,所谓公益性只是让此前专车服务“打擦边球”的灰色地带进1步拓展。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分析,滴滴专车具有“好意同乘”的性质,与经营性“黑车”有根本区分。从滴滴平台来看,不以经营为目的,不向车主收费,反而给予补贴;从乘客来讲,支付的费用比出租车低;从车主来讲,得到的收益只是略高于油钱开消,而黑车肯定要比出租车收费更高。“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手段对社会车辆的充裕资源进行整合,既解决打车困难,也下降交通压力,值得鼓励。”他认为,虽然各地不时对专车服务进行查处,但打车平台的发展势头根本打压不了,这是互联网思惟对传统业态的改造,政府管理部门也需要调剂思惟方式,宜疏不宜堵。

  不过“滴滴专车”和“顺风车”对乘客的权益保护也使人担心。朱巍提示,1旦乘客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侵害,该找谁?平台能否负责?是不是有相干的保险下降风险?对司机资质是不是充分审核以确保驾驶技术纯熟和无犯法记录?这些问题都是打车平台需要进1步完善的。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高级工程师张1兵认为,“滴滴快车”等业务的出现会对传统的出租车市场带来1定冲击。虽然快车及未来的拼车业务能够起到同享资源的作用,乃至对环境保护有所贡献,但也应当斟酌到这些业务对当前社会秩序的影响,1方面类似服务存在不纳税的漏洞;另外一方面,1些车主也存在服务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消费者人身安全也有风险。

  新闻链接

  滴滴顺风车预计6月推出

  滴滴快的原有出租车和专车业务,加上新上线的快车和行将推出的顺风车和代驾服务,1个超级出行平台正在逐步成形。滴滴“顺风车”还在研发测试阶段,计划6月1日上线。

  “滴滴快车”和滴滴“顺风车”在服务导向上存在不同。快车是以乘客的需求作为主导,乘客在平台上发出用车需求,司机根据乘客的需求,带乘客去往目的地。“顺风车”则是以司机为主导,司机首先从1个地方去往另外一个地方,乘客才能搭载。另外,快车更多地服务于对车辆需求相对紧急的乘客,而“顺风车”业务则在时间性上的要求相对不那末高。目前乘客使用多数网络拼车业务需提早30至45分钟进行预约,但滴滴“顺风车”有望将预约的时间缩短到15分钟。

  由于拼车类利用可以帮助车主们利用闲置资源、下降乘客出行本钱,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仅2014年就有超过20家拼车APP拿到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2亿美元。较早进入拼车市场的嘀嗒拼车5月6日刚刚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并表示将对乘客和车主继续进行补贴,扩大用户范围,而此前在专车市场竞争剧烈的Uber在2014年8月推出了拼车业务“人民优步”。

  打车软件已融入都市人的生活。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