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健康

重庆:提升群众对中医药获得感

2017-06-18 20:33:54

  2016年以来,重庆市中医药系统坚持深化改革,提升能力,改良服务,继承创新,不断发挥中医药的特点优势,切实提升了大众对中医药的取得感。近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公布了《重庆市中医事业发展“1035”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将建立起功能更完善、特点更明显、服务更方便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中医药服务,提升大众对中医药的取得感。

  深化改革,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为了让广大大众有地方看中医、看得起中医,重庆市延续深化中医药改革,着力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该市稳步推动公立中医医院改革,2016年新增市中医院和11所区级公立中医医院纳入改革范围,区县公立中医院除中药饮片外,全面履行药品零差率政策,积极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延续深化垫江中医综合改革实验县建设,中医骨干“县管乡用”经验被全国医改办纳入典型经验推行。中医系统积极参与分级诊疗改革试点,推动中医药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丰都、沙坪坝、渝北、9龙坡等区县均建立起以中医院为核心的医联体,积极探索中医分级诊疗新模式。

  据了解,围绕中医内涵建设,重庆市积极展开等级医院评审和大型医院巡查工作,2016年新增3甲中医医院2所、新增和复评2甲中医医院5所,督导医院坚持中医办院方向,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良大众就诊感受。同时,展开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和处方点评,加强中药饮片购进、保管、使用、配送等环节管理,增进中药饮片公道使用。

  2016年重庆市28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数同比增长23.3%和20.8%,并新增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2个。通过加强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6所区县人民医院通过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评审和复评。据统计,黔江区中医院中草药收入同比增长24.3%,永川区中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比达35.9%,大足区人民医院中医药服务量达本院总服务量的30%以上。

  为切实做到“把中医药服务带到大众的家门口”,重庆市扎实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市98.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9%的乡镇卫生院、78.4%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3.3%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建成基层中医馆833个。通过积极实行中医药健康管理,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到达50%以上。

  顺应情势,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重庆市通过印发《关于推动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实行意见》,有针对性地出台17条措施,积极展开工作试点,进1步鼓励社会办中医,规范社会办中医。2016年,全市新批准设置民营中医医疗机构46个,全市在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达2191个,社会办中医渐成遍地开花之势。

  为增进中医健康服务发展,重庆市放宽市场准入,落实鼓励政策,创新监管方式,鼓励各类资本投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支持社会办中医医院与养老、康复疗养机构展开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市场在健康服务领域资源配置中的主要调理作用。

  据介绍,2016年重庆市向国家推荐了该市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2个、示范基地10个、示范项目16个。创新中医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垫江中医院等中医院展开中医医养结合试点。推动中医“治未病”建设项目试点,全年展开中医健康干预22.9万人次。积极引导、规范、支持社会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展开现状调查,培训从业人员2812人次。该市南川区政府印发中医药产业等专项计划,打造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和金佛山中医旅游精品。武隆区制定中医健康养生旅游计划,提升中医健康旅游形象。

  “今年,我们将进1步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重庆市卫生计生委相干负人表示,通过制定面向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中治疗未病健康服务包,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公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启动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推动中医药养生、养老保健服务,展开中医医养结合试点。

  同时,深入实行中治疗未病健康工程。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于1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进1步加大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宣扬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扩大政策受益范围,积极探索新的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当前,重庆市中医药系统正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和发展计划为主线,以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优化人材结构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重庆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进1步大众对中医药的取得感。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