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节能

加速与资本力量融合 环保产业驶入双轮驱动时代

2017-04-07 03:01:21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中国的环保产业已进入大资本时期。”E20环境平台董事长傅涛曾如是说。环保产业由过去的“没人要”,变成现在资本眼里有价值的项目,是由于资本规则产生了变化,这使得环保产业进入了资本融通的时期。

加速与资本力量融合 环保产业驶入双轮驱动时代

  加速与资本气力融会环保产业驶入双轮驱动时期  “非不想也,实不能也。”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近日在绿金汇首次沙龙上表示,虽然上市不是优秀环保企业的唯1选择,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讲,依然希望通过上市取得更大发展。
  最近几年来,环保行业企业显现扎堆上市之势,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增长。不久前,证监会公然表示“支持节能环保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更是向业界释放利好信号。
  环保行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选择。那末,上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资本与企业如何对接、融会,成为当天预会人士探讨的话题。
  环保企业有必要“1窝蜂”上市吗?
  上市不但能快速融资,还能为企业带来无形资产,但优良企业不管上市与否都有广阔市场
  博天环境、中持水务、上海环境……今年前3个月,已有多家环保企业成功上市,而准备和等待上市的消息还在不断传来。环保企业竞相上市的缘由何在?
  “环保属于政策驱动型产业,发展早期侧重于市政领域。1方面,项目范围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很大。另外一方面,环保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水平偏低。”马辉介绍说,在对资金的渴求下,上市成为环保企业的首选。
  目前,我国环保企业普遍范围较小、数量众多,没有构成欧美发达国家寡头垄断的市场状态。据环境商会统计,我国从事环保的企事业单位守旧估计约3万家,其中90%以上都属于中小微企业,而这些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上市虽然不是企业发展的唯1选择,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讲是比较好的融资途径。”中植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卢涛认为。
  实际上,对中小环保企业而言,上市不但意味着将买通资本的“任督2脉”,还将带来品牌、市场等多重加分。北京高能时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履行董事长凌锦明认为,上市后企业承揽业务的平台将更高,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和企业的竞争力都将随之提高。
  “企业所取得的无形资产很大,特别是如果1家企业在这个领域是唯1的上市公司。”凌锦明介绍说,高能环境的开创团队最早也是防水行业唯逐一家上市公司东方雨虹的掌舵团队,凭仗这个唯1性,东方雨虹公司在防水行业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吸引人材和员工鼓励方面,上市公司也具有更多样化的选项。
  在种种利好影响下,环保行业正在构成“1窝蜂”上市的趋势。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对不热中上市的企业造成生存空间上的挤压。那末环保企业不上市是不是能很好地生存?
  对此,凌锦明表示,不管上市与否,更广阔的市场平台永久是向优良企业开放的。因此,要先脚踏实地专注自己领域的业务,再斟酌通过IPO(首次公然募股)等途径来解决融资困难。
  马辉也认为,要综合分析企业生存情况,在PPP和第3方治理两种模式的推行下,工程类企业如果不能取得资本支持,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其市场空间可能逐渐被上市公司或其他行业进军环保领域的央企、国企侵占。而对技术型企业来讲,依然具有较大发展和成长空间。
  资本参与能带来几重助力?
  取得投资的企业发展动力更足,计划更加明确,管理更加规范,多元决策有助于风险防范之言,有助于风险防范。”
  上市前接受他人投资,上市后的高能环境正在从被投资方转向投资方。最近几年来,公司陆续并购了几家企业。
