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动态

中储粮湖南公司遭举报 转基因菜油混临储库

2017-03-06 18:05:01

  原标题:中储粮湖南公司遭举报:转基因菜油混入临储库

首页幻灯2.jpg

品牌中国网配图

  中储粮湖南公司遭举报:3千万被截留,转基因菜油混入临储库

  继两年前被曝出进口转基因菜油流入下属国储库,前不久使用陈粮替新粮事件后,中储粮又被举报因背规操作导致大笔资金被截留,其拜托的多家企业被指使用“顶包”手法进口转基因菜子油,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中储粮下属公司背规操作3千万元遭截留,主动报案警方已立案

  澎湃新闻记者 陈兴王 发自湖南岳阳

  继两年前被曝出进口转基因菜油流入下属国储库,前不久使用陈粮替新粮事件后,中储粮旗下分公司又被举报因背规操作导致大笔资金被截留,其拜托的多家企业被指使用“顶包”手法进口转基因菜子油,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湖南岳阳原小港粮库(现中储粮岳阳小港直属库)职工彭青兰,延续4年举报中储粮下属公司在托市收购中,与拜托企业弄虚作假,购进大量转基因菜油“顶包”流入国家临时储备库。

  彭青兰举报称,在2014年收储进程中,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将本来支付给农户的6000万菜子收购资金,背规兑付给了拜托企业岳阳永盛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致使约3000万元被截留。

  针对彭青兰的举报,5月15日,中储粮总公司通过邮件回复澎湃新闻采访称,举报人反应的受拜托企业永盛油脂公司背规案件,2014年已处理,涉案资金已全部收回,公安机关已立案侦察。同时,责成湖南分公司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干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不过,中储粮总公司未就彭青兰举报的进口转基因菜子油混入国家临储库1事置评。但是,公然报导显示,2013年,中储粮曾被曝出进口转基因菜油流入国储库,当时湖北、湖南两家拜托企业,背规将1477吨进口菜子油掺入临储库存,其中,彭青兰举报的受中储粮拜托企业湖南巴陵油脂公司,后被证实曾进口转基因菜油。

  拜托企业被指套取资金3000万,中储粮报案

  4年来,彭青兰1直在搜集证据,举报中储粮因背规操作导致大笔资金被截留,触及资金3000万。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多位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证实,涉事企业永盛油脂公司法人白雄于今年4月被公安机关拘留,5月8日前后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而当时负责驻点监督永盛油脂公司油菜子托市收购的中储粮湖南分公司长沙米厂厂长马义军因此被开除,另有4名相干人员被处理。

  5月10日,中储粮岳阳小港直属库1位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流露,2014年,永盛油脂公司从中储粮托市领到的收购任务量为油菜子11900吨,折合加工菜子油4000吨。但永盛油脂公司只交付了2000吨菜子油给国家临储库,却经中储粮从农发行拿到了6000万收购款,其中3000万被截留。

  据国内粮油业1位分析人士介绍,依照2014年油菜子托市收购政策,收购款是直接“上卡发放”到农户。农民或商贩交多少菜子,直接由农业发展银即将收购资金汇入农民银行账户,拜托收购企业是没法接触到收购资金。中储粮只与拜托企业之间订立合同,付给加工、仓储费用。

  在2014年油菜子托市收购任务中,由中储粮湖南分公司下属的收储公司负责收储监管工作,收储结束后再将监管账目再交给下属直属库保管监督。当时,“永盛油脂公司只完成收了6000余吨菜子,账面上却是11900吨。”前述内部人士流露。

  5月15日,中储粮总公司通过邮件向澎湃新闻证实 “永盛油脂公司背规案件”1事,并称触及的资金已全部收回,“中储粮湖南分公司作为受害方,去年发现永盛油脂公司背规问题后,第1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立案侦察”。

  中储粮总公司称,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于去年底将永盛油脂公司菜子油退出国家临储库存,并已将其列入国家政策性收购企业黑名单,追回其背法所得。同时,前期已责成湖南分公司对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干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1位接近国家部委的人士向澎湃新闻流露,2013年中储粮转基因“风波”以后,在2014年油菜子托市收购进程中,管理严格,未发现有背规情况。不过,托市收购在履行中弊端百出,“国家也很头疼”,今年可能会调剂政策,目前还没肯定。中央储备粮岳阳小港直属库

  “转基因”疑云

  5月11日,岳阳市洞庭湖沿岸的广袤农田里,除金黄的小麦、已收割的水稻茬子,还有成片的待收获的油菜子。油菜在每一年的3月下旬抽薹开花,4月开始结籽,至5月下旬陆续进入收割期。