  身份的转变,让公司与被投资者交换时更加顺畅,能够现身说法,也能换位思考。1年多前,高能环境投资了两家企业,其中1家今年将申报IPO。某种程度上看,投资方的经历和经验,对企业的事迹成长和规范管理都起到了榜样作用。
  且不用说上市,即便在取得资本投资后,对民营企业来讲,都是1件高兴的事。专注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研发出下水道清淤机器人的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4个月前刚刚体验过这类幸福。仅仅经过29分钟的讨论,恒通环境就取得了复星团体旗下公司3000万元的A轮融资。
  恒通环境公司董事长刘许童认为,资本的注入对多年来专注于技术研发的企业来讲,无疑是注射了1支强心剂,将为公司发展会聚新的资源和动力,也提供很多专业助力。正在准备上市的恒通环境本来打算上新3板,他们不久前听取了资本方带来的专业意见,正在进行其他考量和计划。由于后者认为新3板其实不太合适恒通环境的未来发展。
  经历过上市的高能环境对此也有深入的理解。“环保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而新3板的融资功能目前比较有限,上新3板可能解决不了企业融资的迫切性。”凌锦明说。
  马辉所在的环境商会有很多会员都是中小环保企业,最近几年来也有很多企业成功上市。在他看来,上市后的企业收获了资本,发展的底气仿佛更足。“不但企业领导层更加自信,全部企业的状态都不1样了,充满了发展的热忱。”
  很多企业上市后,得到了业务的迅速扩大或转型发展。比如,2014年上市的高能环境,此前传统的业务领域是垃圾填埋。受限于行业景气度的降落,公司上市后积极谋求从工程类公司向运营类公司的转型,大力布局工业污染治理业务和环境修复业务。目前,高能环境正在打造平台型公司,主营业务已涵盖环境修复、城市环境和工业环境治理等3个板块。
  “站在上市企业的角度,企业上市后的发展有两个关键词,1个是‘计划’,1个是‘规范’。”凌锦明说,所谓“计划”,就是企业事前计划好发展战略,不能由于1时的想法或行业的风口而轻易改变;而“规范”是指企业必须具有上市的条件,同时能够在事迹成长和资产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化。
  据卢涛介绍,上市后,任何影响公司经营状态的信息,都要在交易所规定的时间内照实表露,这是1家公司上市后最需要调剂的地方。“上市公司将遭到更多监管,这其中有政府也有来自公众的关注。因此,企业在管理的规范性上也需要更上1个新台阶。”他说。
  凌锦明深有体会,他认为上市后,企业治理结构可能更加完善。1般情况下,投资方希望在董事会占1席之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有帮助。“参与企业决策的声音将更多元化,不再是之前老板的1家。
  资本、企业怎样看对眼?
  投资方看重前景、协同性和团队,企业要展现最真实和最好的1面
  目前,很多环保企业都在资本的助力下成功上市。比如,2014年复星团体旗下的上海复星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1.4亿元的价格取得了博天环境当时10%的股分,为博天环境带来上市前的1笔融资。
  虽然在公司上市后,复星创富的持股比例稀释为9%,但这笔投资目前已增值至3.8亿元。博天环境的招股说明书表露,入股时复星为公司给出的市盈率是10~12倍。而不久前发行时,博天环境的市盈率已到达23倍左右。
  在企业上市前,资本方怎样慧眼识珠?他们在投资时1般看中甚么?卢涛介绍说,作为资本方,在投资时看重两个方面:1是计划投资的行业有多大市场空间;2是企业在这个行业有多大发展前景。比如中植投资历林美时,首先看重的就是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相比水务和大气领域,固废和危废领域的寡头企业、大型企业其实不多,1旦小企业取得了资本的支持,可以迅速拓展本身范围和市场占有率。
  “另外,团队和人其实更重要,由于做环保的企业家都是有情怀的实干家,每次与他们交换都能很感动,收获很多。”卢涛说。
  另外,投资方也会斟酌资源的协同性。在格林美以后,中植产业投资于去年收购了安徽1家工业危废处置公司,期望构成旗下企业的协同发展。恒通环境不久前也收到了复星资本的邀约,未来,可能在城市内涝、黑臭水体治理等领域,与一样取得复星资本投资的博天环境展开合作。
  那末,企业如何取得资本青睐?刘许童认为,企业要展现最真实的1面给投资方,让其清楚企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甚么样的壁垒。同时,也要展现最好的1面。比如,富有活力和豪情的团队更能吸引投资者。“环保行业的创业者大多技术出身,不善言辞。在这方面,要向市场出身的创业者学习,晓得如何更好地展现自己。”刘许童说。(记者崔煜晨)
  原标题:牵手资本市场,环保企业要走康庄大道
TAG:
推荐阅读
图文聚焦