  此时,岳阳市油菜子主产区之1的君山区,已有很多农民开始收割零星泛黄成熟的菜子。依照以平常规,再过20天左右,国家就会发布今年的托市收购计划。不过,这里的农民觉得托市收购政策离他们“太远”。农民的油菜子多被商贩以低便宜格收购,再转手倒卖。

  中储粮作为大型央企,在各地设有粮油战略储备库,对粮油市场进行调控。中储粮总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触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根子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受国务院拜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同时接受国家拜托履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油菜子、菜油价格狂跌,国家为保农民利益,稳定食用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实施油菜子托市收购。所谓托市收购,就是国家规定收购价格,由中储粮公司拜托油脂加工企业,公然挂牌收购农民的菜子。企业将收购的菜子加工成菜子油(国标4级),转入国家临时储备库存储,国家财政给予企业每吨220元加工补贴和1定的仓储补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严禁从现有库存陈油中划转或直接收购菜子油入库;严禁将进口油菜子加工后作为国家临时存储油入库;不得有混掺棉子油、棕榈油等搀杂使假行动。

  不过,彭青兰搜集了大量证据,举报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及其拜托企业,在油菜子托市收购中,用进口转基因菜子油冒充托市收购菜子油的背规问题。

  彭青兰向澎湃新闻算了1笔账,2013年,进口转基因菜子油到岸价每吨约8000元,2014年为每吨约5800元。“1般3吨油菜子可以加工1吨左右菜油”。如果托市收购拜托企业接到10000吨油菜子收购计划,依照35%的折油率可以加工出3500吨菜油。但依照每斤2.55元的托市收购价折算,加工出的菜子油每吨在10400⑴0800元。

  “这可谓是1本万利,稳赚不赔的买卖。”彭青兰说,托市收购加工的菜子油每吨要比进口菜子油贵2000元到4000元,企业倒手就可以赚上千万的差价,还能得到国家每吨200多元的加工补贴。

  但由此带来的恶果是,国内进口转基因菜油量不断增加,便宜进口转基因油涌入国内,混入国家临储库,最后以国产非转基因菜子油之名流入市场,致使消费者还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到转基因菜子油。同时,农民利益受损,油菜种植积极性降落。

  不过,中储粮总公司未就彭青兰举报的进口转基因菜子油混入国家临储库1事置评。永盛油脂公司

  被举报企业曾被查实进口转基因菜油

  最近几年来,彭青兰延续向国家食粮、财政等部门,和中储粮纪检部门进行举报。今年2月,国家财政部门就此进行了调查,但调查结果暂还没有向他公然。

  曾被彭青兰举报的巴陵油脂公司牵涉其中,后被证实确切存在用进口转基因油“顶包”的行动。

  2013年11月1日,中储粮总公司在其官网发布调查处理结果,承认中纺农业湖北有限公司和湖南巴陵油脂公司两家公司,在托市收购油菜子进程中,将1477吨进口转基因油“顶包”掺入国家临储库。

  彭青兰的举报,曾被国家相干部门认定“部份属实”。

  2012年,彭青兰将第1份举报材料递交给了国家食粮局,举报受中储粮湖南分公司拜托,承当油菜子托市收购任务的岳阳市永盛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等公司,以直接购买进口转基因菜子油,冒充托市收购加工的国家临时储备油,套取国家财政的收购、加工补贴。

  彭青兰称,2011年,他曾受雇用自有油罐车,从岳阳市多个码头,参与或目击了上述企业运回进口转基因菜子油约11000吨,装入中储粮国家临时储备油罐中。

  从2011年至2013年,彭青兰曾参与运输或跟踪拍照,记录了部份拜托企业运输进口转基因菜子油。2014年,他从电力部门调取了部份托市收购加工期间用电量,发现与加工应耗电量不符,“有1家企业居然托市收购期间连续3个月没有用电”。

  2012年3月16日,岳阳市食粮局接国粮信字[2011]4号函件要求查处。经调查,认定彭青兰的举报内容“部份事实”。官方撰写的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永盛油脂公司“从张家港运回4级菜油4997吨用于精炼”,补抵了托市收购的油菜子加工后出现180吨缺口,但未发现巴陵油脂有背规行动。

  事后,负责监管当年托市收购工作的中储粮小港直属库被处罚3万元,责令永盛油脂公司改正,予以正告。但这份调查报告未提及永盛油脂公司外购的菜子油是不是为进口转基因菜子油,和如何处置已入库的外购油。

  1年后,2013年8月22日,有媒体表露4川、湖北、湖南等地的托市收购企业,用进口转基因菜子油冒充国产菜子油,冲抵托市收购任务,欺骗国家补贴的同时还赚取了进口油和国产油之间的巨额差价。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